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水利稽察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2018-01-01刘曙光陆夏轶
【摘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稽察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水利事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针对新形势下水利稽察工作就围绕建设重心、发挥稽察效力、提高水利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如何提供坚实支撑,做出了思考与认识。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水利稽察;认识;思考
近年来,国家对水利投入的规模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对规范水利建设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照水利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稽察暂行办法》、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稽察实施办法》规定要求,山东省海河局自2011年起开始承担全省部分市地水利工程稽察工作任务。几年来,完成了对全省106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稽察和质量飞检工作,对提高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生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新形势下水利稽察工作如何围绕建设重心继续发挥稽察效力,为提高水利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坚实支撑,值得思考。
一、充分认识水利稽察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水安全保障、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化水利改革等一系列目标任务作出了总体部署,对充分发挥水利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提出了要求。因此,“十三五”期间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既要加快推进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也要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田水利建设、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河湖水系连通、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村水电等方面工作。随着大规模水利建设全面展开,水利稽察工作要围绕建设重心,在保障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生产安全、资金安全,防范廉政风险,把水利工程建设成优质工程、廉洁工程等方面发挥稽察效力,也要在防范和化解工程勘察设计缺陷、违规招标投标、重大质量与安全隐患或事故、偷工减料、违规资金使用,确保水利建设顺利实施等方面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作配合。
要实现对水利建设项目的常盯严管和常盯常管,就要加强对水利稽察的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与制度,把水利稽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承担稽察工作的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年度稽察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要求与职责,制定工作措施,保障稽察经费。同时,还要加强各级稽察工作承担单位的沟通协调,合理安排稽察的时间、地点和项目,防止交叉重复,避免出现空白盲区。流域机构、省级可以采取联合稽察的方式,相互学习,提高稽察水平与质量。
三、不断创新水利稽察工作方式方法
近年,水利建设的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利稽察的对象、范围和要求都与以往有较大的区别,只有创新水利稽察的方式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
首先,过去主要是对重点枢纽工程进行稽察,一个项目可以安排较长时间,能够把项目查的清、看的透。现在项目小而多,情况又各有不同,原有的稽察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次,随着水利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水利稽察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宽,不仅有大型的枢纽工程,更多是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水土保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与水质提升项目、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抗旱水源工程等民生水利工程,传统的稽察方法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再次,各级政府对水利的要求又有了新变化,水利工程不仅重点工程、关键项目要加强建设管理水平,其他工程也要上水平,要齐头并进。因此,稽察不仅要查具体的项目,也要通过工程稽察看面上的工作。不仅要稽察项目前期与设计、计划下达与执行、建设管理、资金管理与使用、质量与安全等五方面的内容,也要稽察工程的系统工程,包括工作预案、控制系统、指挥调配系统等。
在下一步的稽察工作中,建议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工作要求,瞄准不同类型项目和不同建设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总体核查、重点稽察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专项稽察、常规稽察和机动稽察灵活应用的形式,实现水利稽察工作从点向面的延伸、从项目建设主要环节到建设管理过程的全覆盖,实现对水利建设任务的常盯严管和重点建设任务的常盯长管。这样稽察既能有深度、有广度,也能点面对照,可以更加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面上的情况,更好的反映建设项目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和规律性问题,使稽察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促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四、拓展稽察深度,提升稽察质量
稽察质量是决定稽察成效的关键,所以稽察工作承担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稽察工作质量。现场稽察工作应实行稽察特派员负责制,合理调配专家力量,精心组织开展现场稽察。应按照稽察工作内容,根据不同水利建设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派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稽察专家,提高稽察工作水平。在稽察过程中,稽察组内部既应分工明确也要协作配合,要认真核实工程资料,深入工程现场,对项目前期工作、招标投标、建设管理、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开展全方位的查证核实,全面掌握工程实际情况。对发现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隐患和风险,应查深、查实、查准、查透。
拓展稽察深度是提升稽察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现场稽察时,应对工程实体质量和项目履行建设程序情况、资金管理使用及资金到位情况、工程建设进度以及建设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同时,还应对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等参建单位深入开展监督检查,检查其合同履约情况、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质量行为、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责任制落实情况,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反馈,督促其认真整改。
五、问题准确定性,优化稽察报告
稽察报告是稽察小组完成项目现场稽察后的终极成果的体现,同时也是稽察组成员能力的一种体现。要提高稽察成果质量,形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定性准确的稽察报告,确保稽察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就应下大力气进一步优化稽察报告,规范稽察报告的撰写和格式。现场稽察结束后,专家形成各专业工作底稿,签字交稽察特派员审核,稽察特派员汇总分析后形成稽察报告,签字后报稽察主管部门。对稽察组提交的报告,稽察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开展稽察成果讨论,认真审查稽察报告,对问题分类定性。对稽察发现的突出问题,要形成稽察整改意见,印发有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落实,并要求及时反馈整改落实情况。
六、建立整改台帐,抓好整改落实。
稽察问题的整改是工作的目标要求。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及承担稽察工作任务单位要加大对水利部、审计署、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等部门及新闻媒体、群众举报发现问题的核实和整改落实力度。对稽察发现问题应及时建立整改台帐,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整改期限、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特别是对重点水利工程和存在重大问题的项目要采取跟踪督办、现场盯办等有力措施,确保整改意见落实到位,形成稽察工作的完整闭合链条。对整改不及时,措施不落实的项目和单位要予以通报,对涉及违纪违法的线索要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同时,应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将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整改进展情况、下一步打算等情况报主管部门备案,对有关整改落实情况也应适时组织进行复查。
七、继续加强稽察队伍建设与管理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新形式下,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与管理是做好水利稽察工作的基础。一要切实加强水利稽察主管部门的能力建设。稽察主管部门是稽察工作的中枢,承担着制定和执行稽察计划、落实稽察方案、选派稽察人员、反馈稽察成果、督促整改落实和监督稽察行为等诸多工作。
二要加强对稽察专家的选拔和管理。稽察工作是一项严肃的行政执法行为,稽察人员是代表水行政主管部门到地方开展水利工程稽察工作的,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水利系统在基层干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应选拔清正廉洁、作风正派、行为规范、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来从事稽察工作,维护稽察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稽察专家队伍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自觉践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大力弘扬严肃认真、廉洁自律、敢于碰硬的优良作风,确保圆满完成水利稽察任务。三要努力提高稽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稽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在有限时间内发现问题,需要较高的政策理解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新形式下,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放管服”深入开展,水利事业的投资建设方式与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法规、规章、技术标准不断颁布、修订完善和废止,这就要求定期对稽察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这样,稽察专家才能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运用丰富的稽察实践经验,瞪大“火眼金睛”,及时发现水利建设管理中的风险隐患,切实起到监督“尖兵”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宁. 凝心聚力开拓创 新推动水利稽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2017年水利稽察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EB/OL]水利安全监督网,http://aqjd.mwr.gov.cn/gzyw/201703/t20170307_880214.html
[2]水利部. 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域机构和地方水利稽察工作的通知[水安监[2016]164号][Z].北京:水利部,2016.
作者简介:刘曙光(1982- ),男,山东济南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稽察与建设管理工作。陆夏轶(1986- ),女,山东济南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稽察与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