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探讨

2018-01-01李芬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在建后运行管理中仍然存在管理职权不明、产权不清、管理水平落后、灌溉用水率偏低等问题,导致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保障水利灌溉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问题;原因;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基本都位于露天之下,受到自然因素与生产经营模式及管理体制的影响,经常发生不同形式的破坏或损毁,因此对田水利工程建后运行管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管理模式问题。第一、由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的运行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使得建后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不明确,不能有效发挥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效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时,管理人员只重视收费,并没有做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措施,导致项目工程不能发挥效益。在目前状况中,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并没有实行收费,而管理人员的工资不能正常的发放,导致了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不重视,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中,由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产权不清楚,工程维修的费用不落实,在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能力有限,管理的职能不明确,导致了建后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在基层管理中,由于没有对基层管理机构的完善,特别是塘坝、小型水库、当家堰及小型渠道没有固定专业的管理人员,而且有配备的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技术的水平有限,就会导致管理服务不到位。第三、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中,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虽然在水利工程中管理模式有着多样性,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并没有理论的依据做参考,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2)建后运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过去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基于资金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使得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都没有能够按照标准来进行修建,而且建成后的管理职责不明确,有的重建设、轻管理或者重建设、无人管理现象。所以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常常无法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投资效益低下。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临时的工作人员,是不属于财政发放工资,在管理中的资金运转比较困难,灌溉区域面积的减小,就会造成水费的减少,水费的减少,更加剧水库运行困难,不能正常维修和管护,从而又导致灌溉面积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建后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中,建后运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虽然在产权、租赁等中有相应的管护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没有进行落实。(2)建后运行管理主体不明确。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中,建后运行管理主体要明确,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施认识不到位,建后运行管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不够,会造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备的损坏。(3)建后运行管理经费筹集比较困难。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中,国家没有安排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费用,乡村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条件好的地方也只能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经费,但涉及千家万户,经费的筹集比较困难。因而没有资金对工程设施进行一定的维修,由于收入比较少,连管理人员的工资不能进行正常的发放。

三、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措施

1、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宣传。为了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必须对老百姓进行宣传,让人们认识到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重要性,能够充分调动老百姓对建后运行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乡镇老百姓管理的认识。在宣传中,可以通过实例进行宣传,能够调动老百姓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自觉性,能够把建后运行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逐步的形成每个人都有着建后运行管理的意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备的利用率。

2、健全完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建立健全建后运行管理制度,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项目竣工后,针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成制定科学、可执行的管理制度。要对管理主体进行落实,明确建后运行管理责任制。

3、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水资源日趋紧缺,节水灌溉已成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管理措施滞后,势必影响节水灌溉效益。如对原有灌区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减少渠道糙率,防止水资源流失,节约用水;部分农作物采用滴水灌溉或固定喷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拓展渠道筹集建后运行管理经费。筹集管理经费对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非常重要,其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良好运行的保障,必须拓展合理的筹集资金渠道,同时还要制定出筹集资金的使用方法。由于每个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都不同,就要针对实际情况的水利工程进行对资金筹集的标准,能够使得水利工程发挥出更好的效益。在资金使用中,杜绝盲目的使用资金,要对筹集来的资金合理的使用,并有好的监督机制,能够发挥出资金的利用率,能够进一步保证工程的良好的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日趋增多,其建后运行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才能够避免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危害,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并且只有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问题进行重视,才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明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2]张辉等.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因素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3]刘莹莹[J].试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J].门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