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18-01-01林明谦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自打建设新中国以来,我们在水利建设方面不断进步,并且逐渐的推出一系列相对完善的包括防洪、排涝、灌溉等步骤的水利工程建设系统。这些建设不仅仅有效的促进了对洪旱灾害的治理,还能保证经济环境的安全,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业和农业的生产过程平稳和谐,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的保持水土,保护环境。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使得一个地区范围中资源、生态以及环境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这样的话就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有些影响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可持续发展

1、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1.1河流生态环境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比较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威胁和影响比较大。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其范围往往是天然河道附近,其强行融入到生态环境当中,就会导致天然河流环境受损,会从根本上影响河流环境平衡性,另外还会导致河流中以及附近的生物受损。在这样的水利工程建设下,必须在结合河段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截流措施,导致泥沙淤积问题出现,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河流含沙量等。

1.2局部气候条件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其也会从根本上影响施工附近的气候条件,针对那些规模较大的灌溉工程来说,施工后会导致陆地湿度增强,从而影响该范围内的气候条件,不仅导致降水量改变,还会导致气温变化。且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会导致水蓄积问题出现,导致水蒸发程度增加,最终产生降雨,针对水库工程建设来说,还会在产生低温效应后影响降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结束后,库区会和水面相靠,导致空间能量改变,最终使得气温提升。

1.3土壤

在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后,会产生一定的蓄水,进而导致地下水位改变,在水位异常改变后,会导致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出现,另外还会导致土地沼泽化问题出现。针对那些淹没的土壤来说,其由于通气不足,就会使得其肥力大大降低,进而阻碍作物正常生长。且针对那些盐碱化后的土壤来说,会最终升到地表,在一定的蒸发条件下,会把盐分留在地表,最终导致生物枯死等现象出现。而针对沼泽化土壤来说,其湿度是比较大的,会影响生物正常呼吸等,另外还会导致包气带受损问题出现。

1.4生物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说,主要表现为对生物的影响,针对这里所说的生物,不仅包括水生生物,还包括陆生生物。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必须淹没陆地,这样就会影响该陆地上的生物生活。另外在施工建设下,水中植被就大大减少,导致水中微生物减少,严重影响水中动物的正常生活,长期下去会导致物种消亡等问题出现。而在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后,可以对陆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优势,但会给水生生物生长带来劣势,不仅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受损,还会从根本上减少鱼类资源,阻碍鱼类正常繁殖。

2、水利工程建设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2.1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对水利建设、环境建设及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不但要重视经济效应的评价,还应重视工程环境影响效应的评价。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极有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应进行详细、科学的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范保护措施。充分有效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能够为工程项目选址的合理化以及为整体工程布局的合理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依据。

2.2改善生态环境承载力

要想从根本上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因此要首先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给生态环境必要的保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不仅会影响河流水文情况,还会影响河流构造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河流需水量足够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移民补偿工作落实到位,获取居民的支持。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建设之前,要从根本上保证因地制宜,保证施工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性。针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必须加大对现场施工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着重加强环境保护。

2.3加强管理及惩罚力度

首先,要加强施工队伍质量建设,提高其综合素养,提高施工人员对环境的认识,使其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其次,强化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按标准按制度办事,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及监管制度。最后,加大惩罚力度。对肆意破坏环境,不按施工标准办事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严厉处罚,使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从而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4对高污染项目进行整改或关闭

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一些高能耗的企业单位向其靠拢。因此,应当做好把关工作,对企业能耗和排污量进行严格控制,对于超标企业要进行整改或关停。并向所有依附的企业征收环保税,税收用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治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水利工程进行操作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附近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所以说,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不仅仅只考虑所获得的利益,还应该重视这里的社会因素,并且尤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促使这些地区不仅仅发展经济,也要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以此来综合有效的建设水利工程,从而不断促使我国的水利工程不断发展,促进我国的环境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尚淑丽,顾正华,曹晓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1:14-19.

[2] 傅抱璞. 我国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水域气候效应 [J]. 地理学报,1997,52(3):24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