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018-01-01魏远波

水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既要满足用水需求,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对工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点,然后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几点改进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要点;问题;改进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在农业灌溉、供水发电、旅游航运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项目。其中,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工程性能质量,影响工期、进度、成本等管理要素。在节能环保理念下,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下对此进行探讨。

1、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点

1.1 安全经济

现代水利工程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除了满足供水、防洪、航运、发电等基础需求以外,还要保证生态环境稳定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设计期间既要满足规范要求,又要提高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遵循风险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则。以城市环境水利工程为例,除了考虑防洪要求以外,还要满足游客亲水、戏水的要求;以农田水利工程为例,除了正常供水灌溉以外,还要提高运行经济性。

1.2 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设计中融入更多情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其中,人工景观应该和自然景观相结合,考虑原有景观的类型、分布、特点,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设计人员必须考察当地环境,制定针对性、规划性的部署工作,了解河流环境、水流形态,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证工程建设以后,能实现水体的自我恢复,促进水利工程健康运行。

1.3 保护环境

在环境保护上,一方面坚持生态化、自然化,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循环利用的效果,减少水源浪费。在传统设计理念中,会根据水体的不同功能进行划分,导致水体之间存在障碍无法流通,影响水中物质的有效转换,继而影响周边生态系统。对此,现代设计理念下,应该树立全局意识,考虑到生态系统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联,尽量保持水体的原有状态,避免影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当前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内容缺陷问题

水利工程设计内容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图纸设计不规范,尤其是细部尺寸标注不明确,不利于确定施工工艺,也不利于机械设备的选择,如此会影响施工建设的开展,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工程单价的分析缺少相关依据,由于分析不合理会影响项目单价的确定,或者单价和实际项目不相符,因项目单价过高或过低,会造成概算失真,影响资金使用效率。三是设计图纸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出水利工程的全貌,会影响招标投标、现场施工、后期维护,甚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2 设计审核问题

目前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审核上,缺少科学严谨的精神,审核是检验设计科学性的重要步骤,是顺利施工的基础,因此必须严格遵循规范要求。然而在实际审核中,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就会影响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出现不负责任的情况,例如审核只是走过场,难以发挥出实际作用。

2.3 景观设计问题

在景观设计上,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景观规划和工程建设相脱节,一般施工建设在前、景观规划在后,不仅增加了设计难度,效果也不如人意。二是景观设计和周边环境不协调,没有融合地貌景观、当地文化等要素,没有凸显出人文特色。三是景观设计创新性差,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缺少鲜明的风格特点。四是单纯注重设计,忽视维护管理,景观设计完成后,难以长期维持美观性。

2.4 生态保护问题

在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一是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条件,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工程建设可能以环境破坏为基础。二是缺少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标准,生态保护和地域环境密切相关,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也具有地域性,因此难以出台统一的标准。三是设计人员自身的环保意识差,在工程设计期间没有融入环保理念,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四是设计期间当地水文资料、生态资料不全,因此设计缺少针对性;而且建成后的生态管理不到位,影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水利工程设计的改进对策

3.1 严格执行规范

设计工作的开展,应该以《水利工程设计规程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等为依据,确保各项规范落实到位。设计时不仅要充分收集各项资料,还要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规范现象,实现设计改进的目标。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应该树立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熟练掌握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为设计施工提供坚实基础。考虑到现代水利工程的要求较多,设计时一方面保证图纸的科学性、严密性,另一方面准确标注各项数据,尤其是细节构造和关键部位,避免影响施工进展。

3.2 注重生态保护

设计时注重生态保护,就是要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保证生态平衡发展,消除或减少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随着工程设计的科学和创新,传统的设计理念发生改变,要树立生态理念。一方面,分析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保持水流循环,才能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保护水中生物的健康生存。水体的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提高水体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将生态水文学作为设计基础,工程建设不能破坏河流的运行,提高水源利用的效益。

3.3 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人员自身的技能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质量,因此提高设计水平是改进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首先从职业道德入手,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感,认识到设计对于施工的重要性,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把好人才聘任关,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以文化水平高、具有工作经验的优先。企业要加强人才资质审核,针对设计水平和能力进行测试,确保每一位设计人员均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最后针对现有员工,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总结国内外成功的水利工程设计经验,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此外,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将工程设计质量和职工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等相挂钩,以此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设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3.4 加强设计审查

水利工程设计完成后,审查工作是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具体来说,审查要点如下:第一,保证基本资料完整。针对委托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和资料,审查人员应该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开展逐项审查工作。其中,基本资料包括设计报告、批复文件、概算方案、勘察结果、施工图纸等。如果是分批审查,应该保证每个批次施工图纸的系统性,避免混淆不清影响审查工作的进展。

第二,把握审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初步设计批文;②施工图纸的完整性;③设计总说明;④总平面布置图;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图;⑥结构布置图;⑦钢筋图;⑧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⑨计算书。从这九个方面进行审查,能避免项目遗漏或重复审查,有效提高审查效率。

第三,提高审查水平。对于审查人员来说,其一要掌握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了解行业内的最新信息,例如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其二要和设计方、业主方加强沟通交流,制定科学的审查规划,明确进度和质量要求;其三编写审查报告时,保证文字简要、表述准确,提高总结评价的规范性。

3.5 建设生态水利

生态水利工程,指的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法则建设的水利工程,从人与自然的共同需求入手,把人员、水体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中,均融入生态保护理念,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以往项目经验,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满足生态水利设计标准,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工程设计上可以参考国外工程经验,针对设计规范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继而指导设计工作的开展,满足生态水利的发展需要。第二,工程设计和生态环境紧密结合,既要考虑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又要发挥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的作用。设计时要分析水利工程和其他工程的相同点、不同点,能根据季节变化设计调整用水量,并且关注水污染治理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环保性。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点,是安全经济、以人为本、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分析可知,当前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内容缺陷、设计审核、景观设计、生态保护等方面。对此,应该严格执行规范、注重生态保护、提高设计水平、加强设计审查,并推广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佳梅.关于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3):1123-1123.

[2] 张明.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5):664-664,661.

[3] 韩炜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2800-2800.

[4] 杨清义,贾海滨,孙业海等.现代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及关键点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2013,(13):54,56.

[5] 谢安国,付二伟,孙平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分析[J].江西建材,2016,(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