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及实践

2018-01-01佘宇华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比较快,在各地都实现了广泛的建设,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实现了不断提升。在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地基都是软土地基,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危害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由于自然地质条件的限制,使得软土地基的情况比较多,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果地基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地基基础的稳定程度不够,使建筑物整体出现开裂、裂缝等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我们应认识到软土地基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实践中。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

我国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建筑在比较靠近河边、海边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土壤湿度比较大,并且承载力比较差,如果不采用适当的施工措施,很容易导致土壤变形,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那么,什么样的地基叫做软土地基呢?软土地基主要具有几个特点:第一,软土地基的土质比较松软,透水我,大部分软土地基的组成都是淤泥质粘性土,很多水分不能够及时排除,淤积在土壤中,使得土质比较差。第二,软土地基的均匀度比较低,软土类型比较多, 不同的土壤均匀度不同,强度和密度也呈现出不同的差异,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更大的难度。第三,软土的压缩性不强,稳定性比较差,并且易变性比较大,容易给施工带来危害。

二、软土地基的危害

如果在施工中没有处理好软土地基,将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软土地基有可能会使得路堤不够稳定,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威胁,还有可能使路面出现挤压和推拉,导致裂缝产生。例如,汕头磊口大桥引道.由于高填土引起线外土地隆起,民房受损.路基难以稳定,只好增加桥梁长度,建成后一段时间,仍然出现锥坡不均匀下沉,又做了处理,现已改建新桥。由于软土地基处理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在我国也有不少的案例,严重危害了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给建设单位带来资金风险的时候,也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投入使用,侵犯了周围居民的利益。

三、如何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处理软土地基

1、做好前期调研工作

为了能够对水利工程软土地基进行详细的了解,并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我们应做好前期的勘察工作,从而为科学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我们应对当地的气候进行考察,雨雪天气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将会使土壤中的水分更多,操作起来更加困难。因此,我们 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了解,并与当地气象局保持良好的合作,根据天气来恰当选择施工内容,如《大雨天气施工技术方案》、《暴雪天气质量保障方案》等等。其次,还应对当地地形、土壤特点进行考察,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地点进行确定,并选择土质进行检测, 确保其中的成分,对其性质进行确定, 并根据土地性质判断其是否为软土地基,应采取何种施工方法,等等。

2、对软土地基处理造价进行了解

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不仅应注重对施工方法进行选择,还应对其消耗的经济成本进行控制。当前有很多的高新技术都能够应用在软土地基处理中,不同的技术造价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一味追求“高新”和“优质”,会使得建设单位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也会带来很大的资金风险,但是,如果只使用造价低的施工方法,有可能会使施工效果得不到发挥,最终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可能在后期会出现返修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详细了解各个处理方法所需花费的成本,根据工程投资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最好能够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建设单位也应对市场造价信息进行详细了解,考虑到施工实际情况和投资资金的风险,做出科学的决策。

3、恰当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当前常用的主要有换填法、强夯法、水泥搅拌桩法等。

其中,换填法应用的最多,原理也比较简单,是对施工地点的土壤进行替换,使其成为满足施工需求的土质。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应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将软土全部挖出,然后将基坑中的地下水、泥浆等吸出,根据工程施工要求来分层进行填土和夯实,确保土质质量和强度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施工。

强夯法是采用外力将软土地基进行压实,从而使之能够具有更强的耐久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施工要求。首先,应对填方进行压力实验,选择能够代表该地区软土地区情况的填方,开展碾压实验,在实验结束之后对填方的密实度、抗压力等指标进行考察,确保软土地基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再对其他填方进行同等压力的碾压。在给软土地基上料之前,应将填料的运输和卸载安排给专业技术人员,并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能够将填料准确运送到填方出,并按照要求来进行松铺。同时,要对填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每一层卸料完毕之后都要及时摊铺并平整路面,反复进行碾压,并且使其具备一定的坡度,能够与下一个施工环节相衔接。

水泥搅拌桩法又叫MIP工法,而水泥搅拌桩法又叫喷浆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水泥的化学、物理作用,使水泥与黏土、碎石等发生反应,然后形成一种强度高、硬度大的复合地基,以起到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产生了威胁。因此,我们应认识到软土地基的危害及特点,一旦在施工中发现是建立在软土地基上,就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并注重保障经济效益,最终使水利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实施,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国军. 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J/OL]. 工程技术研究,2017,(11):94-95(2017-11-23).

[2]余明东. 西昌市水利工程施工中有效加强软土地基稳定性的方法研究[J]. 科技通报,2017,33(02):223-226.

[3]刘阳.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237.

[4]王笃丰.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