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2018-01-01陆建农许良珠殷学贵
陆建农,许良珠,殷学贵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涉及耕作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作物病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学等内容[1]。通过对作物栽培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个体和群体建成规律、作物产量品质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形成规律和不同的农业措施[2]。作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等共同特征,在不同区域种植作物的种类、方式、密度、田间管理和种植习惯不同[3]。由于涉农工作岗位具有职位偏少、工作环境艰苦、工作人员经验丰富等特点,并受长期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会造成农学专业招生难、就业难、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4-8]。农业正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壤破坏严重、耕作面积逐年下降、人工和农资成本不断升高、农业机械程度低、农作物农药残留严重、专业人才紧缺等困境。随着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大批农业专业人才。目前广东海洋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存在作物栽培教师严重缺编、教师工作量大、教学形式单一、设置实践课程不合理等问题。如何在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技能与科研能力较强的新型农业人才显得非常重要。在目前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均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单独开课,并增加实验课和实践课学时与内容,强化实践课程,这样更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理论为主导、以实践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使教与学有效互动起来,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中采用教学、学习、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应用和改进,以期为今后作物栽培学和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1 加强农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涉农工作岗位具有职位偏少、工作环境艰苦、工作人员经验丰富等特点,并长期受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农学专业存在招生难、就业难、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等问题。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从2001年开始停招,至2011年才恢复招生,农学专业教师严重缺编,虽然近年来开始重视专业教师的引进,但作物栽培专业博士很难引进,造成专业和课程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农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要加强年轻博士的引进,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任课教师要由生产、科研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教师要老中青相结合,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指导年轻教师的生产、科研和教学,安排他们到农村和农业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学习和锻炼,提高其作物栽培学的教学与生产科研水平。
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农业、生态农场和新农村建设的兴起,食品安全问题和土地流传加快了农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农业公司和农场不断涌现,他们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园艺作物,需要大批涉农毕业生,但原来培养学生的模式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课程内容需要任课教师不断根据农业发展增加新的作物生产技术及理论成果(如农业分子生理、观光休闲农业、工厂化育苗、设施栽培、生物防治、无土栽培、农作物农药残留、品质栽培等),拓宽学生视野,以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对各论内容的讲授要突出区域特色,以前上课时在各论部分主要讲授水稻、甘薯、甘蔗、玉米和花生等作物的高产栽培。此外,应增加湛江生产的主要园艺作物,如辣椒、番茄、富贵竹和发财树,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广就业领域。在作物栽培学课程总论部分,应由有生产经验丰富的教师重点讲授作物的生育规律及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
3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课堂汇报和课程专题为辅的教学模式,改变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互动学习。通过课堂汇报,教师少讲、精讲,启发学生结合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前,根据课程特点,安排学生自学与学生家乡有关的作物栽培内容进行课堂汇报,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和有关网页查阅有关栽培资料,课堂汇报要求每位学生用3 min汇报与自己家乡有关的特色农作物及其高产栽培(种植)模式,根据学生准备的熟练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进行现场打分,任课教师进行最后点评,其成绩作为学生该课程的平时成绩。这种上课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起到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拓宽视野的效果。鼓励任课教师到农业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大量收集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录像等,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用多媒体方式将课件展示给同学,如地方特色种植模式、优势农作物方面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又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深奥的理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农兴趣,更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上课效果,开阔学生视野,又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
4 重视学生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往作物栽培学课程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规模,农学专业班级数量由1个班增加到2个班,又加上植物保护、生物技术专业开设同样课程,造成教学基地、教学仪器和专业教师紧缺,导致该课程由原来的 128 学时压缩到64学时,有些由原来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课内容变成演示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的重点、难点理论,很难在课程实习中得到验证和应用,体现不出这门课程的特点。该问题在校外实习中也表现很明显,1位任课教师带2个班级,学生有80多人,在交通、带课教师、时间安排及实习内容方面造成很多困难,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实习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一般是上完理论课程后安排校外实习,此时天气炎热,多风多雨,天气变化异常,这样会影响实习效果。校外实习时间安排2~3次,在实习基地任课教师结合课程理论介绍了作物生长、种植方式、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实习内容,学生不能观察到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课程实习效果较差,不符合应用学科的教学特点,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作物栽培学课程实习改革要将校内和校外实习结合起来,从理论课程开始上课时,任课教师安排学生在校内基地种植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等高产田,将以前集中实习时间分散到每周,每组2位同学,每组种植面积30 m2,完成 4 种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要求学生进行耕地、播种、各生育期记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产量测定和品质测定等操作,最后进行实习PPT汇报。通过这种实习改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实践操作技能、PPT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5 课程考核改革与评价方法
针对作物栽培学课程以考试为单一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核主要侧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PPT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内容进行评价,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课堂汇报、课堂小测验等内容;实践部分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实习总结、田间操作、实习PPT、平时表现等内容。理论部分:考试成绩占50%,课堂汇报占20%,课程实验报告和操作占20%,平时考勤占10%。实践部分:实习报告和田间操作占50%,实习PPT汇报占30%,平时考勤占20%。课堂汇报要求每位学生用3 min汇报自己家乡有关的特色农作物及其高产栽培或种植模式,根据学生的准备熟练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进行现场打分;课堂小测验是教师根据上课内容重点、难点布置课堂作业,并要求现场完成,有利于学生理解;在实验课程考核中,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内容进行综合评分;课程实习总结包括实习目的、意义、时间、内容、体会等内容,任课教师根据总结内容打分;实习PPT汇报是每小组汇报10 min,在实习前按班级学号顺序2个人为1小组,实习过程2人相互配合整地、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作物生长记录、PPT制作,小组每个人都要上讲台汇报PPT一部分内容,任课教师根据学生PPT制作、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田间操作能力等内容进行综合评分;平时成绩根据学生上课情况和表现、回答问题、出勤率等打分。考核方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以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习效果的做法,更有利于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技能与科研能力较强的新型农业人才。
6 结语
通过对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达到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队伍;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和就业领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农兴趣;加强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田间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完善课程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综合能力。采用教学、生产、科研、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