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与发展浅谈
2018-01-01佟政昊崔延峰李玉山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作用,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探索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新路径,以期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水利水电;建设管理;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农村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新时代农村的发展。
1.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下,农业的发展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气候和地型等因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农民可能颗粒无收。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国不断加大农村水利水电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也有效降低了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破坏,进而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于农村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发挥,对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不断推进,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后劲不足、管理模式落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发挥。
首先,施工管理意识淡薄。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很好的重视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没有把优质的施工设备运用在工程中,也很少考察水利水电人员技术素质,这些都为水利水电的管理带来了难度。
其次,维护管理后劲不足。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结束后,国家将管理责任归于各个地方政府。而水利水电工程持久作用的发挥,必然离不开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但是资金缺乏这一重大因素削弱了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技术水平相对不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农村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又处在地质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这些都给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中,工程管理者们对施工技术的准入门槛放的低,轻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这些都为农村的建设发展埋下隐患。
最后,传统管理模式滞后。在管理模式上,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还固守着以政府投资为主、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的直接管理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违规管理工程资金、任人唯亲、招投标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管理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
3.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路径
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还相对落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3.1增强管理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工程统筹规划,运筹帷幄。首先,管理人员必须明确水电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项目管理涉及到施工成本、进度、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因此,必须对整个施工全程进行目标管理。其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保障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增强责任意识,以责任促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个人,进而避免互相推诿的情况出现,也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3.2加强资金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充足的资金是必要条件。水利水电工程,属于长期系统的大工程,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专款专用,并且努力做到建设全程的有效监管;第二,节约成本、做好预算,让资金充分发挥作用;施工前的预算、恰当的施工材料、人力成本的支出等,都要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厉行节约的原则;第三,积极寻求金融机构支持,引导银行提高信贷金额,确保水利水电建设的顺利进行;
3.3提升技术管理
技术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提升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也免去了很多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事宜。第一,做好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从专业知识到管理艺术,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第二,完善招投标制度,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择施工单位,同时拒绝无资质的人员上岗,从入口上严格把关。第三,依据程序开展施工工作,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化;第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管理创新。
3.4创新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作用发挥,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保障其顺利进行的必由之路。
首先,明确分工,加强协作。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必须建立严格的权责制度,明确各自的分工,强化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其次,运用科技,构建科学的管理系统。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也必须提上日程;最后,转变政府管理项目的职能。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职能分工不同,政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引导手段规范市场,由原来的微观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间接管理为主。而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促进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制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进而形成有序的管理过程。
4.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增强管理意识、加强资金管理、提升技术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必将迎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参考文献:
[1]矫礼华,胡南.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与发展 [J]. 工程技术研究,2016(7).
[2]魏秀霞.试析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发展 [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