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水利施工技术与水利施工应用
2018-01-01闫莉莉
【摘要】在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经济不断提升的带动下,我国水利工程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水利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百姓生活福祉。中国历来重视水利水电建设,古有都江堰、南北大运河,今有三峡工程、葛洲坝等水利水电设施。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施工技术能否得到有效的应用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 所以,一定要对施工技术充分的重视起来,不断的提高工程技术,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能够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利施工;技术;水利施工;应用
引言
我国基础灌溉技术能够很好的对基地进行加固,并有着较强的抗渗能力,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之中,并能够保证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我国的基础灌浆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使得整个施工工程中使用的技术出现一些不良影响,使得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严重时还会出现安全事故,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1、灌浆技术的特点与意义
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时候,首先应该对混合液进行科学的调制,并将其放置在专用的设备当中,然后在利用压力将其灌注到需要的位置上。比如,如果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裂缝便可以采用该技术对其进行填补和修复,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有效提升了建筑的防水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这种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施工步骤比较简单,也不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对灌注物体的形状也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混凝土混合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可以将其应用到对建筑裂缝的填补工作当中,有效提升建筑物的牢固性能和耐用性,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各个行业当中。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的开发不仅有效缓解了人们用水紧张的状况,而且还提升了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尤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开发利用更是体现地尤为明显。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难免会使用到灌浆施工技术,该技术可以很好地提升整个工程的最终使用寿命。
2、灌浆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在进行岩缝灌浆时,应当合理划分灌浆时间,每次灌浆工作结束后需有一段缓冲期。 施工单位应对各次灌浆的时间间隔进行准确测量,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对于吸浆量较大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可采取多次灌浆法对其灌浆。 一般来讲, 大多数水利工程采用进行多次灌浆法时,可将灌浆间隔时间定位八小时,只有保证灌浆间隔时间稳定,才能够有效发挥多次灌浆法的作用。 施工单位可通过限制砂浆流量的方式,减少单位时间内灌注入岩缝中的砂浆数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施工建设单位可将砂浆流速控制在 1~10L/min 之间。 通过有效降低砂浆的流动速度,从而显著提升砂浆的沉淀时间,并加快砂浆的凝结速度。 施工单位可通过减低灌浆压力,减缓砂浆流动速度的方式减少输浆数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通过减低砂浆压力,使砂浆保持稳定的自流状态。在砂浆进行自流的过程中, 砂浆能够自行凝结。 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应当对砂浆压力进行实时把控,确保砂浆一直处于自流状态,防止砂浆断流并凝固。
3、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3.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利用水泥浆液在被高压喷射时所产生的冲击,对水利工程中被灌注的地层结构进行破坏,并搅拌混合水泥浆与被灌地层中存在的土颗粒,进一步促进其壁状固结体的形成,使其达到防渗加固的目的,这便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因在水利工程建设之中,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的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其施工效率。缺点主要表现为对施工的地质条件要求较高,且施工时所涉及到的机械设备较多,若颗粒在200毫米以上,便极易出现渗漏现象。这种技术有着三种喷射方法,分别是旋喷、摆喷与定喷,在使用此技术进行施工时,可根据地质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喷射方法。
3.2高压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而高压灌浆施工技术主要使用与那些岩溶区域的水利工程。因为其可以很好地加强岩溶区域地基的强度,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岩溶地区施工队伍往往都会采用高压灌浆施工技术,以更好地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对于基地的处理效果,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地基的抗渗性能。如果想要更好地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将水泥灌注到材料和土壤当中,也正是因为该技术具有以上这些优点,所以才被广泛应用到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尤其是对于岩溶地区的施工质量起着非常好的加固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安全性能。
3.3 深岩溶层的基础灌浆处理方式
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前, 应当对施工地区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 若发现岩溶层深度大于 50m 时,便应当及时对岩溶层附件地区进行灌浆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深层岩溶地区,施工单位应当避免使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而应当采用普通灌浆法对其周边地区进行处理。 通过灌浆处理,能够将浆液输送至土层中。当水泥进入深层岩溶地区时,其产生压力会迫使水泥与周围的土质相互结合。并且由于排挤压力较大,其形成的地基也较为稳定。
3.4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这种灌浆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由于该地区的施工深度通常都比较大,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都选择采用基础灌浆施工。一般情况下,如果深度大于50米才可以判定为喀斯特地貌,也只有符合这种要求才可选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将水泥注入到深喀斯特地区,水泥和填料实现了紧密结合,便有效确保了整个水利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
结语
灌浆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项目,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基础灌浆工程质量,根据工程所在地实际土质、水文及气候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灌浆方法,并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测管理,提升基础灌浆质量,保障水利工程项目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 王冠英. 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的应用及注意要点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12):172.
[2] 职光跃,刘怀勇,侯军红,等. 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的注意事项分析[J]. 科学时代,2015(14):227 -228.
[3] 田长松,孙健,张成滨,等. 浅析水利工程建筑基础灌浆施工的处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1061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