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8-01-01夏鹏飞
【摘要】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建设水利工程的最初目的也是为了谋福利,不能为满足现阶段的一时需要而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水利工程的建设一定要正视环境破坏的现实,找到合理的应对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居乐业。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
1.1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涵盖的范围广,由于建设初期,对于建设场地缺乏经验,导致工程完工使用后对于河道的上游水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削减了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其次在水库的范围往往在一些天然河道的附近,水库的施工就会破坏天然河道的结构,进而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发展,对河流中各种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威胁。水库的蓄水期一般主要集中每年的11月份和次年的四月份,且在蓄水期时地下水位线一直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当进入水库丰水期的时候,会淹没水库周围的土地,周围土地因长期受到淹没,土壤被充分浸透,土壤的结构改变,容易使得周围土壤呈现出盐碱化、沼泽化的趋势。
1.2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造容易对施工区域的气候和大气造成影响,一般来说,水库上方的空气质量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水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原有的土地转变为河流,如此以来就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气候情况。水库的修建也会使得附近区域的地面的储水量增加,进而使得地表水分蒸发量变大,自然会导致降雨量的增加。
1.3对土地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项目,项目复杂,需要占用很大的土地面积。其次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器材,施工所需原材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这些也会占用大量的土地空间。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这些项目垃圾,将会使得周围的土壤遭到破坏,周围的生物受到影响,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进一步的话有可能导致河道堵塞的情况发生。所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应该着重注意对土地的占用的问题,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1.4 对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复杂,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较多,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可能性。对于建设环境的要求较高,在确定建设场地以前需要对整个工程做实地考察工作,对于项目区域的地质构造、土壤结构进行准确的判断分析,避免建设后期出现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2、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如何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的重点。
2.1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建设环保的水利工程,设计阶段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环境人文特点都进行细致的调查。为设计工作打好基础,在进行设计时根据调查得到的信息来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预估。为了能够对工程建设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力度进行准确的分析,要建立一个健全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通过该体系来预测工程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根据各个方面的环保需求做出合理调整,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改变。
2.2健全生态环境补偿体系
水利工程的建设要面对一些无法避免的破坏,就要做好生态环境补偿工作。一是要健全生态环境补偿体系,完善该体系的基本内容,针对各种程度的破坏规定明确的补偿力度;二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要重视环境补偿体系的建立,承担经济压力。生态环境补偿体系的建设还应该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明确划分责任和补偿措施;三是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相关执法人员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在保证生态环节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的情况下,顺利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2.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护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土流失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巨大障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克服水土流失的问题,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定要做到水资源利用合理化、高效化,多利用现有土地和植被,增加植被面积,在节水政策上也可以做一些调整,最终营造一个拥有良好用水习惯,保障节约用水的水利工程。
2.4制定江河流域发展规划
水利工程是依托江河流域建成的,目的是对地表河流水资源实现合理调控。所以,若能够制定好江河流域发展规划,就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我国目前的河流规划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也加快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前进步伐。可以在原有的治理河流模式上再进行创新改善,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标准来实现对江河流域可持续性发展的合理规划,最终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5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全过程,需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统一管理,以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融合,将工程管理通过政策法规融入到行政管理中,规定取水政策,以实现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有偿使用,能促进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6 加强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水土流失问题,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增加区域土地生产力,减少水土流失,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通过政策法规的融入,建设节水型水利工程。
结束语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水利发电水利工程体系为工农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了保障。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破坏,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能够在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一定要找到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保证水利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春祥.简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1:6-7.
[2]王丽.浅析农业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258.
[3]罗斌.浅谈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J].民营科技,2017,04:231.
[4]王洪兴.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