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的应用分析

2018-01-01刘钊代赛刘志伟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结合水利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等环节。它不仅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而且优化了水利工程过程,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应用

1、节水灌溉工程中信息化技术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水利工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建设灌溉信息管理系统或管理平台,在灌区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灌溉项目的实施灌溉工程信息系统的准确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获得的数据精确灌溉,在灌溉方案的数据基础上的人员进行调整,以提高灌溉效率。第二,信息技术在水利灌溉中的应用,通过协调各部门的运行,使灌溉工作正常进行,保证灌溉量的合理性,节约了资源。最后,系统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利用数据的价值,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整个灌溉工程的资源,从而降低成本。

2、水利信息化在灌区节水灌溉中的作用

2.1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持

灌区工程是一个特点比较突出的工程项目,其情况可由6个字形容:线长、点多、面广,由于地域的差异,南方灌区与北方灌区有很明显的不同。南方雨季较多、雨量较大,甚至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反观北方灌区,其特点是暴风雨经常出现,具有区域性特点。当前,国内各省的灌区管理使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旧模式,实施监控的核心还是人,数据信息的传递还是通过电话等无线设备进行的,这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条件下的数据传输需求。而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灌区信息化系统而言都不成问题,尤其是遇到特大暴雨等强烈自然灾害时,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将会体现出来。此外,该技术还能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2.2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

将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灌区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发挥设备最大的作用,使得水资源的分配更能满足实际需求,工作更加高效合理,降低溢流弃水等。另外,使用信息化系统之后,不仅能够保证对水位观测的精准度和即时性,而且可以满足灌区的用水需求,由此来实现系统的均衡收益,使得灌内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进而积极响应国家节约用水的号召。

2.3改进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的提高

可以预见,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将打造出一个用水更有规划、供水更加科学、缴费更加合理的良好格局。基层各单位要把握的原则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现场要求规划供水方案,并能够根据改动随时做出调整,落实好合理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的倡议,使得灌区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此外,由于对工作方法进行了改进,从事调度的工作人员能够把握实际变化的水情、雨情等信息,借助机电自动化技术来对闸门进行控制。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并将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2.4提高管理水平,转变工作理念,增强节水意识

首先,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不仅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还融入了互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精确采集、精准调度和即时监控等功能,这将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准确把握水情,进而采取科学的配水方案,实现供水能力的实质性提升,进而使得灌溉工作科学合理、消费公开、量化精准。与此同时,该项流程要实现管理公开化,不仅用户的用水量要公开,用水价位也要公开,甚至相应的开停时间与服务制度都要实现透明化,这有利于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同时也调动了民众用水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事纠纷事故的发生概率。其次,通过使用该项系统,水的分配和调度工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大降低了由于管理细节的失误而产生废水、弃水的可能性,进而提高用水效率。

3、灌溉节水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

如何实现科学用水,一直都是从业人员关注的重点。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准确的灌溉用水信息。故而,灌溉用水的信息化管理需借助最前沿的行业新兴技术,实现更加智能的管理。其核心环节就是落实节水灌溉工作,建设内容主要分为:①数据采集,主要工作是搭建一个信息采集系统,对江河湖泊、田间小溪等进行水位测量,并具有雨水检测等功能;②泵站、闸门控制,在整个系统中有些核心部门极其关键,必须要有人进行轮班值守,或者用智能设备进行代替;③水量调度管理等应用系统,其中包含灌区的用水管理、水量调度、决策制订等;④对于网络和数据库等基础信息平台的搭建。

4、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一般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搭建完成后,将完成对用水的自动化监控,进而对灌区水情、雨情等进行自动化监控,达成灌溉节约化的目标。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种:①实现灌区的客户信息与水渠信息的动态管理;②在进行灌区配水时实现动态化;③灌溉方案、进度、消费情况的展示实现动态化;④灌区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实现动态化;⑤灌区各单位通过对该系统的使用,为用户提供灌溉量统计,将计量单位落实到户,把统计单位落实到人;⑥多在互联网上进行资源收集,掌握借鉴最先进的灌溉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对市场上应用最多的灌溉产品进行分析,借鉴其中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此外,达到量水、水的动态配给以及对征收水费等相关用水信息管理自动化的目标。首先是借助现代网络信息系统,对土壤、气候、农作物耗水量等信息进行采集,再根据灌溉区对水的调用能力,制订动态用水程序。此外,在整个过程中,系统还需要及时根据各种临时变化来调整用水计划,进而实现用水的最优配置。

结论:

综上所述,灌溉区节水灌溉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一是调度合理,用水精确化。以往不必要干渠输水损失会因为管理方式的优化和运输条件的提高而明显减少,达到供水的定量化,以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袁艳阳.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4).

[2]孟夏.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山东农业大学,2008.

[3]盛德民.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6(24):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