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常见问题探讨

2018-01-01艾尼瓦尔·卡哈尔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水土保持方案是开发建设项目立项的必备文件之一,近年来,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不断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生产建设单位预防和治理项目占地范围内原有和新增水土流失的基础,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根据多年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从事技术审查工作的实践,总结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供讨论参考,以便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

【关键词】生产建设项目;方案编制;常见问题

引言

虽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期间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但方案编制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1、正确确定方案的控制性指标,确保方案具有针对性

1.1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确定

开发建设项目按性质可分为两类:建设类与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按所处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和区域的水土流失生态功能确定,而项目区处于哪个区,必须按照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和各省的相关文件来执行。项目的性质与防治标准等级确定后,才能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第6.0.1条规定确定防治标准六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即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与林草覆盖率等)。该数值仅为基准值,而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值的确定,还需根据项目区的年均降水量、现状土壤侵蚀强度、地形地貌等进行修正,修正办法必须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第6.0.4条、第6.0.5条的规定执行。

2.2设计水平年与方案服务期的确定

(1)建设类项目。设计水平年应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实际操作时,一般以9月底前完工,水平年为当年;10月份及以后完工,水平年为下一年)。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算起至设计水平年止。(2)建设生产类项目。设计水平年应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投入生产的当年或后一年。方案服务期的确定应结合首采区、排矸场、初期灰场等开采或使用年限确定,原则上不超过8年。该类项目方案服务期的确定,相比较于建设类项目较为复杂。下面以实际例子来说明,以便于相关人员共同探讨。方案服务期由建设时段与生产运行时段构成,建设时段可直接从主体工程报告中获得,生产运行时段的确定是难点,实际应用中可采用下列方法确定:(1)首采区开采时段短的井工矿,其“煤矿建设时段+首采区开采时段”不大于8年,首采区开采时段即可定为方案的生产运行期。在方案服务期内,地下开采面积即是首采区面积,采区的地面采空沉陷影响区面积=地下开采面积+采空沉陷外扩范围面积,采空沉陷外扩范围面积可按经验公式计算得出,而这些数据是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基础数据。(2)首采区开采时段长的井工矿,其“煤矿建设时段+首采区开采时段”不小于8年,则首采区开采时段就不能定为方案的生产运行期。这时就必须以主体工程设计中“首采区工作面接续表”为依据,在首采区范围内选择最先开采煤层的几个连续工作面的累积开采时间为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运行期。这个累积开采时间的选取以其“煤矿建设时段+首采区开采时段”不大于8年为限。在这个时段内,所选定的开采区域面积就可认定为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内首采区的地下开采面积。这时,方案服务期内采区地面采空沉陷影响区面积的确定就与(1)相同了。(3)煤矿的建设生产大都设置排矸场,若按照排矸场的使用年限确定水土保持方案的服务期,所涉及的因素较多,首先必须考虑矸石的利用情况、煤质的产矸比率等,同时要考虑排矸场内是否还排放其他废弃物。只有这些因素全面确定后,提供排矸场的使用年限,才能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服务期。

2、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的建议

2.1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沟通合作

首先,从事方案编制的单位和人员应该从思想上对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加强野外勘测和实地调查,加强与建设单位、主体设计单位的沟通。此外,造价编制人员应参与到工程设计中,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法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保证编制的单价分析与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法对应一致,做到既经济合理又技术先进。

2.2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为改善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开展较少、水土流失监测数据缺乏的现状,应鼓励水土保持科研单位进行野外定点定位观察,开展不同区域条件和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试验研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全面开展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积累数据,并定期发布。通过建立各区域内实用性强的水土流失预测模型和监测工作的开展,使水土流失量预测的方法更科学,结果更准确,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2.3出台规范性文件

编制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所依据的指导性条款灵活性大,而作为编制和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依据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配套使用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是水利部2003年颁布的,人工工资、施工水平等不适应目前市场实际情况。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指导性文件,规范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取费。

2.4加强管理,严格执法

健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及审批制度,把好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关,督促业主做好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全面落实水保“三同时”制度。规范监理程序,健全验收检查制度,将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纳入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检查必备资料。严格执法,加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的检查和监督执法力度。

结束语:

随着规范标准的不断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水土保持执法及管理的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将更加规范、更切合实际,水土保持方案的作用及效果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邓艳霞.通州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常见问题与对策[J].北京水务,2016(05):44-46.

[2]潘文玲.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7):16+21.

[3]于泳,喻惠花,郭文慧,马丽梅,徐文玉,杨伟.灌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6(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