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2018-01-01周苗苗马晓敏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总体都处于发展状态下,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水平工程不仅关系着水利工程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整体落实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概况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其设计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提高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水利;水利工程;工程设计前言: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其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水利工程为我国农业灌溉、水利发电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使水利工程建设及其应用能够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大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研究工作,进而使得水利工程能够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实现绿色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
一、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概况
(一)生态水利工程概念及其特点
我国自古时就已经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如都江堰,其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而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也越来越完善,水利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以及防洪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其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随着时代的进步,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逐渐引入了生态水利工程,以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其更加注重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较于普通的水利工程而言,生态水利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生态水利工程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其在工程建设中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人文环境等影响;二是生态水利工程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建设,其设计的范围更广、技术要求更严,需要更多的资金提供保障;三是生态水利与生态环境联系更加紧密,其工程建设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结合,保障其工程应用能够发挥生态效益的作用。
(二)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重点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为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果提供了基本保障,其规划设计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1)自然侵蚀能力强。生态水利工程是基于科学的水利工程技术发展而来的,其通过将生态效益、水文学与工程学等科学融入其中,保证工程能够承受洪水、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侵蚀;(2)关注生物群落的保护。生态水利工程发展的初衷就是对当地生物群落的恢复和保护,其通过合理运用河流形态的变化使当地的河流地貌符合环境发展特征,保护该地的生物群落;(3)保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生态水利工程是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自我恢复功能,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一)防洪工程规划设计
水利工程是基于洪涝灾害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其主要功能就是防洪功能。对于生态水利工程而言,其在设计挡水坝时,重点要对其防洪水功能进行设计,通过与以往该地洪涝灾害情况的对比,保证其受到洪水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但是,如果挡水坝的强度过高,会产生资源浪费情况,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利。同时,需要对重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的安全问题以及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工作,及时对违规操作等现象进行纠正。此外,对于农田灌溉规划设计而言,其主要以地表水的利用为主,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总之,整个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体现整体性以及生态保护性原则,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与水资源保护工作共同进行。
(二)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河流流域内的生物种群丰富,而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使其本身所拥有的生物种群发展变化,为了解决这种现象,需要提高其生态调节控制能力,进而保障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对自然形成的河流形态进行研究,使其对生物多样性起到促进作用,在输水时要有急有缓,降低对河流人工改造的工程量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将河流的自我净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在选择堤型时,要严格按照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原则来进行选择和建设工作,同时要当地生态环境自我恢复相适应,尽最大程度的利用当地原有的地形和水文条件,为生物存在提供相对自然的生态环境和河流形态。
(三)河道岸坡防护规划设计
加强对河道岸坡防护规划设计能够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进而降低其对土地资源以及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在进行河道岸坡防护规划设计时,通过加固边坡来降低其周边土壤的流失,然后通过种植植被来加固土壤,保证了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河道岸坡防护规划设计要从人员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与周边生态环境相适应,保证其岸边的植被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四)工程施工要求与管理重点
在工程施工中,要注重对当地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工作,施工要避开动植物繁殖期,对具有特殊物种的区域在工程建设时要给予保护,如长江流域中华鲟的繁殖要通过三峡大坝来实现,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针对这种现象进行规划设计。在工程管理中,为了减少施工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需要对工程进行养护和管理,主要是对工程使用进行维护、监管以及评估等工作,为后续的应用和建设提供参考。生态水利工程将水利工程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为当地环境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论:
本文通过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概况的分析,进而分别从防洪工程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河道安排防洪规划设计以及工程施工要求与管理重点四方面读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仍需要加强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研究工作,以提高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应用水平,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为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整体发展提供建设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阳升,许正全,王平.生态水利工程合理规划设计策略探究[J].四川水泥,2017,23(11):115.
[2]李仲阳.浅议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7,18(40):261-262.
[3]袁伟.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分析与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7,10(0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