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2018-01-01刘胜伟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与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占比较大,所以农村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国民生计有极大影响。其中,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更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工程,本文通多对小型水利工程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几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措施;农村经济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需要尽快解决这些不利因素,以下将会从这些不利因素角度,分析如何改善这一局面。
一、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是指为了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工程,比如,田间灌排工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塘坝、小型水库、水窖、蓄水池、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这些水利工程虽然一直有人使用,但是维护和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出现一些不利问题,主要面临以下三种:
(一)财政投资不足,农民参与度不够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一种不计经济效益的,且政府收不到经济回报的公益性利民工程。它由政府出资进行维护和维修,随着不断提高的管理成本,政府逐渐难以承受高额资金消耗的压力,水利工程的管理就开始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甚至会发生设备遭到破坏,工程不能启动,设施闲置等状况,最终失去了它们应有的功能,这也成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不利因素,因此,政府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上的投资少逐渐减少。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对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数量增多,规模在逐渐扩大,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些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达标。在管理上,能力明显不足,管理机构对工作人员的配比安排不合理,管理人员较多,技术人员较少,最终导致对工程的管理效率下降。
(三)管理体制落后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管理上明显薄弱,胡乱开采水源,随意建设用处极小的水利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乱挖沟渠,任意拦截水流,围水修塘等。导致用水混乱,使用效率低下,严重时会造成工程损毁,丧失供水功能的情况。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影响的不仅仅是水利工程管理,还有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
二、解决管理问题的措施
面对以上现状,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的利用率,成为了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同地区解决方式是不同的,适合的水利工程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其出现的问题。以下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几点加强水利管理的建议。
(一)增加对工程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民参与度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主要是靠当地政府投入,由政府出资、群众出力建设,但因为资金不足,在建设之后就会影响对工程的维护,使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荒废,从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所以要加大资金投入。为解决投入不足问题,不仅要增加政府投入,还有多渠道增加投入,如:集资,集资方式就是多方面募集资金,从个人或组织机构中获得资金,慈善工程建设投资就是一种集资方式,这种方式对双方是互利互惠的。
还可以组织群众参与到建设中,但要改变农民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看法,需要从实际出发。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中最看重的就是投入和收益,这就决定了农民对生产方式的选择。可以此为出发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同时,让农民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益处,使他们认可小型水利工程,进而促进农民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节省成本,减少投入资金消耗。
同时,还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杜绝发生资金被挪用或者资金浪费的情况。政府各部门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确保投入资金可以有效使用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各项流程都要规范,涉及到投资、建设及管理这些方面利益都要沟通到位,以确保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管理人员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工程的发展。因此,要重视水利工程各个岗位人员的安排。一般工程管理单位中管理岗位的人员较多,技术人员较少,且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因此,必须根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和人力资源配置的特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在选拔人才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计划,将人员安排到适合的岗位,然后对一些岗位中欠缺的相关人才进行招聘。也要对于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使其明确自身自责,并在水利维护、财务管理、资源保护或者地下水利用方面,都能做到术业有专攻。也不要统揽全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接手相应工作的员工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不论是新员还是老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后,也需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能力。确保在面对工程中的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使其不会影响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利于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
(三)强化管理体制
强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目的在于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农业服务,所以,利用科学的手段完善管理体制尤为重要。在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时,主要是让村民参与其中,所以强化管理体制要从人、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这三方面考虑。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缺陷是因为长久失修而产生技术性问题。所以,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轮流管理方式,来明确各自的管理责任。让一个村民委员会成员管理或者多个村民委员会成员轮流管理,自行对水利工程进行检视和维修。同时,为了避免技术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雇佣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水量充足,而且能延长水利工程的寿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外,节约用水的灌溉方式也需要普及,这样才能保障水利工程有防洪抗旱的功效。
三、结束语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有着很大影响。但水利工程也因一些原因,需要加强管理。加强管理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管理水平,并起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全生.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32.
[2]何月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05):119-120.
作者简介:刘胜伟(1975-06),男,辽宁省东港市,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东港市长山水利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