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2018-01-01朱彩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加快,水利工程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对水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利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同时,水利工程也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环境的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和破坏程度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后果,针对各种问题,提出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影响;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除害兴利而修建的工程以及配套设施和附属工程。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水资源在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合理分配,达到兴利除害目的而修建的综合性工程,它的建设将会对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在工程建设能够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各方面产生有利影响的同时,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给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参建单位应该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切实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并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以考虑。
一、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施工造成水污染
施工期水质污染主要是施工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造成地表水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 例如在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如果这部分含油污水未经适当处理或未经处理排入河道,将对河流水质产生质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坝体灌浆,骨料清理等不当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污水,一旦这些废物进入河流,将使河水水质发生变化。
2、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大气污染
水利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施工和机械作业过程中,各种车辆排放的大量废气和大量粉尘,施工用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骨料等)运输和石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由于车辆颠簸或道路扬尘,所有这些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都会对附近的人甚至附近的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3、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固体物和粉尘污染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以及粉土建筑材料如土石方,粉煤灰,水泥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将被丢弃。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这将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4、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噪声污染
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影响主要是机械设备噪声、车辆运行噪声、施工噪声等造成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如挖掘机械时挖掘机械产生的噪声,混凝土拌合过程中的混凝土噪声、爆破噪声等。
二、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有效防治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对水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水资源保护标准,控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和污水和废水的浓度,采取加工清理碎石骨料、混凝土养护、化学灌浆、机械废物等措施,处理施工企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防止污水直接排放,确保饮用水卫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放,施工机械检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喷洒道路及施工场地。
2、水利工程施工对大气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施工期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粉尘、煤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等,主要是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作业调控,并配置必要的除尘设施。水泥,粉煤灰运输和装卸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所有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并定期对其密封性能进行检查和维修;混凝土拌和站安装除尘器,在拌和站生产过程中,除尘设施同时运转使用;场内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畅通,施工运输尽可能防止砂石、混凝土、石渣等撒落并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配备专用洒水车,定时洒水抑尘;石方开挖采用湿法造孔,合理控制药量,爆破采用水封湿法作业,开挖产生的尘烟要极时喷洒水雾降尘;对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车辆进行妥善管理和及时检修;对施工生产、生活区进行绿化美化。
3、水利工程施工对固体物和粉尘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防止废水进入河沟,降低水道的排放能力。结合土地复垦和修路,减少对耕地和河流的占用;防止有毒有害成分污染水体;采取一切措施,防止运输车辆在施工道路和施工区域撒砂、混凝土等,现场安排专人及时清扫;应当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进行包装,并及时清理垃圾填埋场附近的施工区进行垃圾填埋处理,做好健康保护工作。
4、水利工程施工对噪声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施工时间和地点要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在穿越露营区等敏感区域时,夜间需要减速并严禁鸣笛;或采取一定的安装施工设备的消声器,隔音材料、隔音衬里、棚舍等降噪措施,以减少震源强度;随时对供气管道进行检查,发现跑、冒现象及时进行封堵,杜绝;大爆破采用微差分段爆破,降低瞬间起爆药量,降低爆破声量。
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根据工程设计和合同要求,采取工程或生物保护措施,防止边坡不稳定、滑坡、塌方或水土流失;合理设置土方临时排水系统,对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进行充填挖掘,应及时分流雨水,减少雨水对边坡开挖的冲击和填方面侵蚀;填方边坡应及时压实,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场,注意弃场弃土分离处理;尽可能使用多余的土壤。当堆砌高度较高时不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工程施工期间不乱砍、滥伐林木,尽量不破坏草灌等植被,并选择适宜本地区栽植的植物,进行生态护岸、草皮护坡,保持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尽量减免工程施工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结束语
总之,在水利建设中,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我们总是能够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但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只有建设者明白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1]梁福荣;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成因与对策[J];山西科技报;2012
[2]胡淑娟;陈巧云;;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