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01赵刚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关键内容,其对推动农业以及社会发展具积极作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进入到信息时代,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建设中,例如信息采集技术、遥测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从传统的天气信息监控采集到当前的信息化分析以及联网预报等,都需要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同时,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对水利工程的流程运行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信息工程程度,强化水利枢纽的调度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水利工程自动化发展。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前言:
水利工程管理对于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具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和影响,在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良好有效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就能够有效增强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1、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1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应用
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可以为水利工程相关信息的可靠、有效以及高速传播提供便利。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将不同地域的水利工程充分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对于种类校对、信息量具大的信息,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快速传输,对水利数据、图像以及三维模型等资源实现交换传输,同时,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还可以优化数据资源的储存管理。
1.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模式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空间数据,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三维空间图形以及动态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技术是当前我国比较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其具有信息综合处理、动态预测以及空间分析等优势,其已经成为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建设的关键措施。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传输以及录入,数据在经过合理以及科学的处理后,可以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对防灾减灾以及信息管理起到关键作用。新时期下,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我国相关部门通过该技术绘制了一定比例的信息图纸,并且将各个自治区、省市的水利机构进行连接,进一步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对水利工程开展有效的监管,进而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节约建设成本,对推进我国水利工程合理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依据。同时,利用该技术还能够绘制江河、湖泊以及流于的水下地形图,进而生成详尽的数据信息,制作水文预报,对河床演变进行分析,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建设提供重要的地理信息,促进水利工程向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方向发展。
1.3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卫星定位技术在我国具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实现了应用,其具有操作性强、数据可靠、速度快以及精确度高等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可靠准确的三维坐标,基本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并且覆盖率较广,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水利建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时间信息以及空间信息等,操作简单方便。新时期下,卫星定位技术已经成为水利建设的重要应用技术,我国水利建设管理基本使用北斗卫星系统以及GPS卫星系统。与无线电定位技术相比较,卫星定位技术在精确度方面要更高,并且不受恶劣天气影响,通过卫星定位技术能够对当地的地质水文进行科学检测,如果出现灾情,能够对其准确定位,借助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与指挥中心及时进行播报和通信,进而起到实时监控以及防灾减灾的作用。
2、信息化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分析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和发展,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要持续加大投入,虽然水利工程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但是也为水利工程的发展指明了未来方向,相信随着我国工程投资的加大、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技术会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2.1促进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技术可以为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而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工程管理建设也给予了技术支撑,提高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我国抗旱防汛指挥中心,就是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是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经典案例,指挥中心以成熟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为环境建设、生态建设、水源检测以及抗旱防汛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为水利建设过信息的动态展示、精确分析、分类检索、快速查询、安全储存、高效传输以及实时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2.2专业模型技术为信息化技术提供了应用支持
水利工程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决策,而数据来源是对灾情、旱情以及水情的分析结果,其结果来源于环境评估、水源水质、旱情分析、洪水调度系统等专业模型技术。随着专业模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其为信息化技术提供了应用支持。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水利建设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未来会有更多的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建设中进行应用,例如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模型技术等。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以及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并且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希望在未来,信息化技术可以持续为水利工程提供发展动力,促进其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发展,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推动水利建设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素悦.数据库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以北江水利信息数据库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11139-11141,11194.
[2]武建,金帮琳,张小青,等.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1):63-64,75.
[3]武建,高峰,朱庆利.浅谈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水利发展研究,2015(9):63-66.
[4]段建才.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4):59-60.
[5]吴苏琴,解建仓,马斌,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技术[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1):46-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