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相关体育思想及其应用研究
2018-01-01孙继龙潘庆庆
孙继龙, 潘庆庆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古亳州人士,战国时人,名周,字子休,道教学家,哲学先人。其代表作《庄子》中著有《逍遥游》、《养生主》、《齐物论》等佳作。其哲学思想深受老子道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以人性论、事物论、社会论为根源,强调追求并遵从“天道”,“动、静结合,形、神兼修”。通过身心修为、思想意志磨练养其“神”,养生之道、身体协调发展养其“形”。“神”是“形”的前提,只有心神达到一定的境界,“形”的塑造才不是空谈,且在“神”的基础上“形”才附有生命力,并且庄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较为合理的练习方法和手段。而庄子的体育思想内涵不仅体现现代体育思想的灵魂,更是全民健身体育思想的源泉,也铸成了现代体育的发展脉落,同时也奠定了后世华佗五禽戏的创编理论基础。
1 庄子体育思想内涵之体现
庄子在早些年间对体育运动的项目和发展就做了一些记载与论述,如《秋水》:“水行不避蚊龙者,渔夫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1]。《达生》:“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1]。所讲述的体育项目是游泳与射箭,并说明了体育是从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又如:庄子《刻意》篇曰:“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乌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1]此篇中庄子作了生动形象的论述,人模仿着动物做肢体上的运动,根据动物的行动受到了启发,这也为后世华佗创编五禽戏留下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说剑》:“夫剑之以虚,开之以利,之以发、先之以至”[2]。论述了有关剑术的活动,并详细地解读了剑术运用的技战术,摆架要虚、出招要快、后发制人等技艺。从这些论著中可以体味到,我国古代相关运动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庄子著作中相关记载和论述,证明了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体育思想的萌芽。
1.1 庄子体育思想的溯源
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传世之作《道德经》[3]体现了其朴素的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而教。在修身方面,老子更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主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夫何故?以其无死地?”[4]其语意为人始于生而终于死,实在是因为愈看重肉体,愈保不住它啊?善于养生的人,绝不进入致死的境地。继承老子思想者,当推庄子。在《养生主》中庄子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庖丁解牛篇中“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2],可见庄子诸多养生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2 庄子体育养生观内涵
庄子在“内、外篇”诸多论述中强调了以“动、静”结合为主要练习手段,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动静观。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中,不论是动功还是静功,都“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5]。庄子《刻意》篇中提出:“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1]。认为:恬淡无为,遵循自然运行的规律而行动,这才养神的道理。体现了庄子的“动以养身,静以养神”的道家养生理念,也为后世诸多身体休养的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
1.2.1 动以养形,强调身体协调发展 庄子在强调“动静给合”的同时也重视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自身的生活中感悟到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主张“动以养形,以动养身”,例如,庄子在其内、外、杂篇多次谈到“养形”的重要性。《达生》中云:“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1]。这种比喻说明了“内有所养,外有所防”内外兼修的重要性[6]。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1]。也进一步阐明了“动以养形”的这一理念,意思是说通过肢体的运动才能使身体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使身体里的气体能够焕然一新。而运动的重要性则在《达生》篇中以“养形必先之以物,有生必先无离形。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其为不免矣”[1]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深刻说明了生命健康是靠运动得来的,不是只靠养形就能够得到的,间接地突出了运动的重要性。同时庄子也强调体育锻炼也要有一定的限度,要注重量的安排,在适度运动量的前提下,使人与大自然融合为一体,最终达到“以动养身”的目的。这种超然心态、恬然而又宁静的内在心境,为现代人的体育锻炼以“注重身体协调发展”为依据,身心锻炼和身体锻炼相结合而达到身体协调发展的目的提供了依据。
1.2.2 净化心灵,清净养神 “净化心灵,清净养神”也是庄子养生观的重要体现,认为“精神也心性的修养是身体完善的根本与基础”,强调修“心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清静养神”讲求调整人体身体机制的两大神经系统之间的协作发展。首先是先天性的神经系统功能练习,也是元神;其次是主导人的信息、意识和运动等后天形成与发展的神经系统,是关于意识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也叫识神”[7]。这不仅反映出现代的哲学基础,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建立在物质之上的哲学二元论。表明人体的意识、精神也建立在人体诸多生理结构的基础上,二者相系依存,不可或缺。
《养生主》中云:“为善无近名,……缘督以为经。可以尽年。”[2]意思为做了善事不图名声,……像气循任、督二脉周流不息一样,遵循中正自然之路,……。可以享尽天年”[2]。《庄子解》注“缘督以为经”身前之中脉曰任,身后之中脉曰督。督者居静,而不倚于左右,有脉之位而形质者也。缘督者,以清微纤妙之气循虚而行;止于所不可行,而行自顺以适得其中”[8],强调“调息入静、腹式呼吸、进行按摩、刺激人体各腺体、系统的各项机能,以保证生命体的内部协调”[8]。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拘泥,要秉承事物的中虚之道,顺应自然事业的变化与发展才能达到净化心灵,得以清净养神。[9]
庄子“动以养形、静以养神”的养生理念,也奠定了现代中西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其练习方法主要通过呼吸的方法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也就是健身中注意呼吸或吐纳,这种养生学思想是面向大众的,对于全民而言的,适合于任何人。[10]
1.3 庄子全民健身思想观之体现
庄子主张以“动、静”结合,养生为手段的体育锻炼思想,同时强调这些观点是面向和适用于任何人,其中也着重于残疾人的体育健身理念,即健身也是以各种人士为主体。在诸篇中表达了肢体残缺者,也可以参考各种身体活动,达到修身养性,追求身心兼修的目标。这种观点与目前我国社会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相适应,体现全民健身体育思想观。这种认为体育锻炼适应于所有人的全民健身思想,与现代全民健身体育时代观相适应,与现实中我国社会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也是相辅相成的。
庄子体育思想集中代表了道家的养生观,体现了我国最早体育思想发展的萌芽,奠定大众健身业的发展理论基础,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启示着现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没有歧视,没有分支”体育发展理念,同时为后世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及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后世华佗创编五禽戏提供了思想指导。
2 庄子体育思想对后世五禽戏创编的影响探究
古亳州不仅是庄子的故里,同时也是继庄子后又一伟人—华佗的诞生地。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善于治病,还特别提倡养生之道,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11]。在此养生理念下创编了中国千古流传的传统健身“五禽戏”。
2.1 五禽戏简述
亳州“五禽戏”是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养身术[12],由后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思想指导下,总结前人的健身活动经验基础上,模仿自然界中“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等。以模仿虎动作之威猛,鹿动作之轻快,熊之憨态,猿猴之跳跃以及鸟儿奋翅高飞翔等动作,动作简便易学,如华佗所说:“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身体轻便而欲食”[13]。坚持习练,能够很好地舒展人体的肌肉与关节,提高人体的心功肺功能,从而达到调心理气、放松神经、健身养生的目的。近年来五禽戏作为康复医疗的一种手段,已广泛应用多种病症的辅助治疗。主要目的是引导人们通过身体活动达到强身健体,养生及病理康复等作用。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14],是广为流传于中国民间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
2.1.1 五禽戏动作的阴、阳及五行藏象之说 《易经》,中国群经之首、始。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诸子百家的思想的源泉。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标志着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开始。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以阴阳为主导,是对天地、世间万物等自然现象、事物的运动变化、对立统一规律的总结与诠释,对五禽戏的动作的运行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1.2 五禽戏其动作的内涵及功用[15]1)虎戏,模仿虎的勇猛扑按,主练肾与骨,达到固肾壮骨;2)鹿戏,模仿鹿的抻拔肢体筋肉,主练肝与筋,达到疏肝强筋;3)熊戏,模仿熊的笨缓晃运,主练脾与胃,达到健脾与胃;4)猿戏,模仿猿的机灵攀援悬吊,主练心与神,达到养心健脑;5)鸟戏,模仿鸟的翱翔展翅,主练肺与皮,达到补肺固表。
2.2 庄子体育思想对五禽戏创编的影响
华佗在庄子“二禽戏”(“熊经鸟伸”)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16]。华佗受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哲学思想的影响,而主张治未病,守静养生,淡泊名利,保养精神;倡导运动导引修炼,编创了五禽戏[15]。华佗与老子、庄子皆生活于涡水之滨,老子、庄子的思想不仅对华佗修身立业,也对其编创五禽戏产生了重要影响。《老子﹒十章》曰: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能无疵乎?”、《庄子﹒在宥篇》云:“窈窈冥冥,至道之极……形乃长生。”[2]这些导引修炼的目的,方法以华佗编创五禽戏以启迪。华佗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当作导引功法,配合呼吸方法,排除杂念、精神内守,以意念引领动作与呼吸,其指导思想源自老庄[15]。
南北朝陶弘景《養性延命録校注》中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虎戏者,四肢距地……: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17]。这些方法不仅教授人们如何练习,更体现古人遁入山林,与山林、动物为伴的处世哲学思想,与修身养性,贻养天年而相应。
华佗五禽戏的创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中的导引、养生理念与庄子体育思想中的养生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庄子体育思想中的“动以养形”“以动养身”“动静结合”“形神兼养”的主张[18]。五禽戏运动中健身理念也越来越多地影响了“人之心性的发展[19]。
3 小 结
(1)庄子主要以养生的思想为主,注重“形、神”相互融合,强调养生不仅对身体的养护,更要注重心神的培育,两者相辅相成、不以独存,庄子体育养生思想是要追求“形神俱养”和“尽终其天年”,反映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2)庄子对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主张运动无局限,每个人都是体育的主宰者,人与社会相处恰当。庄子在文中对各种体育项目的描绘,足以说明庄子当时已具有了体育的思想,而这些论述对研究古代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华佗五禽戏的创编深受庄子体育思想的影响,其中的导引、养生理念与庄子体育思想中的养生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庄子体育思想中的“动以养形”“以动养身”“动静结合”“形神兼养”的主张。
(4)庄子的体育思想与现代人群身心保养有着密切联系,其内容和精髓从古至今影响着我们,引导人们正确的健康意识,并对弘扬民族文化、拓展传统养生之道与传播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有重要意义。
庄子的体育思想对现代社会、体育运动、人的协调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启示我们在运动中要遵守“天人合一”、“动静结合”之发展理念,才能完美地实现人、体育运动、自然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