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及提高效率的途径分析

2018-01-01黄会兵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在当前农业灌溉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坚持节约的理念,摒弃传统的灌溉方式,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对灌溉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提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水平。本文就针对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及提高效率的途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业灌溉;用水管理;途径;分析

在进行当前农业灌溉管理过程中,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重视,导致管理不到位,并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维修,一旦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农业生产,增加农业生产投资。因此, 本文首先分析农业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一、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由于灌溉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导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灌溉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为了满足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在进行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时间比较短,导致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不高,节水灌溉质量很低,缺乏必要的技术保障和设备支撑。对农田水利灌溉而言,覆盖范围不够广泛,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的基础作用。由此可知,节水灌溉技术对落实农田水利灌溉措施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节水措施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其重要的经济效益,需要结合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针对水利工程的特点,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年久失修,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布局不合理,导致实际管理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实际工程建设的要求。另外,由于没有针对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导致后期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层次感,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的推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转变农业用水灌溉管理思想

为了提升农业灌溉的效率,在实际灌溉过程中,当地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转变过去的管理思想。第一,需要转变水资源供需理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运用多种手段,整合各种管理手段,规范农业水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优化水资源,提升节约意识。同时在实际灌溉过程中,灌溉人员需要把水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转变传统的供需理念,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改变传统的灌溉技术。为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进行实际灌溉过程中,需要对农业水利工程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灌溉的效率,比如把传统的漫灌方式改为畦灌的方式,把长灌的方式改为短灌的方式,最大限度提升水的利用率。同时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的节水灌溉机制,采用先进的节水栽培措施,减少农作物的蒸腾量,推动节能农业的发展。第三,需要联合其他部门进行共同管理。农业节水灌溉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当地政府要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根据农业土地布局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规划,为了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做好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目标

在当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的地方为了节约更多的水资源,盲目的引进技术,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虽然节约水资源单位,但是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因此,在进行实际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落实过程中,需要站在当地农业发展的全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明确当前节水的目标,建立完善的节水体系,做好农业环境承载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从而确定当地农业生产最佳的用水量。

(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由于不同类型植物存在很大的不同,导致在实际灌溉过程中,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当地政府部门需要优化农作物种植布局,建立完善的灌溉机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培育节水高产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促进农民增长增收。另外,当地政府要对农民做好灌溉技术指导,利用以肥调水技术,提升土壤的肥力,提升农作物水分利用率。

(三)不断增加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资金扶持力度

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在推行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不断增加财政扶持力度,采用最佳的农业灌溉技术和方式,加强对水利工程资金管理,提升资金扶持力度。在进行资金搜集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不断吸引社会投资,为水利节水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并且针对水利工程的特点,设置专项的项目资金,坚持建设与防护并举的工作思路,保证水利工程资金专款专用,满足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四)建立完善的农业节水机制

在进行农业灌溉过程中,当地政府要针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建立完善的农业灌溉制度,控制好农作物的生长,获得更高的产量。针对旱作物,可以在苗期,保持较低的含水量,促进根系深扎,为植物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防止农作物初夏倒伏问题,在农作物成熟期,可以保持农作物土壤降低的含水量,通过各种调整,满足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另外,当地政府要扶持农民不断应用喷灌技术和微灌技术,在提升节水效率,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进行农业灌溉用水管理过程中,为了提升用水效率,管理部门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结合实际情况,并且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积极推广滴灌和微灌技术,满足当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占勤.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及提高效率的途径分析[J].甘肃农业,2017(07):49-50.

[2]依力哈米亚·阿布里孜.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及提高效率的途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06):164-166.

[3]韩青,袁学国.参与式灌溉管理对农户用水行为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04):126-131.

[4]孙芳胜,冉长灵.浅谈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与提高效率的途径[J].陕西水利,2009(S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