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农技员培训探索
2018-01-01张晓琴田汉岗李静榕
张晓琴,田汉岗,李静榕
(汉中市农业干部学校,陕西汉中 723100)
产业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产业扶贫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在脱贫攻坚战中,农业科技人员发挥着主力军的重要作用[1]。
汉中市农业干部学校承担着全市11县(区)基层农技员的培训任务。近年来,汉中市农业干部学校在农技培训工作中不断更新理念,开拓创新培训方式,以“抓调研、重培训、强监管”为抓手,积极开展现场教学、组建科技小分队、人人三分钟演讲、成立监管委员会等,紧密联系产业扶贫开展农技员培训[2]。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技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和指导能力,增强产业扶贫的力度和信心,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让科技扶贫收到实效,助力产业脱贫。笔者围绕培训需求调研、过程实施与监管等环节,对产业扶贫农技员培训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专业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1 产业扶贫培训需求调研
培训需求调研,是搞好产业扶贫农技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通过调研了解各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急需的关键技术、管理理念、新信息、新模式。针对这些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产业扶贫的参与能力和服务能力和指导能力。
1.1调研过程
(1)对汉中市11县(区)20个单位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120名农业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围绕“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内容,按照粮油、畜禽养殖、果茶和农机专业进行培训需求电话调研。
(2)对汉中市所属镇巴、西乡、洋县、城固、南郑、勉县、宁强、略阳8个县的农业局、产业办、扶贫办的长期从事扶贫工作及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导、专家180余人围绕汉中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对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产业扶贫三大类38个选题进行了座谈、问卷调研[3]。
(3)依据预设置的课程,对拟聘用的20 多名教授、专家和学者进行了问卷调研。
(4)对汉中市所属镇巴、西乡、洋县、城固、南郑、勉县、宁强、略阳8个县21个贫困村45个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的村主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贫困户、理事长围绕村产业现状、贫困发生的原因、脱贫致富途径,尤其是在产业扶贫中急需的关键技术、发展理念、扶贫政策等,进行了座谈、问卷调研。
1.2调研结果通过科学统计分析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产业扶贫最需要课程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基础课。①如何撰写产业扶贫项目申报材料;②每人三分钟演讲;③如何熟练使用学习UMU平台或有关APP应用;④最美农业人讲爱岗敬业;⑤学员扶贫工作案例交流(每人10 min);⑥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等。
(2)专业技术课。围绕汉中市农业主导产业,侧重经济作物的技术培训,突出汉中区域内柑橘、猕猴桃、中药材、果业、茶叶、畜禽养殖、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需求如下:①水稻。水稻机械化插秧关键技术。②油菜。油菜产业油菜直播及机收关键技术。③生猪养殖。动物疫病流行趋势与预防、汉中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④茶叶。汉中茶叶生产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无性系茶园建设关键技术。⑤柑橘及特色果业。柑橘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猕猴桃高产栽培技术、大樱桃高产栽培技术。⑥实用菌。食用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⑦中药材。元胡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⑧魔芋产业。魔芋高产栽培技术、魔芋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等[4]。
(3)产业扶贫类。①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与运营;②如何在产业扶贫中实现“三变”促进农民增收;③农产品市场营销;④中蜂养殖关键技术;⑤乌鸡养殖培训等。
产业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普遍存在种养殖技术落后,产量不高;②产品销售困难;③合作社运营不规范;④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价格波动大;⑤缺乏技术指导等。
2 课程设置
依据对各类人员的培训需求和各县(区)产业发展现及存在问题的调研,结合市水稻专家、二级研究员张文明等20位专家、教授问卷、座谈调研的结果,科学设置了2017年产业扶贫农技员培训公共类、专业技术类、产业扶贫类等课程[5]。①公共课类。如何撰写产业扶贫项目申报材料、解读;人人三分钟演讲;学员扶贫工作案例交流(每人10 min)。②专业技术类。水稻机械化插秧关键技术;油菜产业油菜直播及机收关键技术;汉中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动物疫病流行趋势与预防;汉中茶叶生产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无性系茶园建设关键技术、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柑橘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猕猴桃高产栽培技术、大樱桃高产栽培技术;食用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元胡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魔芋高产栽培技术、魔芋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等。③产业扶贫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与运营;如何在产业扶贫中实现“三变”促进农民增收;中蜂养殖关键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扶贫政策解读 。
3 培训方式
3.1注重实践,开展现场教学为了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改变以往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培训模式,调动学员的培训兴趣和热情,让学员从单调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结合各县产业发展情况,把培训班办在贫困村、办在田间地头,贫困户参与现场教学,当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按照“专家教授讲精髓、技术骨干授技艺、典型农民传经验”的培训思路,开展教学活动[6]。
在西乡县培训教学中,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在五丰社区福博生态园设立教学点,依托该园的牛、羊养殖、青贮饲料加工,牛、羊粪污处理养鱼、种植蔬菜、果树等循环农业发展开展现场教学。汉中市动物疾病防控中心高级兽医师王军讲解了肉牛养殖关键技术;汉中市动物疾控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茉莉举办专题讲座,讲授猪牛羊的疫病防治、口蹄疫防控、禽流感疫病的防控、非洲禽流感疫病等知识。在杨河镇凤凰村西丰兔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现场培训,邀请汉中市农经站吴瑕为农技员、贫困户、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组开展农民合作社的建立与运营专题讲座。针对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建立、运营情况,学员与合作社领导讨论了以下问题:①建立兔业合作社的目的;②合作社吸纳成员的条件;③合作社运营和管理的方式;④合作社目前面临的困难等问题。
在江榜村茶园,学员分组对该村贫困户进行实地走访。西乡县茶叶局参训学员谢晓黎现场解答了茶叶修剪和施肥的最佳时间,同时就贫困户提出的“杀虫灯杀死的虫能不能作为鸡饲料”问题,拆下杀虫灯灯罩,讲解了利用光和热杀死的虫没有毒副作用,完全可以作为鸡饲料。针对贫困户提出的“散养鸡易致病”和“玉米种植中选种”等问题,种养殖专家张文明主任逐一进行了解答。
现场教学避免了满堂灌、一言堂以教师讲学员被动听为主的弊端,而是在实地考察与参观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专家讲解、学员互学、帮扶中共同提高,学习内容丰富具有很强地针对性,特别是在帮扶贫困户产业发展中,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使学员们既有成就感又无比的充实。同时,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员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技能,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实现了教学互动,使学员的思想观念、专业技能、服务水平获得整体提升,为更好服务产业扶贫奠定了基础。
3.2组建科技小分队为了进一步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提升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组建科技小分队。培训中将60名学员按照专业分成4个科技小分队 (一组学习中药材、果树;二组学习茶叶种植;三组学习畜禽养殖; 四组学习粮油种植),每队选出一位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组织能力强的队长,在专家和指导教师的配合下,科技小分队按专业分组入户、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7]。
(1)中药材、果树科技小分队。学员马正虎针对贫困户“核桃挂果少、树干腐烂”等问题,现场指导:一是春季在树干上坎口放浆,幼果期打坐果剂;二是清理腐烂部分,用硫酸铜石灰剂堵塞腐烂处,并在树干1.5米以下涂白,防止病毒入侵。学员李海泉针对贫困户提出“葡萄结果少,怎么办?” 现场指导:一要注意修剪。今年长的新枝于1月份每枝留5~7芽节,后部全部剪掉,保证明年大枝挂2~3串葡萄,小枝挂1~2串葡萄。二要追肥,距离主枝50 cm处开半圆形槽,每株施圈粪5~10 kg或三元复合肥0.5~0.8 kg。三要注意冬灌。
(2)茶叶种植科技小分队。学员夏志明针对贫困户问题一“白黏泥上种植茶叶成活率低”,进行现场指导:①改善土壤;②土地深翻;问题二“补栽茶苗不易存活”,进行现场指导:茶苗根部培土,浇水。
(3)畜禽科技小分队。学员张晓强针对贫困群众提出“兔子肚胀”问题,现场指导:一是对发病的兔子隔离饲养,并对圈舍消毒;二是对病兔灌服庆大霉素;三是调整粗饲料,选用精制玉米配料。学员杜烨针对贫困户“养牛青储饲料加工方法”现场指导:将刚收的青玉米杆铡碎,立即装入大塑料袋压实堆垛即可。
(4)粮油科技小分队。学员肖力针对贫困户“油菜下部叶子干枯”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学员王彦民针对“小麦苗弱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主要是今年秋播遇到阴雨天气,地湿底肥使用不足加上播种晚造成。解决办法如下:结合冬灌追施尿素120~150 kg/hm2、磷酸二氨75 kg/hm2,促进早春多产生分蘖。
学员通过参加科技扶贫小分队活动,由经验丰富的学员给贫困户现场指导,既解决了贫困户技术难题,又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还起到了技术指导传帮带作用,使学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3培养“三能型”人才,开展人人三分钟演讲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围绕能干、能讲、能写 “三能型”人才培训目标,在学员中开展了主题为“我为产业脱贫做贡献”人人三分钟演讲活动。
60名参训学员们个个准备充分,走上讲台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演讲亮点纷呈、精彩不断,从多角度展示了各自产业扶贫的经验、扶贫工作的艰辛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通过这种形式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提升了演讲水平;既感受了别样的人生风采,又丰富了扶贫经验,充分调动了学员们的能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达到了培训目的。
3.4成立监管委员会为确保培训质量,成立了监管委员会。通过全体教职工推选、校行政会研究决定由著名水稻援外专家、二级研究员张文明任监管主任,参训学员代表任监管员,成立了培训监管委员会。主要对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组织、培训后勤保障、培训考核考评等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查漏补缺,确保培训安全、有序顺利开展。
4 结语
通过开展现场教学、科技小分队入户、人人三分钟演讲、培训过程监管等方式,使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尤其是科技小分队入户对贫困户种养殖技术的帮扶指导切实有效提振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从各专业班的培训来看,除了要发展好产业,还要利用好专业合作社这个组织。专业合作社是产业发展抗风险、积聚力量、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希望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利用好合作社这个组织,将本县区及村域产业与合作社结合起来,更好地推进当地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强指导,不断规范合作社组织管理。合作社是以专业大户、经纪人等为基础,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组织起来的一种“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合作社选好理事会理事很重要,选好会长是关键,既有能力又有奉献精神、公道正派又有事业心的会长是保证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前提,同时也要注重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培养经纪人,进一步规范合作社的管理,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8]。 二是加强服务,进一步推进产业稳步发展。在发展产业脱贫中成立的合作社,其服务范围要求比较广、目标要求比较高,合作社一般都是为了发展某个产业需要而仓促成立,存在会长与理事会成员配合不够,办会经验缺乏,营销手段单一,服务能力有限等,导致合作社服务功能不足,服务措施不力,服务质量不高等,合作社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终服务目标难以达到。所以,合作社在实践中要注重自身发展,不断改进运行机制,对发展产业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不断探索企业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服务模式,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切实维护贫困户的利益,保障产品优质优价,实现预期脱贫目标。 三是加强科技,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当前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选择中,一般以养殖业、种植业作为首选,并以短期或一年见效的产业为主,如养殖业有养牛、养猪、养鸡、养羊等,种植业有种植蔬菜、中药材等,如果技术指导跟不上,产品的产量、质量难以保证,就会导致减产、灭产,既对国家、贫困户造成经济损失,又挫伤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因此,要高度重视科技培训,特别是合作社要起带头作用,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要加强实用技术的培训,让农户了解掌握相关的养殖种植技术,并注重对关键的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指导,让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达到产品优质高产。
总之,在脱贫攻坚中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产业与合作社的关系,在选好产业后服务工作要同步跟进,目前可行的办法就是成立相应的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为发展产业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产业稳步发展,助推产业扶贫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