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2018-01-01李振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是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长此下去会严重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必须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和防渗技术措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说明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意义,分析水利渠道施工渗漏的原因,介绍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种类来找到加强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中的措施,希望通过此文可以为水资源发挥出最大化作用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
1、水利渠道施工渗漏原因
1.1地基地质原因
水利渠道施工发生渗漏的原因一部分源于地基地质的类别,地基地质的种类包括盐性土壤、湿陷性土壤和沙土性土壤。盐性土壤中的土壤盐含量高,地下的水资源含盐量也高,在水分缺失时,会把较低部分的水分析出,导致侵蚀土壤,这样会严重影响水利渠道地基的坚固性,从而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湿陷性土壤会在水分含量变化时发生异变,导致土壤凹凸不平,严重影响了地基的平衡。沙土性土壤中多为中沙和细沙,容易导致土壤发生液化现象,地基容易渗透,严重影响了平衡。
1.2施工质量原因
水利渠道施工发生渗漏的原因大部分源于施工质量的不合格,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使用的混凝土调配比例不符合施工要求,造成水利渠道的结构出现裂缝,发生渗漏现象。
第二,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差,不符合施工的质量要求,影响水利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时间长了会发生渗漏现象。
第三,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建模时工作程序不准确,出现偏差,影响后期的施工,从而发生渗漏现象。
第四,水利防渗渠道的建设如果地点选在灌溉频发区,施工时间选在多水时期,水利渠道会在地下水的反渗透作用的不断挤压下,发生渗漏现象。
2、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
2.1土料防渗施工技术
土料防渗施工技术是指通过处理土料防渗层来达到防渗的效果和目的。土料防渗施工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就地取材,施工成本比较低,但是耐久性和抗冻性比较差。土料防渗施工技术适合应用在小规模并且气候温度较低的水利工程渠道项目。为了防止出现渗漏现象,土料防渗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调整好土料的厚度,以免灰土防渗层产生裂缝,可以根据施工需要设计一些相应的伸缩层。
2.2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水利工程渠道防渗办法。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对周围环境和气候的要求不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好和防冲击性,并且防渗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必须检查支架、模板以及钢筋的质量是否满足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必须一次性完成并且要选择从圆心逐步推送到周围的方法,不能出现施工缝。在水利渠道防渗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作业必须分段、分层次的进行施工,进行振捣时也需要分层进行施工。在进行振捣施工时,通常选择平板振动器或者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动器需要把各层厚度控制在20厘米以上,在垫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选择平板振动器,需要保证一个点的持续振动时间在20秒到40秒之间,搭接宽度在3厘米到5厘米之间。插入式振捣器需要把插入各层的厚度控制在40厘米到50厘米之间,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选择插入式振捣器,需要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上层混凝土必须振捣,并且要往下层插入5厘米,各点持续时间在20秒到30秒之间。浇筑混凝土12个小时之后可以进行养生,一般情况下,养生期超过两个星期,覆盖、洒水作业一定要做到位,以确保它的湿润度,防止出现混凝土干缩而裂缝现象。
2.3浆砌石施工技术
浆砌石施工技术是在砂浆施工中利用机械来进行搅拌,使用时间控制在三小时到四小时之间,搅拌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到五分钟之间。如果砂浆凝结就不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如果出现泌水或者离析情况,砌筑之前必须再进行搅拌施工。每个工作台班需要加工制作三组立方体砂浆试块。在进行第一层石块砌筑环节,首先要做好基底坐浆,石料大多选择比较大的平片石,石块面大的方面在下面,要确保石块地面接触地基的均匀度。然后砌筑转角位置,将挑选的方正石块当成角石,先砌筑角石,使其两侧和准线保持一致,再砌筑内外石块,把内外石块当成面石,最后砌填中部填腹石,在这个过程中要用锤子等工具将小石块放到缝隙里,并且尽量缩小石块之间缝隙。在砌筑高于二层石块时,首先要完成砂浆的铺设,然后再往上面砌筑石块,石块之间不可以相互接触,在达到施工要求的厚度后,要确保铺设完总体灰缝。砌筑要分层施工,厚度要一次找平,灰缝厚度控制在20毫米到30毫米之间,两个分层的错缝距离控制在80毫米内,每隔10米到20米之间铺设一次伸缩缝。
2.4膜料防渗技术
膜料防渗技术是指通过在塑料薄膜材料上添加其他有效的保护层来实现防渗目的。膜料防渗技术的施工成本比较低,适应性强,而且在确保灌溉水流的正常运输条件下,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出现渗漏情况。但是塑料薄膜很脆弱,稳定性不强,非常容易被穿刺,受到损坏,因此使用寿命很短。要保证膜料防渗技术的有效性,就需要选择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的完整膜料,并且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实际要求在基槽断面铺设膜料。还要根据水利渠道工程的施工方案来确定膜料的重叠范围,要确保重叠范围在1.1米和1.45米之间,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最后挖好渠槽还要对其进行找平处理。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渠道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需要对水利工程渠道的各种防渗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在设计施工方案环节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防渗技术,制定出高效的防渗措施,保证水利工程渠道中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切实有效的解决灌区的缺水状况。通过对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避免水利渠道发生渗漏现象,节约水资源,还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子达.浅谈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因素及防渗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202.
[2]李建军.田间水利渠道的渠系布局与防渗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199-200.
[3]赵璐,刘立云,张绍昌.探析水利渠道中防渗施工存在问题及防渗设计[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