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

2018-01-01张云龙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了混凝土防渗墙的概况,然后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详细阐述了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墙;导墙;泥浆

一、混凝土防渗墙的概况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于上世纪50年代在意大利诞生,是垂直墙体的纵切图,墙沿坝体延伸。需在松散透水地基内不间断地造孔,将混凝土灌注到孔内进而形成墙形防渗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是在松散透水地基内对水利工程实施垂直防渗处理的重要方式。根据分段建设原理,防渗墙一个圆孔、槽孔浇筑混凝土后可形成一个墙段,若干墙段可组成一道墙。墙的顶部连接闸坝防渗体。两端连接岸边防渗设施,底部向基岩嵌入或向不透水地层内相应深度嵌入,以此对地基内水流渗透情况进行有效截断或降低,以此提升地基渗透稳定性,且将水利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二、工程概况

某水利大坝工程为例,施工段地下连续墙的长度大概为 198m,城墙有 0.6m的厚度,在基岩内防渗墙深入1m;通过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能够看出,防渗墙最深处约40m,最浅处约15m,城墙面积大概为5885m2,砂岩地作为主要地层,原坝体5m以上填筑的均为土石混合料,原坝体下面5m为粘土心墙。工程量为砼4369m,土体11264m。坝顶大概为8m的宽度,能够预留足够位置摆放钻孔机械,两边坝肩没有多余空地。

三、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

(一)接头施工

整体性、抗渗性为防渗墙接头施工的特点。因该工程具有较高防渗墙墙体深度,选取接头管施工方式,则极易出现卡管、无法拔出接头管等问题,为此,可选取冲凿接头方式进行施工,其优点为具有良好整体性、抗渗性及成本较低。首先选取冲击钻从一序槽浇筑混凝土后端孔位置钻凿混凝土到二序槽槽底高程。在一序槽混凝土初凝后二序槽段接头孔才能实施作业。为保证以上2序槽套接厚度与施工规定相符,端孔与接头孔施工需对其垂直度进行有效管控,钻进施工2m需对孔斜率进行1次检测,要求接头孔和端孔位置一致,通过钢丝刷接头锤在二序槽混凝土浇筑前清洗干净接头,保证接头位置混凝土具有良好密实度。

(二)导墙与施工平台

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导墙与施工平台的应用较为重要,主要因为导墙可以防止地表土体坍塌的问题,可以为各个施工段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进而达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此期间,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全面分析导墙的施工设计工作,保证防渗墙的宽度可以增加100 mm,轴线两侧各增加50 mm,防渗墙槽口的宽度可以设置在400 mm左右,这样,才能保证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

在导墙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将其设计成为矩形,保证可以将导墙高度设计为1 m,厚度设置为0.30 m,保证其成槽位置的精准性,并且提高其垂直精准度,这样,才能发挥导墙施工质量控制作用,进而增强导墙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根据导墙基本施工要求等设置完善的施工方案,保证可以提高其施工效率与质量,如果相关施工人员会在导墙基础上设立回填土,就要对回填土进行压实处理,这样,才能提高其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同时,相关施工人员还要对导墙开挖沟槽进行处理,清除导墙施工的各类障碍,

进而提高导墙施工质量。

在导墙施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导墙沟槽开挖的垂直度,然后利用反铲挖掘机对其进行开挖处理,对于土层稳定性较高的边坡可以直接开展挖掘工作。在导墙开挖一段时间之后,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在槽底设计6 cm厚垫层。在垫层施工之后,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就要对其进行捆扎,并且制作施工模型,在测量检查之后,要求其位置符合相关标准,不会出现偏差现象,在施工监理检查确认之后,就要利用C20混凝土对其进行灌注,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其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1%的时候,相关施工人员就要对其进行拆模,并且在下三排进行侧导墙的处理,同时,还要在外侧回填土,然后对其进行压实处理,保证可以有效控制导墙变形情况,进而提高导墙施工质量。

(三)制备泥浆

提高槽壁稳定性、钻具润滑等为泥浆的功能,泥浆选取质量的优劣对地下防渗墙施工质量起决定作用。为此,泥浆选择时,必须确保其物理性能、流变性能等良好。按照地质实际情况及抓孔机特性,该工程泥浆制造可选取膨润土成品材料,其性能指标需与施工标准相符。

(四)开挖槽孔

选取SG35A液压抓斗与冲击钻进行有效施工。其施工方法可选取“两钻一抓”,也就是选取冲击钻机对I序槽端孔、主孔和II序槽主孔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垂直度进行有效控制,随后进行副孔挖掘施工,可选取液压抓斗施工。槽段孔位需标识于导墙内,抓斗与孔位应对准随后实施垂直抓孔作业。要求先对2端主孔进行施工,完成主孔施工后需进行副孔作业,结束主副孔作业即可槽段成槽。

(五)清槽

成槽施工中,为彻底清理干净在槽底沉积的沉渣,应做好清渣工作,以此对防渗墙承载力、抗渗性能有效提升。清孔施工中需将质量良好的泥浆不间断地送到槽内泵中,以确保具有稳定的液面,避免塌孔问题出现。因该工程具有较深槽孔,可选取气举排渣的方式进行清槽施工。施工后位于槽底上方02—1米位置的泥浆比重应与有关规定相符,在槽底沉渣厚度检测时,需将三个测点设置到槽段内,50mm为其沉渣最大厚度。

(六)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需在清槽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规定后及时进行。作为施工流程的重要阶段,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避免材料量不足、设备故障问题出现。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可选取导管法进行灌注混凝土施工,水下混凝土利用现场自拌混凝土施工。选取直升导管法进行水下塑性混凝土浇筑。按照槽段具体情况,将二套导管安设到槽段内,200mm为其管径,选取法兰连接,3米为导管之间的距离,导管与槽段2端的距离则设定为150厘米。需在拌和站对混凝土进行集中拌制,为确保浇筑混凝土质量及避免墙体加泥渗漏问题出现,浇筑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混凝土面呈现出上升趋势,要求在每小时200cm内有效控制其上升速度,在100cm到600cm之间对管道埋设深度进行有效控制,并指派专人实时测量混凝土上升面,进行准确记录,同时各个槽段需在现场进行一组混凝土试块预留。

结语:

综上,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保证可以全面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逐渐提升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质量,保证不会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姜文鹏.关于建筑工程中防渗墙施工技术探讨[J].信息化建设. 2016(04)

[2]张雪利.水利工程中防渗墙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J].中国绿色画报.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