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研究

2018-01-01李文祥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详细的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影响性因素及扩散模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在日后农村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最终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分析;现阶段

1、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业新技术的创新及扩散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促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针对农业技术创新及扩散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水是工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不可替代的资源之一,我国水资源总储量比较丰富,占据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但是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却比较少。在水的多种用途当中,农田灌溉用水在总用水量中的占比较大。但是从整体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农业用水领域当中使用到的是粗放型灌溉模式,节水农业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因此农业发展速度难以得到保证。所以促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过程当中,应当使用到的一项基础性措施。因为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比较多,在不同时期当中不同类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也不一样,成本也不同,农户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各种类型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展开展的研究工作力度有待提升,以便于可以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2、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影响性因素

2.1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源头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扩散源头是技术研发单位以及技术人员,因为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农民收入以及农民组织化水平低下,科研技术人员操作技术服务费用难以得到应有的量化回报,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自然不会主动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所以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中的主动性障碍比较大,即便是在行政措施的作用下,发挥出来了一定激励性作用,但是行政措施难以长久的发挥作用科研场所作为技术源头和农民之间的距离比较遥远,因此二者想要密切的相互沟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针对扩散源的实施主体来说,除去存在主观动机障碍之外也存在信息沟通障碍及距离障碍,因此想要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扩散效果做出保证,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2.2被扩散的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种被扩散的对象,也是这一项技术的物化载体,因此技术水平直接会扩散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分析:

技术不是十分成熟,设备质量不过关,技术不成熟会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起到一定阻碍性作用。因为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时间尚且比较短暂,还没有掌握相应的核心技术,因此大部分节水灌溉技术的软硬件水平不高,会对节水灌溉技术扩散的过程中起到一定阻碍性作用。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大规模推广,会引发很多应用及管理问题,技术不成熟的具体表现是设备质量不过关,系统设计以及配套不科学合理等。比方说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到的材料及设备是管件、泵以及过滤器等,各种材料及设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行情况,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我国范围内各个地区已经建成的滴灌系统当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滴灌系统当中经常使用到的过滤器可以分为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以及筛网过滤器三种弄,筛网过滤器是作为一级过滤设备,为了防止滴头堵塞问题而设置的设施,但是在调查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发现筛网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比较短,实际过滤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在水体当中泥沙含量比较多的情况下,筛网过滤器和砂石过滤器需要频繁的冲洗,因此难以对正常工作效果做出保证。在有机物含量比较高的情况下,过滤效果就难以得到保证。特别是在承担的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大量有机物在被挤压的情况下会通过筛网进入到管道当中,从而滴灌系统和灌水器就没有办法正常工作。

设计参数误差大,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精准的灌水技术,会涉及到很多参数,大部分参数都需要在设计之前获取,才可以对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及精准性做出保证,可以将参数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通过系统的科学实验获取,比方说作物的水资源消耗强度、润湿层厚度既定栽培模式之下的润湿比值等,另外一种是需要在实验室或者现场测试过程中获取的参数,比方说地下埋藏深度、降幅、田间土壤渗透速度等。但是因为各个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水质状况不同,尤其是在农业技术发展的过程当中,农作物的栽培模式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因此农作物田间水资源消耗规律以及灌溉制度会发生一定变化,但是实际设计参数和早期实验得到的参数不一样,但是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地区的生产部门基本上都没有认识到试验师范的重要性,因此不会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客观技术参数,设计单位仅仅可以依据其他区域当中的参数开展设计工作,从而设计出来的滴灌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类型问题的几率自然比较高。

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模式

“政府+专家+农户”扩散模式,在这样一种模式当中,政府是扩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引导者及服务者,专家来源于和政府合作的高校或者农业研究机构当中,专家发挥出来的作用是在技术层面上对农户进行引导。这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模式在农户种植经济价值高果蔬、花卉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适用性比较强,这种模式的成本投入比较高,并且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比较高。除此之外,这种工作扩散模式的区域性比较强,一般情况下是在政府机构的引导下,通过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当中的专家完成设备购买、安装以及操作等工作。这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定位的十分精准,并且和当地经济作为之间的适应性比较强,因此想要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做出保证,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邹德旺.新型农业节水灌溉控制系统[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2):124-125.

[2]刘杰.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02):72.

[3]陆红娜,康绍忠,杜太生,佟玲,丁日升,李思恩.农业绿色高效节水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农学学报,2018,8(01):15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