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
2018-01-01付涛
【摘要】从当前的形势上来看,将围堰技术与施工导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工程安全性的提升,有效的保证了施工质量,因此在当前的水利水电施工中得到了显著的应用。本文首先对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做了概述,然后详细阐述了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施工导流;围堰;过水围堰;坝址
一、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概述
(一)施工导流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通常是在一个固定的水域中进行的,为了营造一个更好的能够在干地上进行施工作业的条件,采用施工导流的方式将水排放出去,让水流流到下流区域中,尤其是在进行闸坝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这一工程措施。在对导流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这与施工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做好周密的施工计划,才能制定出合适的导流方案,这样才能让工程更加顺利的进行,同时也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在施工导流的过程中,大致上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期的导流,主要是进行围堰挡水,在这一阶段中是从河床开始截流,一直将其截流到围堰高程以上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中期的导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坝体挡水的阶段,因为建筑物还没有完全进行封堵,所以在汛期开始对坝体进行挡水,库容会随着坝体的升高而不断加大,防洪能力也会随之增强。第三个阶段是后期导流的阶段,主要是对永久泄水建筑物投入使用的过程。
(二)围堰技术
采用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主要是想要建造一个具有永久性特点的水利设施,属于一种临时性的围护结构,能够有效的预防水与土的进入。这样水会在围堰中进行排放,将其应用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堰一般都是在应用完以后就会拆除的,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主要采用的围堰是土质的,使用土堆积成一个梯形的土堆形式,坡面不宜过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土堤围堰只是在浅水以及流速较缓的情况下比较适用,在其他情况下还需要考虑采用其他的围堰形式。
二、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
(一)选取坝址
坝址的选取对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有一定影响,为了尽可能的提高施工导流的有效性,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需要设计人员、施工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等共同考察工程所在位置,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水文情况等方面,进而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及施工要求,选取最为适合的坝址。
(二)制定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是保证整个工程有序、合理、规范建设的关键。为了良好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在具体进行施工导流之前,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也就是对工程实际情况予以把控,参考相关标准及施工要求,对各个部分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予以分析,进而合理规划与制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为规范化、标准化的实施施工导流奠定基础。
(三)导流方式的主要类型
在不同水利水电工程之中,选择导流方式也不尽相同。可采用机械设备强排水;可采用水工程建筑科学调水;或选用明渠导流、亦或选择隧洞导流等。但是,无论选择何种导流方式,都要保证施工导流的施工作业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为有序的、合理的进行工程施工作业创造条件。
明渠导流通常应用在一些河岸坡度比较平缓的平原河道地区,尤其是老河道之中,如此不仅能够保证导流效果良好,还能降低施工作业量、施工风险及施工成本。
隧洞导流多用于地势条件局限,合股狭窄、两岸地势陡峻,岩石坚硬的山区河道之中。因考虑到在山区河道的表面进行导流,其操作难度大且施工风险大,而采用隧洞导流的方式就能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当然,再具体进行隧洞导流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遇到汛期,隧洞的泄水能力就大大下降,根本满足不了那么大的需求,而且它的造价非常高。所以,施工人员如若要选择隧洞导流的方式,就需要对当地实际情况予以了解,评估汛期,进而科学、合理的设计隧洞导流方案,以此来提高隧洞导流的有效性。
三、水利工程施工围堰技术
(一)施工准备工作
1、测量放线
施工前建立测量控制点及施工标志,确定堰体轴线,以控制施工方向及堰体砌筑范围。施工中随时测量堰体砌筑断面尺寸及高程,以确保堰体断面准确。
2、设护坡木桩
如果围堰堰底淤泥较深,为防止堰体滑移,可在堰体两侧坡脚处设护脚木桩。由于木桩入土较浅,拟用人工将木桩打入淤泥层中。
3、表面清理
填筑前,将岸坡堰肩部位的植被及淤积物等杂物清除干净,并用碾压设备将填筑部位碾压。
4、填土(人工堆码装袋粘土)
若施工现场都是垃圾及杂填土,围堰所需粘土需外购黄土,粘土由卡车运至
现场后即组织人工装袋,袋口用细麻或铁丝缝合。砌筑时将土袋平放,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堆码整齐,水中的土袋用带钩的木杆钩送到位,层层堆码,逐层加高至顶面标高。
(二)过水围堰
此种类型的围堰可以充分保障堰体本身过水的安全性,可有效避免在过水之时堰体由于受到渗透压的影响而发生深层滑动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预防水流针对堰体表层所造成的巨大冲刷影响。当前,主要应用到的过水围堰就包括了混凝土板护面过水土石围堰与加筋过水土石围堰两大类型,其中混凝土板护面过水土石围堰是于上、下游护面位置选用混凝土面板来针对土石围堰加以防护处理,此证过水围堰最为明显的一项优势特点即为防水性能优异,且厚度适宜;加筋过水土石围堰是于围堰下游坡面处及堰体内进行钢筋网的铺设,以防止河流下游坡和堰体坡面发生滑动情况。
(三)不过水围堰
在形式种类多样的各种围堰技术当中,不过谁围堰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类。
其结构形式与土石坝较为接近,有着造价低、取材方便、施工简易、拆除便捷等众多优势特性,而且这一围堰技术对于施工场地的周边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几乎可被用在任何一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中。但其也并非尽善尽美,其最为明显的一项缺点即堰顶不允许有水流通过,因此必须做好防水处理,特别是在洪水期要尤其引起重视。
结语:
综上,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以及围堰技术的运用对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必须加强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庆全.探究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J].低碳世界. 2017(05)
[2]刘凤娥.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居业.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