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018-01-01李洁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的作用进行阐述,从施工、管理、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导致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的主要因素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从农田灌溉角度来说,应用的水资源传输方式以渠道传输为主。当前,我国建立了诸多农田灌溉渠道。因为受到原始施工和应用理念的影响,在进行土渠传输水资源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漏水现象。所以,我国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建设时,主要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能力,同时还能保证整体工作效率。然而,假设混凝土渠道工程设计方案缺少实时性,或者施工工艺不合理,将会引发渗漏现象。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农田灌溉渠道防渗工程施工工艺的探究力度,结合工程真实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提升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水平的同时,给农田水利工程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解析。
一、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的作用
开展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水利防渗渠道施工自身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首先,通过开展水利防渗渠道施工工作,能够有效保证顺利工程项目顺利完工,水利工程项目为了能够在今后应用中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就要结合水利工程情况,加强防渗渠道建设力度,特别针对部分水资源调配而言,水利防渗渠道作用较为突显,应该得到充分注重。其次,水利防渗渠道施工还能防止水资源的大量消耗。通过加强水利防渗渠道施工力度,可以避免水资源在进行调配时面临漏水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水资源节省的效果。这种方式,能够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二、导致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的主要因素
(一)施工因素
当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其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的施工技巧也不全面,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根据施工需求进行操作,应用的施工技术较为滞后,导致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整体质量不高,同时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从而引发渗漏现象。降,并使整个工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导致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导致水利工程渠道受到腐蚀;第二种,在进行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时,把盐类物质和酸性物质进行融合之后,将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使得混凝土整体强度和功能受到影响,进而造成渠道渗漏现象出现。
(三)管理因素
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完成农田水利渠道工程之后,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同时也没有给予施工要点环节加以充分注重和核查,存在一定裂缝,进而引发渠道渗漏现象。
(四)冻胀因素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土壤中将会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因为相同质量下,水固态体积将会远远高于液态体系,当外部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土壤中的水分将会膨胀,体积逐渐增大,进而出现冻胀现象,形成一股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作用到混凝土板中时,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一定改变。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北方领域农田水利渠道出现渗漏情况较为严峻。
三、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一)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防渗渠道对应力相对较小,普通排水将可以迎合土壤固化需求。在这种状况下,土方施工只有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之后才能落实,具体展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施工设计。在施工前期,应该结合工程真实状况以及环境需求加以科学设计,设计内容包含了工程走向、工程量、工程周期等诸多内容。其次,施工准备。一般结合施工设计来进行土方挖设,把挖设结束的土方进行自然风干,风赶时间为30天左右。之后采用施夯施工方式进行土壤加固,并利用浇筑外膜的形式开展施工工作。最后,施工材料准备。结合工程施工需求,做好相应的施工材料以及设施采购和租赁工作,保证材料和设施质量,以此实现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防渗渠道施工力度
首先,支模处理。结合施工图纸来开展模版放样以及安装工作,在进行模版安装时,尽量应用地基支撑方式,这样能够避免模版随意摆动,保证其平稳度。其次,施工缝处理。通常情况下,浇筑模板水平位置或者垂直位置存在的融合缝隙就是施工缝。施工缝还涉及了老混凝土结合面。此外,加强收面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衬砌面粗陋程度,实现渠道传输水资源的流通效率,保证工程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针对混凝土衬砌收面来说,外部不呈现出蜂窝状麻面,同时整体片面较为整齐。最后,拆模处理。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需要开展拆模工作,操作流程不可过于随意,以免给混凝土整体框架造成不良影响。
(三)提升养护与质量检测水平
在实现主体施工结束之后,应该开展渠道管理和维护工作,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核查。其中,渠道养护一般包含了两种方式,一个是现场养护,另一个是后续养护。通常在施工结束的6小时之后才能开展第一次防护工作,一般采用洒水或者铺设一层塑料薄膜的方式,保证整体混凝土框架的含水量。质量核查一般涉及了施工环节质量核查以及后期施工质量核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在我国应用时间较为久远,但是从防渗施工工艺角度来说,和西方国家进行比较,起步相对较晚,在诸多方面还有待提升。随着水利相关人员探究力度的不断增大,使得我国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得到了优化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的消耗,同时还能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给我国人们生活提供服务和保证。
参考文献:
[1]龚世万.塑膜防渗干砌石在渠道施工中的施工工艺[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4):102-103.
[2]陈伟.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施工工艺及施工效果[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16(01):200-201.
[3]彭晓华.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3):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