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2018-01-01董辉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虽然我国大城市供水工程较为完善,并保持者良好的运行状况,单就农村而已,因经济水平的制约,导致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无法获得根本性的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供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强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文对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

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需加强供水工程管理,保证农村供水安全与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在工程管理中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

建设供水工程时,管理人员对长效管理的观念认识不足,规划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影响了工程的长远效益。这主要是因为,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工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产生了很多问题。而且,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将重点放在了表面上,而忽视了实际操作,导致工程出现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了整个农村供水安全工程。

1.2缺乏有效的水质检测保证体系

水质检测主要是对水厂供水的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二氧化氯等进行检测。水质检测数据结果是水厂调整和改善水处理、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随着农村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农村地区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由于水源恶化,水质检测、水源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出现下降。由于水质质量下降,加上水厂水质检测能力不足虽然在一些农村水厂设置了水质检测的相关设备,但由于水厂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或缺乏相应业务知识培训,检测设备形同虚设,未能发挥检测水质和监测水质的功用,饮水安全与卫生保障令人堪忧。

1.3水资源污染严重

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农村水污染情况更是不容乐观。1)生活垃圾污染:农民大多没有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政府对其监管也比较松散,乱倒垃圾现象比较严重,导致生活垃圾对农村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2)农药污染:农民在喷洒农药时,往往在周边河流中取水灌药,导致农药流入水中污染水质。3)生活污水污染:大多数农民会将生活污水倒入附近河流,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出现。

2、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2.1完善供水工程管理机制

在建设供水工程时,首先要总结运行管理经验,然后再按照水利部门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最后,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水利局拥有工程建设所有权,因此要科学管理项目,进一步完善水源监测设施,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对供水工程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明确产权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能够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2强化水质消毒、检测等常态化管理

检测是水厂最基本的工艺之一,检测结果是水厂运行的关键指标之一。消毒可以有效防止病菌通过水传播给用户。对水质的控制与监管涉及从水源、取水、水处理、管网到用户的全过程。水质检测的主要目标,一是检测是否含有病原微生物,以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二是查验水中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以及化学物质是否超标;三是供水的感官性状等。与检测相伴的是水质消毒。水质消毒是控制出水末梢微生物指标、防止疾病传播的核心工艺之一。目前,在不少地区,水厂对水质安全缺少关注,水质检测能力不足,消毒率偏低。因此,有必要对正在运行的水厂的水质消毒情况和水质检测能力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于未配备消毒和水质检测设备的水厂,应以补贴配备的方式按要求购置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同时明确水厂自检项目和水质检测指标,建立健全自检机制,并通过对水厂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水质检测能力。

2.3加强净水工程管理

1)为保证水质符合标准,应当对过滤水池中的各类填料进行每年一次的定期清理。2)定期进行沉淀池的冲洗,做好沉淀池的清淤工作,在雨季引水时需要进行注意,防止泥沙进入其中。3)供水池应当保证不垮不漏,及时处理供水池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4)重视对供水设备的管理,对供水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发现漏水现象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防止影响正常供水。在进行设备的维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规范操作。5)在水源地、水厂、管理站房的建设上,要求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环境美化,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

2.4增加供水量,降低供水成本,解决小型维修费用

对水源有富裕的供水工程,可通过经济林灌溉、向养殖场供水等,扩大用水渠道,增加工程供水量,以收取水费筹集维修费用和增加管理人员收入,保障供水工程能够正常运行。

2.5合并管理单元,减少管理人员,降低运行费用

由乡镇水管站统一承包管理单村供水工程,选拔一些优秀管理人员,每个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数处工程,通过减少管理人员降低运行费用。维修由专人承包负责,进行设备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对部分设备维修,可申请维修专项资金,以解决设备大修资金筹集困难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管理在农村地区发展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需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创新。而农村供水工程是基层水利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项长期工程。农村供水管理应以惠民为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并充分借力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大好机遇,加强管理,改进工作,补齐短板,使供水工程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造福群众一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贺靖.加强和改进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建议[J].农技服务,2016,33(08):143.

[2]杨永涛.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J].北京农业,2014(21):231.

[3]李兴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J].科技传播,2011(18):43.

[4]齐淑敏,郭印坦,张绍峰,许爱军,王文静.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浅析[J].地下水,2009,31(0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