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的建立策略

2018-01-01董子铭宋书宇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强,建设的数量不断增多,其工程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与国家和人民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成就更加显著。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进步。因此,重点分析并解决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建立管理运行的新机制至关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建立策略

1、水利工程建设中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它的功能性越强,所发挥的作用就会越大,而工程建设离不开运行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工程功能性的强弱,因此在任何水利工程建设中,运行管理都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很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都缺乏执行力,体制也非常落后,很多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都认为水利工程建设只需要将建设管理做好即可,对水利工程建设中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完全忽视了。此外,一般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都是非营利性的,所以造成了重视建设管理,轻视运行管理,甚至于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建设初期直接忽视管理环节,还有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又缺乏足够的维修基金,水利工程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这样就给水利工程周边的地区带来了很大威胁,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也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2、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指的是管理和服务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规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检测和管理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以此来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让水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根本所在。运行管理和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水利工程对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更高,在每一项水利工程中运行管理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只有经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及合理调配,才能将水资源最大的价值体现出来,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才能为社会和经济创造出更大的效益,这也是水利工程项目中运行管理的重要意义。工程的运行管理需要常态化监督好水利工程的运转状态,这是其工作职责所在,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好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转,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工程作用。

3、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的建立策略

3.1转变观念和方式

当前,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快观念的转变,应根据国家和市场需求来实现对水利工程的优化管理。对于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而言,需要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按照市场标准进行生产,并进行成本核算,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水利工程项目能够真正发挥出显著作用。另外,在当前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观念的转变不是短期就能够完成的,因此要加强坚实改革的信念,充分对市场经济的变化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保管理观念和方式都能够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

3.2建设与管理相结合

通过高水平的管理运行水利工程,更好的发挥出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多数水利工程工作中,一直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这就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水利工程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在水利工程建设时期就要对后期可能产生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根据水利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建设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资金回报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则需要在水利工程管理运行阶段才能实现。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工程方能投入运行,相应的效益才会逐渐显现,这也就说明了建设和运行的密不可分。对于水利工程的全过程来讲,从建设到运行的每一个阶段都十分重要,建设完成后投入运行管理的好坏会对建设的功效发挥带来巨大的影响,而前期建设时如果没有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要求,也会对后期的运行管理带来诸多不利,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密不可分性。因此需要将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有效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3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治理单位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明确水利管理单位的性质。针对水利治理单位的主要职能和政策要求,结合实际,理清水利管理单位性质,明确属于公益型、经营型和准公益型三类中的具体类别。其中大部分的水利管理单位是属于准公益型水管单位,它们不仅承担防汛抗旱等公益性任务,还兼有满足人畜饮水供水、发电等经营性功能。因此,必须本着科学、客观、准确的原则来划定水利管理单位的公益型和经营型,一旦科学的划分了水利管理单位的性质后,就要逐步确定各级财政补贴的额度和自负盈亏的范围等内容;与此同时,对于这些水利管理单位内部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制度也要逐步建立健全。

3.4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和竞争效率机制

水利工程单位为了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该在内部用人制度中适当的引入效率机制、竞争机制,要严格落实竞争上岗和聘用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度,这样就可以实现有能力者上、平庸者下的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内部员工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要建立运行管理责任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责,约束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水利工程单位的管理者要对贡献较大、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优先考虑对这些员工进行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这样有才华的人员才能够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总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新机制,不仅可以使水利工作的职能变得更加清晰、管理更科学、职能更明确,还可以改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顺、经费不足、工程长期失修、安全没有保障等问题。因此,建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的改革策略,将对我国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珊.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专项资金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8).

[2]田磊磊.关于水利工程管理达标创建的思考[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4).

[3]戴文超,伍景林.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3(23).

[4]果杰.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4(07):246.

[5]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及相关改进策略[J].邹成杰.南方农机. 2017(20)

[6]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J].李冬晨. 工程技术研究.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