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区农业用水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的策略探究

2018-01-01何惟宏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怎样才能在灌区,对农业用水实施良好的定额管理和重量控制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灌区农业用水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的策略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推行用水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的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给出了详细的分析,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农业用水;定额管理;总量控制;策略

随着农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导致供需矛盾的加剧,需要从制度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用水的形式转变发展的方式。当前用水定额管理以及总量控制的探究,实现了以水定地、退地还水、对水田和井田合理进行控制等措施,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的管理。经过实践证明,只有对用水的总量实施严格的把控,才能保障淡水资源的合理应用。

1、推行用水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的做法

1.1结合实际,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在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之前,要对区域实施灌溉用水的相关调查以及测算工作,其基本对象为作物、基础为年均灌溉实际用水量、控制条件为灌溉用水的指标。利用区域、整合、计算分析等,对各个每个罐区的综合灌溉用水定额进行了确定。此外,政府还要制定灌溉用水定额的方案等,为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和管理做好保障工作。

1.2明确范围,实施超定额累进加价

各个罐区要依据配置水资源的方案,结合各个年度每个轮次配水的计划,对计划当中的用水指标严格进行控制,将农村区域第二轮土地承包的范围当作具体的界限,对范围当中的耕地用水,在定额当中执行当前农业灌溉用水的价格,超出的部分依据水价价格的1.5倍收取。针对不在承包范围以内的耕地,如私人农场等,对于供水价格的执行要在计划外,以便切实发挥出水价在节约用水以及调节水市场当中起到的杠杆作用。

1.3优化配置,统一管理水资源

管理水资源的单位要结合土地承包以及实际的种植面积,依照用水定额对灌溉需水量进行核实,签订供水以及用水的协议将,并通过用水户协会实施配水和计量到户的工作。例如:在某灌溉区,对5眼机提升量和地表水统一实施管理,每年与机井所有者签署相应的管理协议,可按照1机井1万元的价格向机井所有者支付费用。实施统一管理能够维护机井的有序运作,并对其进行统一调配,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用水。

1.4自主创新,合理转变农民用水协会的发展方式

当前,很多村组应用了农户自愿进行联户的形式,实施联片进行浇灌的方式,有效实现了互动以及联动。以便实现相互监督和一同受益的目标,并有效节约了水资源。例如:某村组用水协会积极参与了节约用水的建设管理,利用一事一议的形式,自己选出了相关的负责人,主要负责滴灌管理、对于管理人员的报酬由每个农户平摊。并且实行了六个统一、具体来说便是统一对土地进行平整、统一安装节水措施、统一进行播种、统一进行施肥、统一进行灌水、统一进行耕种,实施具有规模的连户种植,有效实现了节约时间以及节约用水、提升效益的目的。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灌区农业用水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的实施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于确认第二轮承包土地面积的口径还没有统一,实施总量控制管理还存在较大的难度。农村小型水利产权制度在全面进改革之后,机电井为个人以及集体所有,其中个人所有机电井的相关调度工作非常困难,由于长时间没有对水资源的费用进行计量,有些个人所有井仅仅缴纳了一些管理费用和提水电费,这便导致了井水以及河水在体用水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井水以及河水管理方式存在的差异,不能对地下水的超采情况进行遏制,并严重影响了对两水进行统一配置,对用水重量进行控制的效果。

3、解决问题的建议

建议针对第二轮土地面积的确认进行统一,可从政府的层面对相关的政策标准进行制定,并将农经部门的账面数据作为重要的制定依据,以便将机电井智能用水卡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使其更加完善,同时提升对井水和河水灌溉渠进行统一管理、价格和调配的力度。并且鼓励农民建立用水户协会,并将此协会作为主导,全面积极的探究合理的两水三统管理形式,为严格落实水资源的管理做好充分的基础工作。

对于农用水最初的始水权,要构建以用水户协会作为主体的自主交易农业用水平台。对于农业基础用水权益的保护工作,要将各个县、市公布的综合灌溉用水低额作为具体的标准,并把第二轮承包土地作为实际基数,对农户农业实际的用水总量进行确定,以便全面保障农民享受初始水权的权益。此外,在对初始用水权进行明确的基础之上,要对用户的用水规范进行明确,使其能够进行正确的交易,使农户能够节约用水,并利用比较合理的水价,利用灌区交易平台对水资源进行交易,进一步将农户自觉节约用水的意识进行提升。

4、结束语:

总之,对于灌区农业用水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为日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会全面有效的推进农业的发展,并带动农村区域经济的提升,通过统一管理的形式,优化了水资源的分配并提高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等。对于灌区农业用水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还要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探究,继续推进该项工作的实施,扩大范围,完善灌溉计量的设备等。同时,对于相关政策的制定要落实到实处,合理的用水定额为开展相关工作的依据,要重点对用水定额的机制进行修订,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化,实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世宗, 贾宏伟, 赵晓波. 河网提水灌区农业用水定额管理模式研究[C]// 中国水论坛. 2010.

[2]朱玉玲. 昌吉州灌区农业用水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的做法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5):225-226.

[3]王景绍, 周官松. 里石门水库灌区农业用水定额管理模式探讨[J]. 浙江水利科技, 2012(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