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2018-01-01孙明慧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基本设备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无法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造成资源过度浪费。只有坚持国家三农政策的指引,才能加强农田水资源的利用,真真正正的体现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功能。本文将主要围绕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防汛抗旱

我国是农业大国,防汛抗旱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现阶段,在饱受降雨量的威胁条件下,大部分区域正处于少雨干旱的现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此区域的农业进步,同时也展现出农田水利工程的必要性。在这种背景下,相关人员应该制定健全的农田水利设备系统,并加强其管理工作。

一、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具体作用

(一)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

我国疆土辽阔,而且东西相距较远,气候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空间方面还是季节方面都导致水资源散布不均衡,从而造成自然灾害,比如干旱、洪水等,这些灾害的发生对我国农业发展形成巨大影响,进一步对人们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综合洪水、干旱灾害的发生规律考虑,利用建造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有效解决。农田水利设备是自然灾害的致命天敌。首先,在洪涝爆发时,能排解洪水,同时还能起到存水作用。其次,在面临干旱时,可以将储存的水引入农业生产过程,及时对农作物进行田间灌溉,从而降低损失,在本质上解决由于降水量稀少导致的灾害。

(二)在空间上改善水体分布

从空间角度来说,我国存在降雨量散布不平衡的问题。面对这种问题,可以运用建设水库、渠道、河流等农田水利设备,凭借这些设备把水体从充足的区域传送到遭受干旱的地方,从而保证农业正常生产。站在农田水利工程角度来看,横跨不同区域传送水资源,辅助干旱区处理生活、制造等方面供水问题,有助于农作物的健康成长以及人类和动物的正常用水,在维持生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有助于实现节水灌溉

在遭受经济发展等相关原因的限制和阻碍下,我国长期以来农业的生产形式依然以“靠天吃饭”为主,随着天气的改变而改变。农业灌溉方面则主要依靠大水浸灌的方法,雨水充足的条件下就大量灌溉,但是不能排涝;雨水降水量少时,也就是干旱时就不进行灌溉,因此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往往直接受运气方面的影响。然而,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后,便能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但可以南北水调,还能节约水资源,同时也为农业节水灌溉提供有利保障。

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

(一)强化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注重

建造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对农业生产有着促进作用,在防汛抗洪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力宣传其必要性和重要价值,无论是上级管理人员还是基层人员均能加强重视程度,有关领导更要引起高度关注。在农田水利工程建造中增加成本投入和相关政策,予以一定支持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也会潜移默化的对此加以重视,顺其自然的维护农田水利工程设备,为改善和管理奠定人民基础。

(二)改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目前管理情况来说,首先,要确认工程的产权联系,区分管理范畴和权限,建设和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管理规范、制度等。让各个部门明确其岗位职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增强其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应用规章制度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

(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保养和维护

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健运作,高超水平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运用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控制,制定激励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对于不同特征的工程,需要做好工程的定期保养和维护工作,确定具体内容,清晰责任,同时加强巡检工作。一旦发现隐患,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于一部分比较容易受损的零件进行定时检查和取换,以此保证工程始终处于良好的运作环境中,方便其充分体现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对传送水的线路进行检测,确保水利灌溉工作的有序不紊。

(四)预防成本和政策方面出现问题

下发相关扶助和补贴政策,加强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加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成本投入,财政方面可以把农业的资金周转放在农田水利基本设备的建造、维修、保养和更新上。而面对农民由于水、电费较高对运用设备不感冒这一问题,有关部门要实现农田用电、用水的政策倾斜。

(五)加强建造基本设备

每个区域的农业生产中都有很多水利工程,但其建设时间较为久远,以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缺少大量机械设施,致使前期的基本工程都是由农民亲自建造的。不论是先前的建造还是之后的维修保养,均是敷衍了事的简单解决,不仅所用材料受限,还缺少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长期应用中,大部分功能都已退化,同时设备设施搭配不完整,很多老旧的水利设备已经完全瘫痪,无法正常应用。若不能对其强化管理,水利基本设备退化程度将会日益严重,淘汰进度会更加迅速。所以,要对水利策划展开科学合理的制定,有实际的项目目标,在策划过程中,要下到实际田间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验收合格后方能进一步展开施工建造。另一方面,后阶段的管理和维护也要顺应局势走标准化道路,按照资本投入低,降低对相关物力、人力的应用。尽可能的增加基本设备的应用实践,确保其功能正常体现,与此同时还能保证设备无法产生较大的损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必须要及时追究相应工作人员有关责任。只有投入资本足够充分,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确定主要责任工作人员,进而依照相关标准和制度落实,才能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以此确保基层水利基本设备的管理工作。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我国对农业生产提出了较高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环保、健康的农业成为将来农业发展方向。在防汛抗旱中应用农田水利工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不但能提高农民经济创收,还能在整个农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建芳.论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6):60-61.

[2]马权清.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1):29-30.

作者简介:孙明慧(1982-08),女,祖籍辽宁省东港市,汉族,本科,水利,工程师,从事农村水利管理与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东港市乡镇水利服务中心,11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