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用水状况及其节水对策
2018-01-01郭强
【摘要】依据实际工作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详细的对农业灌溉用水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节水对策,希望可以在日后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最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对策;节水
1、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水资源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生态环境领域当中的一项基础性要素,在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2、农业节水灌溉现状
2.1制度滞后性强
各项节水灌溉制度难以和农民的经济效益相互联系在一起,制度的执行力也不是很强,虽然我国从意识角度上推动节约能源,逐步降低能源消耗问题,也有一定的文件提供支持,但是因为各项规章制度不是十分科学合理,制定标准不是十分严格,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也没有得到监督,因此我国节水灌溉制度的执行效率十分低下,并且扶农政策领域中的资金投入力度低下,地域性水资源节约效果没有办法得到保证,这也是节水工作效果没有办法得到保证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利于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
2.2管理混乱
某些地区将实际土地面积当成管理对象,每一个单位都有各自的管理部门,并且各个部门当中人员构成结构十分复杂,职责的安排也不是十分明确,因此水治理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各项水治理工作没有办法顺利开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将水管理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混杂在一起,隶属的单位不是十分明确,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之间的管理没有统一起来。因此无论是汇报还是治理工作的难度都非常高,在各个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某些工作的落实情况没有办法得到保证。
2.3农民认识水平低下
因为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一般比较低下,也没有养成水资源危机意识,因为以往一段时间当中,农民长期使用的是大水漫灌工作模式,并没有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匮乏问题,因此也不会养成水资源危机意识,节水意识不足,甚至会在节水灌溉模式推广的过程中,形成一定抵触性心理。节水灌溉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让传统性农业耕种模式发生一定变化,也会为农民群众带来崭新的问题,在因循守旧因素的影响下,农民自然会抵触这种类型的工程项目。
2.4节水灌溉模式资金投入过多
节水灌溉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一次性投资,将喷灌和滴灌作为实际例子,教科书当中所说的1500/hm2,其实这个造价单单指代的是管网的造价,并不是全部工程造价,节水灌溉工程施工环节当中既需要使用到动力源、水源也需要使用到各种类型的设备。节水灌溉工程需要使用到的水源可以氛围河水、泉水和井水等,在这些水源上构建拦蓄设施也需要花费一定资金。因为节水灌溉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集中种植模式,也会涉及到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量问题,因此散户并不适合应用节水灌溉模式,节水灌溉模式仅仅在规模化种植领域当中呈现出来比较强的适应性。
3、保证农业节水灌溉效果的方法
3.1提升输水效益及效率
渠道防渗技术是降低输水渠道透水性或者构建不透水保护层的技术措施,保证灌溉节水效益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到的最为重要的措施,渠道防渗措施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让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是因为渠道防渗技术措施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让渠道的抗冲击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可以让渠道的粗糙程度得到有效地控制,提升水流速度,让输水时间得到有效地控制,尽可能避免渠道当中运输的水资源损失,对盐碱化问题发生几率进行控制,尽可能对渠道淤积问题进行控制,以免杂草过度生长,让水利渠道维护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
以往几年当中,研发出来了创新型管道输水技术,将管道输水代替以往的明渠输水,将灌溉用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农作物所在位置上,以便于可以让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及蒸发损失得到有效地控制。管道灌溉相较于明渠灌溉模式来说,具备下文中所说的这些优点,首先是节水,井灌区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一般情况下都在0.95之上,还可以让渠道占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提升土地利用率,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灌溉用水量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
3.2提升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溉水进入到农田当中应当使用侯秀的灌溉方法,以便于可以让灌溉水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使用喷灌模式,应用专业的加压系统,将水流均匀的喷洒在田间并开展灌溉工作,和地面灌溉进行相互比较,可以展现出来下文中所说的这些优点:节水,喷灌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让水量及均匀性得到有效地控制,因此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深层渗漏以及地表流失问题;可以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并不会对地面平整性提出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沙壤土当中展现出来了很强的适应性;但是喷灌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风力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仅在风力小的时候可以开展灌溉工作;使用微灌模式,经由低压管道系统和末端灌水器,将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水分以及养分以小流量和均匀的速度输送到农作物的根系土壤当中。微灌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节约下来一定的水资源与能源,因为微灌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仅仅会对农作物的根系进行浇灌,蓄水量比较小,水资源和肥料同步性供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适应性比较强,并且各项操作也十分简单,可以依据不同类土壤的渗入速度对灌水的速度进行优化调整。节水灌溉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将农作物实际需求以及本地区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在各种类型节水灌溉技术当中进行选择,以便于可以将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4、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对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在日后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最终在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永慧,赵立梅,张艳华,邹文艳.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发展[J].吉林农业,2018(02):70.
[2]刘杰.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02):72.
[3]吴程.试分析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设备与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17(2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