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探索

2018-01-01张展域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水利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水利灌溉工作的高效开展。加强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消除缺陷,改进不足,是当前水利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中,很多先进的技术都得到了推广。农田水利工程是关乎农业与农民利益的重大工程,因此,水利部门应该加强对于水利工程设计研究,保证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水资源的分布并不集中,而且还有水资源会缺乏的局势,同时,我国非常重视水资源,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田的灌溉面积依然是居于世界的首位,这就有利于为更多的人们的温饱问题的解决,所以我国以及世界上存在的其他国家都非常关心农业,所以,农田中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对提升农业的生产力有帮助,为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快速进步提供了条件。同时,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为农田的灌溉提供帮助,可以保证整个农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带给农民的福利。为整个社会和谐统一提高了条件。

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2.1规模前景预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灌溉区的发展处于首位。搞好小型灌溉区的发展,不但可以保障粮食的产量从而解决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当然,小型灌溉区的发展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每个地方应当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当地的粮食产量目标、土地分布以及大中型灌溉区的布局,更主要的是依据当地农作物的占用面积以及人民的经济状况,综合这些因素来设计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

不同地方的土地资源以及使用状况、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作为一个方案的设计者,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的分析本地潜在的发展前景,并以此作为衡量小型灌溉区的一个重要指标。

2.2计算合理引水量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中需要关心的还有引水的量的计算,引水量主要是灌溉的使用量和流失量的总和,引水量受到了农作物种类、地形条件、渠道规模、自然条件等等的作用。所以在计算引水量的时候,需要遵守灌溉的规定,根据综合的情况来得出数值。所以,初步设计水利灌溉工程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给长合适的引水量,其次才可以按照引水量的多少来决定横断面,来描画出对应的断面图,工程量也要非常合理的进行计算,去核实工程的预算工作。接下来,就要按照设计师给出最早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

2.3可以确保灌溉能力

(1)需要确保灌溉工程在设计中可以在正常使用中寿命延长,可以足够使用到一定的年数,这个年数是个百分数,使用“P”来说明,假若P=90%,就是说明这个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可以在100 年之内有90 年是可以保证灌溉用水的,剩下的10 年是不可以完全确保的,出现一些缺水的情况,所以P=90%就是这一个灌溉区域的灌溉能力,所以,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需要严格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灌溉的大小,尤其是要考虑到当地的水源情况和农作物的品种,在缺水或者以旱作物为主的地方,灌溉的能力可以在50%~80%,在多水或者以水作物为主的地方,要在70%~95%。

(2)可以抗住干旱天日期农田的水利灌溉工程在设计的同时,要非常关心干旱的天气,所以,设计出来的水利工程要超过干旱的天的日期。假设,按照当地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农田的旱季天数是八十五天,那么建设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就要保证八十五天里都可以正常运转,保证灌溉可以非常顺利。此外,当地的农作物的品种会影响抗住干旱天日期的结果。

2.4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1)根据实际情况对灌溉自流区的取水按钮以及小型扬水灌溉区的泵站决定实施改造还是重建,视情况而定,不要死板应对。但需要确指出的是,在完好率50%以下的涵闸必须进行重建,对于配套设施的建设,在合理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续建的尽量续建,以节约成本。(2)针对可灌溉水资源的来源,为保证最大化的利用率要大力改造,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和污染,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排除水源建设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它们进行改造,必要时进行重建。(3)把50%作为一个界限,完好率高于的泵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包括建筑和设备的改造。对于那些低于的泵站就需要进行重建,同时还要保证重建工程的质量。

三、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多功能设计的措施

(1)以农田水利为核心建立用地调整的管理机制。从农田水利利用的角度出发,实现农田水利的优先权,首先要做的事依据规划方案确定城市禁建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发展速度,能够做到主动避让农田水利的规划区域。从农田水利规划的角度去看,规划区内严禁改变使用的途径,通过进行土地整理减少零散的建设用地所占的空间,把新增的建设用地主要用来发展水利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2)针对农田水利功能进行分类管理,分为3类规划区,具体为应急功能、生态功能和隔离功能,同时制定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实现分类管理。(3)把保护农田水利的监督与激励措施相结合,依据农田水利的多功能建立新的核算资源的标准,确定补偿标准,鼓励农民参与其中,提升他们保护农田水利的自觉性。提高农田水利所占用的各项成本,完善各项监督以及管理手段。(4)完善GIS支持的农田水利动态管理系统,结合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田水利区域规划的统一管理,同时做到农田水利规划区域的不同功能的精确化的动态变化管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农民、农村及农业利用的工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保护好、使用好、管理好水资源,设计出安全高效且合理科学的水利灌溉工程,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供求平衡,推动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赫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8(20):108-109.

[2]杜宏连.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8(1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