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2018-01-01白贞年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粮食出口大国,健康有序的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但受自然环境和地域的影响,农业水资源越来越少,节水灌溉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又能节约水资源,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持续健康发展,所以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就显得异常重要。本文就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农业;健康发展

前言:

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区发展不均衡,近年来环境恶化严重,部分南方地区饱受洪涝之灾,而北方地区却干旱少雨,虽然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北方人民饮用水的需求,但是农业用水资源依然十分短缺。而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需水量大,在农业灌溉中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的灌溉方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推广,且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本文就节水灌溉意义、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意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持续健康发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提供参考。

1、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意义

传统的“大水满灌”灌溉技术,虽然能有效缓解农作物缺水的状态,但是,传统灌溉加剧了浪费用用水的情况,使农业灌溉与水资源紧张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所以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尤为重要,节水灌溉通过相应的技术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在满足农业灌溉需要的同时,降低灌溉成本,节约水资源,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2、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类型

2.1滴灌技术与喷灌技术

滴管技术与喷灌技术是发展较为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是通过管道输水并滴注的一种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而喷灌技术主要是通过管道与小口径喷头将水资源运至田间,让水均匀喷洒在农作物上,这两种技术均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正常需要,还能提高灌溉效率,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节省人力物力,目前已经广泛应用。

2.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从喷灌技术发展而来的,两种节水灌溉方式原理相似,运输方式都是通过管道,而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喷头,微灌技术中所用喷头孔径更小,节水效果更显著,但对于异常干旱的地区,或需水量较大的农作物可用性不强。

2.3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将机械设备与灌溉技术密切结合,通过机械设备,采用移动式点状灌溉的方式,针对性的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还不需要进行管道的铺设,更加能够节省财力,应用更高效,现以广泛应用。

2.4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四季分明,雨季主要集中于夏季,而其余月份则降水较少,故在雨季对雨水进行收集与保存,待到用水时再利用,能够有效实现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农用水短缺的问题。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我国西北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较为广泛。

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在保障灌溉有效性的同时能够节约大量水资源。但由于国家相关政策不完善、人们节水意识薄弱等因素,节水灌溉技术在现实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故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能有效实现节水增产,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

3.1加大节水灌溉宣传力度,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当前,我国虽然水资源匮乏,但是浪费用水的现状依然十分严重,其国家宣传力度不足、惩罚制度不完善、人们节水意识不强是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节水意识,从根源上解决用水不当的行为。其次,国家缺乏农业灌溉的相关规定及奖惩政策,造成农业用水不当。所以国家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对一些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用水指导与监管。

3.2及时进行设备维修与更新

我国广泛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都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持,如喷灌技术与微灌技术中都需要管道与喷头,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检查、维修与更新,以保障正常的灌溉效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效率的器械也不断推陈出新,如步行式灌溉中的主要机械设备,相关人员应该综合考虑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新,科学的对设备进行更新。

3.3节水灌溉要因地制宜

我国农田类型多,不同农田水土条件不同,所种植农作物的类型不同,这就要求节水灌溉技术要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符合农田的水土条件与农作物生长特点。产出效益不高的大田粮食作物,如玉米、高粱等,应选用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而在自然状况好的地区,如南方则可以选择喷灌技术或微灌技术。

3.4结合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科学选用节水灌溉技术

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压缩耕地种植面积、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有效举措,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要结合农作物种植结构与灌溉需求,根据农田水利工程周边状况对种植方案及灌溉技术进行科学调整。以保证农作物高产出与节约用水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不同农作物生长过程所需的水分也不尽相同,大豆、花生等需水量少的农作物应该使用高效节水技术,如微灌技术,而对于水稻等需水量较大农作物,应该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适当延长灌溉时间。

4、总结

节水灌溉技术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上,要综合考虑地形、农作物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灌溉手段,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进行合理的干预与指导,以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实施的高效性,促进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麦热燕·肉孜.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南方农业,2016,12:239-241.

[2]段梦诗.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8:265~266.

[3]霍云晶,安军.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与实施要点[J].中国科技信息,2016,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