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18-01-01孙健
【摘要】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导流构筑物施工以及排水导流等内容,要求施工前进行充分勘查和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导流构筑物形式,从而控制施工成本,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导流施工技术,阐述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导流施工技术的主要类别,对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导流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类别;应用
1、导流施工技术的概述
导流施工技术就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提供干地的实际施工条件进行的围堰修筑,以便于河水可以从围堰周围绕过,直接向下游方向流去的引导水流技术。在实际水利工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流的方向,常常使用引导水流方向的各种措施方法,常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截流,排水或者下闸蓄水等等。最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则是导流技术,其直接决定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设计以及整体布局。
2、水利工程建设中导流施工技术的主要类别
水利工程建设中导流施工技术可分为分段围堰法和全段围堰法两大类。分段围堰法是指首先让流水向束窄河床进行下泄,而后在利用坝体的底孔、预留缺口及其它的泄水建筑物进行下泄;全段围堰法是指首先全部截断施工区域的水流,然后再让流水绕过施工区域而直接向下游流去。具体主要有:(1)涵管导流施工技术。涵管导流施工技术关键就是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而成的涵管,主要是设置在土坝或者石坝中。通常情况下,在运用该技术进行导流时,都是将涵管设置于枯水位之上的河岸。先要在河道枯水的时候才能进行施工,修建一段很小的围堰水泥在河道上,特殊情况下可以不修建。等到涵管施工完毕后,围堰的修建才可以进行,这样水就能借助涵管向下流动了。(2)明渠导流施工技术。明渠导流的方法在实际水利工程中的工作机理是:将围堰修建在河道的上下游的合理位置,主要是起到挡水的作用,从而可以让主体建筑能够在干地区域进行施工,加快施工进度,除此之外,该方法还可以让以前原有的水流沿着明渠留到下流,从而实现导流。该方法与隧洞导流所应用的区域大不相同,主要是运用到附近有修建已久的河道或者河道宽度比较宽广以及在修建过程中,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比较适合使用明渠方式布置以及水流量较大的地方。按照以往工程实践经验来讲,基本条件必须符合明渠导流后,运用该种导流方式才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率。(3)隧洞导流施工技术。隧洞导流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工作机理就是不仅要基坑上下游的适合位置修建一定规模的围堰,并且建筑物的主体部分可以在干地进行流通,这样能使以前水流从隧洞方向向下流通。这种隧洞导流的方法极为常见,主要是运用到山势比较高耸,峡谷比较狭窄,河流两岸地势比较陡峭等区域,上述几种情况不适合通过明渠的方式进行导流。因为这些地域所需要的导流量比较小,这种方法能够更好的进行导流。然而,这种导流方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在险要地势进行施工,造价成本非常高,施工质量很难得到好的保障。
3、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3.1科学设计导流施工方案。导流施工方案设计考虑到汛期会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不便,因此汛期前应该结束水下部分的作业,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汛期时间,对水利工程水下部分的施工进行合理组织,控制施工进度,保证其能够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汛期之前形成度汛通水能力。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现场勘查,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
3.2导流构筑物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具体表现为:(1)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围堰施工之前首先排水,排除施工区域内河道内的水,为围堰填筑、基坑内排等后续施工做准备。之后根据设计方案平面定位控制点和泵站控制点,确定泵站主体、进出水段以及围堰施工范围,在施工区域河道两岸制作醒目标志,根据主体结构位置确定围堰位置,围堰坡脚位置和主体结构之间应该保持一定距离。围堰主体施工可以分为上下游两部分,上游围堰土方填筑施工,使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土体,自卸车运输,倾倒土体在施工区域内,进占法作业。水下部分工程量使用推土机推平进占作业,水上部分由挖掘机分层整平压实,修正边坡,注意控制分层填筑厚度在允许范围内。上游施工结束之后,抽空施工区域内的河道水,清理老箱涵淤泥,开始砌筑下游挡墙。围堰施工质量对导流效果的影响很大,填筑作业结束之后,挡水期间需设定专人负责围堰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巡视并测定边坡稳定性、防渗防冲刷性能以及外部水位,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对应的安全加固措施,水利工程主体工程施工结束之后拆除围堰,避免影响泵站水流。(2)岸坡/坝闸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岸坡分层开挖,分层厚度不超过8m,潜孔钻开孔,人工间隔装药,微差挤压爆破,河床基坑开挖,围堰闭气、基坑抽水结束立即施工现场道路,准备开挖基坑,水平建基面岩体水平欲裂爆破或者保留层开挖,原拱坝混凝土拆除需注意避免对原基础造成破坏。坝闸混凝土多卡悬臂模板浇筑,单仓高度3m,测量定位之后方可浇筑,闸墩为人工拼装小钢模模式,内拉固定立模,使用平仓机平仓,80振捣器均匀振捣,实验室确定合适的混凝土水灰比和外加剂用量,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
3.3排水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排水也是水利工程导流施工非常关键的内容,直接影响水利工程主体工程质量。施工区域地层为以重粉质壤土、沙壤土为主的冲积层时,需排出施工废水、自然降水、上泛地下水等明水,可利用基坑周边明沟汇集明水到集水坑,用潜水泵集中排出。基坑内坡顶有小土埂填筑和小明沟开挖,可引流地表水到附近水系,能够减少水流对边坡的冲刷,同时减少基坑内积水。节流后充分利用原有河道过流,基坑抽水,排水过程中可能出现基坑渗水和降雨,因此先期排水需选择经常性排水设备,多组抽水机配合使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流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并且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导流施工方案,从而保证导流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劲松.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5(01)
[2]赵玉体.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11)
[3]徐方.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