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下河道规划设计的分析

2018-01-01王绪刚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河道水利建设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河道规划是做好河道建设的基础,只有做好河道规划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完成,起到防洪蓄水、发电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基于生态水利工程对河道规划设计做出分析,分析在生态水利工程下应该怎样进行河道规划设计。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

引言:

传统的河道依靠水利工程实现了防洪、泄洪、蓄水发电的作用。但是,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不按照河流流速和体势来规划河道建设,只会破坏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破坏生物系统多样性。自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口号被提出以后,尤其是“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被提出来之后,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文明开发。基于生态水利工程下河道规划设计的分析非常有意义。如何改善传统的河道工程建设规划已经变得十分有必要。

一、传统河道规划带来的问题

(一)对于河水抵御能力变强,生态环境被破坏

河道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在汛期阻挡河水,河道都是利用水泥混凝土建造而成,具有很好的隔水效果,可以在汛期阻挡住洪水,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需要破坏原有河道的植被,这样大大降低了植被覆盖,但是对于生态环境却是一种破坏,也降低了河岸两边的观赏功能,

对于原有河道的更改,是周围的动植物生态多样性遭到了破坏,也会拦截汛期顺流而下带来的肥沃土壤。例如,埃及阿斯旺水坝的建设虽然拦截了洪水,却带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二)河流的连续性被切断

河道的建设会切断传统的河流的连续性,原本的河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联系性也因此被切断。原本生活在河流附近的水陆两栖动物因为河道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开始锐减;生活在河流下游的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因为上流的截流泄洪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河流上下游的生态系统的联系性被破坏,河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三)原有河流流动性不在,造成了渠道化

传统的河道规划多是对河流进行单一的截完取直的方式,建立堤坝来治理河道。但是这样就会破坏河道原有的自然弯曲属性,原有河流流动性不复存在,造成了渠道化。渠道化是河流的分流能力变差,在汛期时期蓄洪压力更大,河流流速更快,对于河岸和堤坝的冲击也更大,破坏性更强,对人民生命财产破坏更加严重。同时河水冲击下游的浅滩,严重破坏了浅滩栖息的动物的生存环境,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甚至造成动物灭绝。

二、生态河道规划设计方案

(一)对河道进行系统化分析

在进行河道规划之前必须要对河道所处的位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对河道位置进行分类,看看河道是属于近海平原河道、河口海口河道还是丘陵山区河道,只有进行实地考察才能做判断,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河口、海口地区的河道改造以改变河道和加固堤防为止,因为河口海口地区多为冲击平原,这里的土地平坦,土地肥沃,每年汛期会带来大量肥沃土壤。这里靠近农田,所以河道改造的目的主要就是防洪防汛、农田灌溉、工农业用水、和城市建设等。

(二)建设生态堤岸

在进行河道建设改造时要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考虑河道的形状、位置、水流速度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做好河道中心线的设置,综合考虑各种问题,增加河道可变性的空间。河道的设计还要考虑美观的效果,可以在河道两边设置浅滩,既可以让居民娱乐休息,又可以给河道周围的生物提供栖息地,大大增强了物种多样性。在河岸建设材料选择上也应该注意最好是选择周围的自然环境为主,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在河岸周围种植植被,建设居民休闲场所

河道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洪泄洪、同时还可以降低空气污染,调节气候和生态平衡,一个建设适宜的河道预留出适合的生长空间,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娱乐休闲的场所。为了发挥河道的功能性效果,可以在河道周围种植一些水体植物,既能起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还能改善水体环境,增加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通过动植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采用生态湿地技术、生物操作、生物膜法等技术来治理河道的生态破坏。可以在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种植一些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分解和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或者投放一些水生物来改善水体环境,这些都有利于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丰富水环境资源,还能供居民们达到欣赏的目的。

(五)抑制浮游生物、浮游植物的生长

现如今河道内的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的生长,使河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可以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如睡莲、金鱼藻等植物来增加河道对水中的N、K、P等成分的吸收和转化;通过投放鲫鱼、鲤鱼等来消耗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六)掌握好景观尺度原则

在进行河道规划时目光不能局限于眼前,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用生态系统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局限于地段的建设,要考虑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去全面系统的规划,一定不能破坏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也要注意考虑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将景观效果也考虑在河道规划建设的考虑目标之内。

(七)注意新型水工建筑物的使用

生态水利的建设有两个要求,就是蓄水防洪和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两个要求必须同时满足。为了使这两个目标同时得到满足达到和谐统一,就必须注意使用新型水工建筑物。例如,橡胶坝——这种新型用橡胶生产出的新型水工建筑物。它比传统的闸门结构更加简单,价格更加低廉,性能更加优秀,操作性能也更加好。因此在传统的河道治理和建设工程中,我们要加强橡胶坝的使用,在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基础上,稳定河道的生态系统。

结论:

在全世界范围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水利工程也是比较多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在此状况之下,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河道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满足防洪蓄洪和保护生态多样性这两个目标,且这两个目标一定要达到和谐统一。传统的河道建设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只有生态水利建设才是适合社会发展最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丹.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初步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11):268-269.

[2]刘丹.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22(12):28-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