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园艺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2018-01-01王瑞生胡克玲吴永梅邓新义
王 华,鞠 萌,姜 玉,王瑞生,胡克玲,吴永梅,邓新义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目前,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1],“双创”(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人才,更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2]。培养观赏园艺专业“双创”人才,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观赏园艺专业人才[3]。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专业在响应学校的“双创”教育号召下,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一方面狠抓教师的教学改革工作,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并依托“校外综合性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2013年)、“符合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4年)和“‘双创’人才培养理念下观赏园艺专业主干课程考试改革探索”(2016年)等教研项目,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对教学过程和考试制度进行了大胆创新;另一方面,以学生考试为抓手,促使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为提升观赏园艺专业“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笔者对观赏园艺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
1 观赏园艺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
根据该专业应用性强、产业实践发展快的特点,组织安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专业教师先后赴安徽大地园林公司、合肥樊氏盆景园、巢湖三瓜公社、蓝斯凯园林公司、六安花卉专业生产合作社、浙江滕头园林公司、杭州棕榈园林公司、上海优尚花卉有限公司、上海植物园等企业开展专业调研,多次召开专业发展研讨会,广泛收集信息,然后结合市场对“双创”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观赏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1.1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对观赏园艺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教育市场供给情况、产业政策和对口就业率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2013—2017年75%左右的观赏园艺专业毕业生从事园艺生产管理、园林绿化岗位、种苗生产等岗位,8%左右的毕业生选择花店经营、花卉生产等自主创业。用人单位最希望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能实现“零过渡”[4],特别是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毕业生最受欢迎。
1.2“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逐渐明确所谓“双创”能力就是将所学理论运用于企业实践能力[5]。结合观赏园艺专业的现有办学基础和办学特色,确立了观赏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安徽现代观赏园艺的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种苗繁育、园林绿化、园艺营销等职业岗位标准,培养具有适应岗位职业能力、能够在园艺生产与园林绿化等岗位第一线从业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培养园艺专业高技能人才。
1.3观赏园艺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指导,以实践教学作为“双创”教育的抓手和主阵地[6],对观赏园艺专业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实践锻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炼主干课程,降低最低修读学分,增设物联网概论、电子商务等课程,专业课程实习“打包”(90学时)集中执行,设立4周的春夏季实习和6周的秋冬季实习,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大创)”项目并从第四学期开始立项、鼓励学生进入“创业吧”创业等。
2 构建“半自主、项目化”教学模式
观赏园艺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观赏植物栽培学、观赏植物育种学、园艺规划设计、园艺CAD、插花艺术、盆景制作等。为了让学生对上课内容感兴趣、多参与,提高上课效率,课题组成员不断摸索,形成了符合观赏园艺专业的“半自主、项目化”教学模式。
2.1半自主教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将各个知识点阐述清楚,教师会搜集大量的资料,将尽量多的信息传授给学生,但后来发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此背景下,教师应改变思路,一方面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提炼,另一方面让学生负责部分课程内容的“备课”和“讲解”,教师进行点评和考评,并将考评计入平时成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同时也可以换位思考,理解教师的辛苦付出,大大提高了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得到很好提升。
2.2项目化教学在每门主干课中,归纳出多个知识点模块,如插花艺术课程有东方式和西方式教学模块等,栽培和育种课程有草花、木本花卉、球根花卉等模块,盆景有修剪、蟠扎等模块。每当一个模块学习完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模拟一个实际应用项目,比如西方式插花学习完毕,要求学生模拟完成一个婚礼现场的花艺布置;CAD课程学习完一个阶段后,可以让学生对教学楼前的小花坛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上交CAD图纸;盆景制作课程蟠扎部分学习结束后,可以让学生用黑松小苗亲自蟠扎一次等。在“模块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灵活运用上课所学内容,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实现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螺旋上升。
3 形成“分阶段、多形式、重应用”的考试模式
考试是师生教与学的“指挥棒”,也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这容易造成考前突击而不注重学习过程的现象,考试只是“知识搬家”,专业知识学习不扎实,甚至考后就忘[7]。
为了改善此类情况,教师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分阶段、多形式、重应用”的考试模式。根据课堂讲授内容,按学习模块分阶段考评,考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所学知识的常规应用,也包括对“互联网+”的融合;考评形式多样化,包括资料查阅、课堂讨论、PPT演讲、项目设计、作品制作及作品品鉴等[8]。特别是作品制作环节,分数权重高、评分细,使学生必须在平时多下功夫。这样的考核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应试的圈子里解放出来,放松心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
4 建立“教师-学生”齐抓共进的保障体系
在观赏园艺专业主干课的授课过程中,参与主体除了学生就是教师,而教师的指导作用会直接决定教学效果[9]。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授课教师既分工有别又团结协作,经过多次沟通,制定出新的培养方案及每门课程的教学模块和考评形式。2013—2017年团队成员获得国家基金项目1项,省高校自然基金项目3项,横向课题8项,省教研项目4项,省级教学三等奖2项,校级教研项目3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10篇、教研论文6篇。总之,课程考试的改革带动了教学过程的改革,学生的需求“倒逼”教师变得更加优秀,优秀的教师带动学生更加进步,从而为专业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5 实施效果
该项目教改方案从2013年开始实施,在2011—2015级观赏园艺专业大三学生中实践。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5.1师生积极参与专业比赛,硕果累累2013—2017年,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多人次在校级、院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多人次被聘为花卉博览会、职业技能大赛评委;多次由于组织、指导学生参赛而获得“优秀组织奖”。学生在各类比赛中也收获颇多,在2013年的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获得压花类金奖、插花类优秀奖;在2014年的国家级压花大赛中获铜奖;2016年,在安徽省花博会的平面压花、丝网花大赛中斩获金、银、铜奖十余项,在首届合肥市插花大赛中获得铜奖;2017年在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平面压花大赛中获得银奖和铜奖多项,在合肥市第二届插花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多项,在安徽省首届中国传统插花大赛中获得优秀奖1项、单项奖2项。
5.2学生“双创”能力不断提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由于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观赏园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创业的主动性提高,已形成“人人想创新、个个要创业”的氛围[10];毕业生实践技能强、上岗快、踏实肯干,赢得了企业与社会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