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水文测验的误差分析及其对策

2018-01-01程洁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水文测验对于我国水资源的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文测验工作需要经过大量的测量与复杂的信息收集工作,归纳出具有价值的信息。但受我国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水文测验结果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缩小水文测验工作中存在的误差,提高测验水准,文章探究了影响水文测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了针对误差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测验;误差分析;解决措施

引言:

水文测验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测验过程中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误差,尽管水文测验误差频繁出现,我们也应该针对误差因素寻找解决办法,提高水文测验的准确率。水文测验准确率的提高,能真实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情况,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制定出最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一、水文测验误差原因分析

水文测验关系着我国用水计划的长远发展,做好水文测验工作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水文测验人员要根据测验结果,得出水文测验结论,然而对于任何测量结果,都会产生误差,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缩小误差,使误差掌握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目前水文测验的误差可分为伪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三类。

(一)伪误差

伪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测验人员本身在工作过程中态度不严谨、粗心大意或是检测设设备测量准确性不合格而产生的误差。主要体现在读取错误、测量错误、计算错误等数据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因人为失误导致的误差对水文测验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会降低水文测验行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实际测验工作中,伪误差是不允许出现的。

(二)系统误差

受水文监测设备及测量时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设备测量数据时产生误差,这类的误差我们统称为系统误差。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不会只进行一次测量,测量中所得到的的结论是测量人员经过多次测量反复认证的结果,其误差范围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以供测量者参考,来及时修正测量工具。

(三)偶然误差

我国复杂的地势、多变的气候、和严峻的水域情况都会导致测量中的偶然误差,这对我国水文测量工作者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些水流、风浪以及随时发生的各种自然状况,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我们称之为偶然误差。就目前的科技手段来说,对于偶然误差的形成,没有可以遵循的规律。

二、水文测验误差解决措施

(一)伪误差解决措施

伪误差是由于测量人员自身失误形成的,因此在水文测量时,工作人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当测量人员进行水位测量时,要尽量保持身体下蹲,使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衡,极大可能的减少因视觉误差形成的人为误差。 在水文测验工作进行中如遇风浪的干扰,测量时应该取3次以上次波峰与波谷测量数据的均值作为水位的观测值。避免人为误差最主要的要素就是,水文测验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与数据记录时,应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与高水准的职业水平,尽最大可能确保水文测验工作的准确性。

(二)系统误差解决措施

系统误差主要是因为测量的水准点与测量设备精度不准确导致的。受制于测速垂线检测点数量不足,进而导致了测量员在进行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时,出现了误差,应及时根据水位涨落、河岸冲淤等监测指标,来调整或补充测速垂线。其次对于流量测验过程中使用的常规流速仪,在出厂前就要对其精准度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同时在测验现场还应增加分级流速、水流差异和输沙特性条件,每次进行测验时都要固定同一线路、同一测验人员、同一检测设备,将各个水准点组成一个闭合的线路,对于水准点的测量要进行多次,便于测量时抵消误差。在测量时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消除环境因素对测量设备的干扰,提高设备的性能,减少因设备出现的误差。在选择测量仪器时,尽量选择管嘴与管壁积沙少且没有出现过突然灌注的测量仪器,在测量工作开始前,对仪器进行率定试验,缩小误差范围。如测量时常会用到的工具水位计,长时间的测量会使水位计精度下降,因此需要定期对水位计的走时进行调整,缩小误差范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水位计进行比测,耗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水位计处于各种不同环境中,观察其测量结果,最后使比测结果的误差缩小在3cm范围内。相较于普通水位计,水压式水位计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其自身就带有较高精度的压力与密度传感器,精准度更高,也便于调节。

(三)偶然误差解决措施

由于风浪、地势、回流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偶然误差,对于测验工作也是一项十分巨大的挑战。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水域性质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外加我国地形与地势结构复杂,大部分地区又处于温带季风气候下,水位测量的不准确、断面面积的误差以及流域河道内河床的自然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测量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水文测验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在选择测流断面之前,应提前对测量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与勘探,尽量选择有利于测量条件的顺直、稳定、水流集中且水草覆盖率小的区域,或是一些方便搭建测量设备的区域,有效区域的选择便于日后对测量区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顺利展开,减少了精力投入。2、在实际的测验工作中,为减少测量时外部因素的干扰,测量操作中,应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以确保水文测验工作的准确率。3、在观察水流区域流速流向的同时,也要对水深和水位河心比降进行测量,提高对流域内部情况的掌握程度,在进行测验区域水尺设置时,应尽量减少回水、跌水以及漂浮物等对水尺的影响,减少测量误差。

结论:

我国目前的水文测验工作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仍要不断的分析水文测验中引起误差的因素与对策,提高水文测验的准确性,使我国水资源得到正确管理与有效保护,因此也要求水文测验工作者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工作作风,投身到水文测验工作中,让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维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凯迪尔丁·图尔荪. 水文测验误差分析与对策研究[J]. 能源与节能, 2017(11):110-111.

[2] 崔花瑞, 赵彩霞, 张延平. 关于水文测验的误差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15).

[3] 陈相坤. 水文测验误差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J]. 能源与节能, 2017(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