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创新点分析
2018-01-01阿布都哈白尔·塔力浦
【摘要】面对新时期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各行各业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对企业、公司、单位的长远发展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同样如此。很多单位进行了体制改革,着手于项目管理质量的提高,在运营、管理中落实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管理策略。笔者就此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水利工程行业的持续性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创新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浪潮中,水利工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视野,更代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决策者,更应该全面了解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运行状况,以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为原则,促进单位踏上长远、稳定、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然而,纵观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单位的管理模式,仍然无法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桎梏,以至于在发展的道路上历经坎坷。为此,笔者基于现代化与精细化,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1、落实各个部门联合管理模式
分析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发现涉及的部门较多、范围较广。单位的管理工作,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全体员工、各部门都应关注的问题。所以,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的落实,还需单位内部各部门相互协作和监督,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在前期的管理规划中,作为工作核心的规划部门,应该积极联系单位的设计部门,结合单位的管理、运营现状,共同制订合理的设计理念,让单位的规划工作能够有据可依,沿着现代化与精细化的管理方向进行,最终达到既定目标。
2、提升单位员工的整体素养
信息时代,单位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水利工程单位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努力与奉献。为了在单位内部培养出一批理念先进、素质优秀、技术精湛的高质量人才,必须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工作,并面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引进有管理才能的专业人才,定期组织培训、讲座,鼓励员工积极交流、切磋技术。现阶段,水利工程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徇情枉法的情况在管理工作中频频出现,说到底是因为员工的思想不端正,没有深刻理解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同样有待完善。所以,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训十分重要,管理人员只有熟知理论知识,才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此外,培训工作不能只局限于管理层,而是应该在基层开展,从思想、技术、理念等各方面对员工实施培训,让日常工作的开展更加有针对性,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3、构建监督与监控于一体的管理体系
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非一日可为之,科学、完善的监督、监控体系,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信息时代,常用的监控设备有计算机、多媒体、视频、通讯等技术。在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支持下,全面、系统的分析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项数据,杜绝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与死角,让单位能够随时获得准确、客观的数据资料,为后续管理制度的制订、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监督、监控体系的构建,能够让管理决策的提出更加精准,同时又契合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管理理念。
4、建立并完善管理体制
科学、可行的体制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更是提高管理质量的坚实后盾。不少水利工程单位已经在体制上做出改革,但改革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没有顺应中国的国情与社会形态。所以,在体制改革方面,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社会现状、眼下的管理状况,让体制成为开展管理工作的依据,让每一项管理流程都有法可依。
5、增强员工的思想意识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是由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共同组成的,且员工所占的比例更大。所以,只有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与信任,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单位应该改变员工传统、守旧的工作思想,用先进的理念武装员工的头脑,让他们不仅拥有精湛的技术,还要了解现代化与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展工作。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 每个人,工作中做到奖惩分明,鼓励员工参与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单位提出可行性的管理建议,管理者在参考员工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现代化与精细化的管理策略,能够为水利工程单位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能够为单位长远、稳定、快速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能够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事业增砖添瓦。正因如此,水利工程单位才应将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依据,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监督监控体系,部门与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模式,做好管理人员与广大员工的培训工作,让单位管理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黄艳,杨高升.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织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水利经济,2015,(1):55-58.
[2]谢晖.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3,21(6):24-26.
[3]杨英梅.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持续发展提供保障[J].单位导报,2016,(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