APP下载

农业灌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1-01桑永春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力度,是崭新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农业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农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到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提升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的过程当中,发挥出来的作用十分重要,想要让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就应当详细的对现阶段农业灌溉管理制度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业;灌溉管理制度;问题;对策;分析

1、农田水利灌溉基本要求及重要性

1.1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农业环境恶化问题越发严重的背景下,农田灌溉用水资源逐渐减少,特别是在以往几年当中,重工业逐渐向着农村地区当中转移,农村地区当中的水源地污染问题越发严重起来,因此农村水资源工序矛盾逐渐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改革。现阶段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有三个,提升节水灌溉意识水平,在可以让农业基础用水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逐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应用节水设备,逐步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应用节水技术,以便于可以让水资源节约目标得以实现。明确的将农田水利灌溉目标规定下来,并将农田水利灌溉目标和农村地区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以便于可以让农村地区当中的各项发展及规划资源得到充分地应用,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上,去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进行分析,以便于可以让农村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将水资源的效能全面挖掘出来,在可以让农业生产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促使农业用水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1.2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性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领域当中的基础性条件,在没有得到充足水资源作为保证的情况下,农业经济想要得到长效发展,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今天,更是会将保证粮食生产效率及稳定性,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所以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应当让农田水利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所以应当开展农田水利灌溉高效管理工作,以便于可以让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保证,促使农村经济逐渐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施行农田水利灌溉模式,可以让农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使用农业用水高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让农业生产用水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特别是在使用水费计算制度之后,可以让农民对自身的实际水资源使用情况形成深入的认识,也可以让农民的节水意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也就可以促使农业经济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2.1滞后性强

现阶段我国范围内某些地区当中使用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带有一定计划经济色彩,将管理工作当成是收费、灌溉和防洪等职能,市场主体并不会参与到这一项工作当中,也没有办法和市场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来比较强的适应性。其次,因为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自主经营权,为了可以得到更多经济效益,管理者会将水资源配置转换成市场买卖关系,为使用者提供过量的水资源,从而引发水资源浪费问题,再加上水价设置的不是十分科学合理,因此农民自然难以得到应有的实惠,想要促使农民养成节约用水意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2.2管理资金匮乏

以往几年当中,在农业用水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范围内各个灌区当中水利灌溉设施逐步投入使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费用自然会逐渐增多,但是因为水利灌溉设施维护保养领域当中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因此与会有大量的设施难以及时得到维修养护,因此水利灌溉设施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想要将自身的灌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除此之外,因为资金十分有限,相应管理人员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想要得到资金补贴和奖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想要将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从而想要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质量做出保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3、解决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问题的方法

水利部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除去应当提升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之外,也应当逐步让水利管理制度完善起来,以便于可以促使水利管理工作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科学合理的完成管理工作,假如想要将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妥善完成,水利管理部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应当科学合理的完成各项管理工作,使用有效性比较强的方法,将水利灌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水利部门不单单应当让水利灌溉设施规划得到落实,与水利设施配套的管理及维护工作也应当得到充分地重视,假如想要将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妥善完成。水利部门需要将农协会的要求,选择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管理模式,以便于可以提供一定用水便利,科学合理的对农民进行引导,以便于可以让农协会的水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逐步将管理制度完善起来,现阶段大多数农户并不具备节水意识,因此水利管理部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将本地区水资源实际供给情况,以及农民的水资源需求量作为依据,构建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灌溉管理制度,并在浓密你灌溉的过程当中进行引导,倡导农民使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在推广灌溉技术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考虑到灌区农民的经济情况,编制出来科学合理的用水计价制度,可以使用阶梯型计价模式,在让农民用水成本降低的同时,允许农民将自身的实际需求作为依据,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灌溉模式,从而促使我国农业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最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4、结语

现阶段我国施行的农业节水灌溉制度当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能应当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使用有效性比较强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充分的重视农田水利灌溉领域当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升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基础建设力度,以便于可以让水利灌溉管理资金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促使农业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王志航.景电灌区节水制度建设及生态环境状况评价[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3):123-124.

[2]张绍强,刘子亭,程宇.地理信息技术在灌区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12):27-32+36.

[3]郭泽生.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的应用分析[J].乡村科技,2017(3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