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经济管理体制探析
2018-01-01胡静芳
【摘要】水利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不仅要实现水利用于民,还要让水利工程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从我省的水利工程建设出发,集中分析我省水利部门如何在经济管理的体制方面具有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案。
【关键词】水利;经济;管理体制
一、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的问题。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我省中西部分地区缺水严重,干旱制约着当地的农业发展,甚至制约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总是无法得到提升。因此,水利工程对我们国家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要把兴修水利作为国家的战略措施来抓。我省为了解决水利问题,正在积极开展山西大水网项目工程,其主要的目的是以黄河、汾河两条主干河流为支架,建设一个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九大中心经济区的十大骨干供水系统。这项工程一旦建成,一定会显著改善我省很多地区缺水的现状,提高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健全
我国的水利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就近年来我国洪水发生的情况分析,我们的河道建设就不够完善,河道并没有进行良好的清淤工作,河道中堆积了大量的泥沙,再加上历史遗留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的问题,导致洪水时有发生,我们建设的一些防洪障碍物也水利设施的防洪能力下降,让水利设施极容易遭到破坏。其次,很多水利设施由于过于陈旧,运转的不流畅,并且由于技术的缺乏,再加之自然灾害的频发,这让我们的水利设施的效益大大降低,农田灌溉效率也大打折扣。
2.行业队伍缺乏社会保障
投身于水利建设的人员大都没有收到良好的社会保障,如今大部分的水利工作者工作于偏僻的山间田野,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困难,并且得不到很多实际经济收益,因此很多水利工作者对工作的热度不高,积极性无法提升,很多员工选择改行,或者自谋生路,这对水利工程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3.缺乏地位和发展的保证
我省贫困县较多,很多地区经济不是很发达,政府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发展煤炭工业推动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对水利资源的发展。很多水利工程的项目只是有想法,却因为资金的问题落实不到位,无法真正实施,这样不平衡的发展水利工程势必会对整体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由私人承包,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很多项目会出现后期的问题,而且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已有的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因此造成了水利设施的老旧与损坏。这也造成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弱势局面。
三、水利发展的建议
1、增加人们的认识度
很多人对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片面的认为水利工程就是三峡、运河,南水北调。其实水利工程就在我们的身边,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很大帮助。要提高人民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水利对农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如果水利工程不到位,农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可以这样说,水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高人们对水利工程发展的认识度,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水利建设。
2、对价格的调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任何的发展都和经济息息相关,水利工程建设也离不开。水利工程中,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有偿服务的建设,对一些有偿供水项目适当调整价格。比如在我省,自来水的收费是有等级划分的,根据区域和时段不同,再根据不同的用水量采用不同的自来水收费标准,这样更好的节约了水资源。
3、开启社会监管体系
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坚持反腐倡廉,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口号,而十九大的召开,更加坚定了我党反腐的决心。因此我们水利部门也应该坚决打击部门内的腐败现象,对整个水利体系建立一个社会监管体系。社会监管体系,顾名思义就是用社会的力量监管部门的一整个体系,主要的力量来自于群众的监督举报。水利建设大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一定是最严重的问题。我们通过宣传教育,让群众敢于检举,敢于反映,全民反腐,让腐败问题得到有效的抑制。
4、加强配套设施的生产建设
我国对水利管理建设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和优惠措施,并以此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水电站,促进水电行业的发展,然后再反过来,利用水电行业的发展,促进水利建设的发展,以此循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我们省也可以利用黄河的资源优势,地势优势,建立一些小的水电站,通过小水电的发展,来带动水利行业的经济创收。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带动我们经济的提高,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现在国家对于水利建设的一些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让私人或民营企业注资进入水利工程建设,或者用现在流行的“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我们可以在水利工程的带动下,开发旅游产业,以黄河与汾河为主线,在山西大水网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在全省形成纵横交错的水源形式下,带动我们旅游行业的转型与发展,从而降低煤炭等重型工业在我省占据主导地位的形式,开展多形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5、加强理论建设
在发展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时候,我们必须结合的理论知识,以健全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可以定期组织职工到相关的水利机构进行学习,进行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在部门内部,可以成立一些学习小组,定期举办读书研讨活动,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然后大家互相讨论,争取发现新的实践方法,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舔砖加瓦。
四、结语
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上升阶段,各种基础设施都在大力建设,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更需要好好改进。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山西大水网工程的建设,为老百姓做实事,解决群众的用水问题,真正做到水利利于民。
参考文献:
[1]潘中华,刘万军.乡镇水利站存在的困境问题及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管理,2010,(4).
[2]段家瑞.水利经济发展中常见问题及有效途径.学术研究[J],2014年10月上第l9期.
作者简介:胡静芳1973.09,女,汉族,山西省繁峙县,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