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2018-01-01齐兆东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当前我国河道管理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主要从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河道管理; 生态治理; 应对措施
引言:
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工业建设和城市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很多地方出现了河道受到严重破坏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而河道又对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提出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从而保障河道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1、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滥采滥挖河道,事故发生率较高
我国河道管理条例第25条明确规定了对于采砂、淘金、取土等行为,必须要去的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能实施。但是在实践中能够按照上述规定取得批准后才实施的人很少,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砂石资源的供求之间存在很大矛盾。国家加大对城乡的经济建设首要的就是进行修路,公路等基础建设的需要逐渐增强,但是河道的砂石资源确是极为有限的。而依法取得采砂的许可权在管理上又存在很多阻力,而且对于偷采偷挖者存在执法困难,从调查取证到结案中间需要极长的实践。总而言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河道滥采滥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事故频发。
1.2乱占河道进行房屋建设
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业用地和城市房屋建筑用地变得十分紧缺,从而出现大面积的占用河道面积的情形,老百姓对土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近年来占用河道进行房屋建设的情形越来越严重。而导致这种情形政府部分也存在一定的责任,其将河道范围内的土地擅自批给百姓建房。再加之河道管理监管不够,即使发现有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也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罚,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逐渐增多,对河道的损害也就愈加严重。
1.3公众的管理意识极差,河道污染严重
人类的各项经济活动对河道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仅是对水质的污染还包括对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水质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受损无形中改变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而导致很多动植物灭绝。而导致这些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公众的管理意识的缺陷,无论是河道周围的住户还是其他在此进行经济或者生活的人们都缺乏对河道的保护意识,对河道的重要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而且社会的发展伴随资源显得更加稀缺,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对河道的乱采乱挖的行为不加以限制,加剧了河道污染的严重性,因此必须重视对公众管理意识和保护意识的改善。
1.4责任落实机制不完善
关于河道管理国家已经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明确的确定,由各部门进行联合办公,但是实践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细化,导致在遇到问题时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河道管理的效率极为低下。权责界限不明确阻碍了河道管理的相关措施的具体实行,究其根本是责任落实机制得不到健全,从而导致企业和周围的居民无视法律法规,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和河道的保护。
2、河道管理生态治理的具体建议
2.1转变管理模式
要想实现对河道的生态化治理必须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式相结合,向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迈进,实现对河道的优化整合,同时也要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管理模式:首先应用科学的管理观念进行对河道的管理,注重对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其次注重对河道内部综合系统的管理,加强河道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最后要学会依靠所有人的力量实现对河道的综合管理,即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又要河道周围的人们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2.2将生态治理作为主要目标
城市的环境、池塘、绿地等对水源的需求都是以城乡的河道为主,由其提供充足的水源,对于改善城乡周围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极大的助力。进行河道管理必须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家园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国家政策之一。在有些地区河道不仅对百姓耕地有重大的作用,而且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针对上述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注重对河道环境的管理和改善,将生态治理作为河道治理的主要目标,从而起到改善河道的作用。
2.3强化公众的河道保护意识
现今的生活方式已经使人们逐渐淡忘了河道所起到的作用,对河道的依赖程度的降低导致人们对河道的保护意识也逐渐淡薄,对违法认识的确实更滋生了狠多破坏河道的行为发生。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是转变公众对河道的认识才能实现对河道的有效治理,公众如果从内心深处就有要保护河道的意识,就会在平时的生活和行为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不会对河道周围和河道的水源造成污染,甚至更能够保护河道中的砂石资源,从而保护河道周围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更好的维护河道的治理和生态化。
2.4完善责任落实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虽然我国的法律中关于河道治理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落实到地方时就会存在各种困难。因此必须对责任机制进行更加明确的细化,尤其是上文中提到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推诿的情形的出现。因此必须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如果河道的管理和治理需要由多个部门共同工作才能够完成,之各部门协调工作之间就必须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指明每个部门具体负责的内容并载明责任,一旦该部门负责的事情出现问题,由该部门对河道的管理负责,对主要负责和参与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从而加强各部门对河道治理的重视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和生态化治理对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社会效益,促进我国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现。在进行河道管理和治理的过程中及时对各种问题进行了解和预防,健全各种制度,保障生态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必将促进河道管理的水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英,舒立华,安红岩.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8).
[2]陈岳宽.城市河道管理加强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
[3]任英霞.简析河道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