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州水文站旱警流量确定的分析探讨

2018-01-01杜哲斌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嘉陵江上游凤州水文站历史水文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分析,重点讨论了河道实测来水量、现状用水量、需水量和其它因素对旱警流量指标确定的影响,分析确定了凤州站旱警流量,并对旱警流量进行合理性评定,为适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河道来水;用水需求;指标确定;合理性分析

1、概况

凤州水文站设立于1984年1月,地处陕西省凤县龙口镇,位于东经106°38′,北纬33°58′,流域集水面积688km2。该站为嘉陵江上游中等面积区域代表站,嘉陵江凤州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1.496 亿m3,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5—10月,其径流量为1.1224亿m3,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75%;反映了径流年内分配不匀的特点。

2、旱警流量确定

2.1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采用凤州水文站1984—2015年逐年年径流量资料,凤州站年径流量系列频率曲线利用P—Ⅲ型曲线适线法计算得各个参数为:均值Ex=149.61百万m3,Cv=0.49,Cs/Cv=2.0,计算的75%设计频率年径流量为99.33百万m3和95%设计频率的径流量57.22百万m3。以设计代表年最不利组合的月分配,做为设计年月分配。选取75%设计频率代表年为1996年、1998年、2000年,通过最不利组合月分配最终确定代表年为2000年;选取95%设计频率代表年为1995年、1997年、2002年,通过最不利组合月分配最终确定代表年为1995年。75%设计频率和95%设计频率的径流量表见1,凤州水文站75%设计枯水年年内分配表见表2凤州水文站95%设计枯水年年内分配表见表3.

2.2需水量分析

(1)下游区间河段调查用水量分析:因凤县城区、沿河乡镇居民村民生活、生产用水均采用地下水,没有直接从河道取水,区间用水类型主要为河道生态环境用水。

(2)需水量预测主要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规定的分项预测法进行预测,分为生活需水量、生态需水量。

(3)河道生态流量确定

选取凤州断面多年平均流量10%-20%计算生态需水量,凤州水文站断面多年平均流量(1984—2015年)为4.74m3/s,按10%计算,生态流量在0.47m3/s。

取P=90%枯水典型年连续最枯7天的平均流量。典型年为2001年。2001年最枯时段为2月,采用连续最枯7日平均流量滑动计算得生态流量为0.33m3/s。

选取逐年最小月平均流量的90%保证率流量。采用凤州站1984—2015年的月年实测资料系列,计算逐年最小月平均流量的90%保证率流量为0.35 m3/s.

综合3种方法,最终确定生态流量为0.47m3/s

2.3旱警流量确定

现状年河道生态环境流量为0.47m3/s。远期规划水平年主要考虑了城镇新增人口的生活用水量,年需水总量为33.4万m3,折合流量约为0.01m3/s。综合考虑凤州站旱警流量确定为0.5 m3/s。

3、合理性分析

(1)小于旱警流量年次统计

根据凤州水文站1984~2015年实测逐日平均流量资料,该站32年间年最小流量低于或接近旱警流量0.50m3/s的年次为9,出现频率为30%,相当于3年一遇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2)凤州水文站1984—2015年逐年月平均流量小于旱警流量次数统计结果可知,低于或接近旱警流量的月份主要集中在春、冬季节,出现在1月、2月,所占比例分别为44%、33%。

(3)根据建国后陕西旱灾情况统计,1994—1999为连续干旱年,其中1995年、1997年、2001年为特大干旱年,四季连旱,为严重的干旱典型年。该站小于或接近旱警流量出现的年份与历史干旱年份对照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凤州水文站旱警流量确定为0.50m3/s是合理的。

4、结语

目前,抗旱预警体系缺少对江河湖库的干旱做出预警,严重影响抗旱工作的开展,同时也需要一个特征值表示干旱程度,凤州水文站是嘉陵江上游干流控制站,其旱警流量指标的合理确定及干旱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发布,对嘉陵江上游适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国家防办旱警水位(流量)确定办法[R].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R].SL278-2002

[3]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陕西省地方标准《行业用水定额》[S].DB61/T94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