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域外汉籍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张伯伟教授访谈录

2018-01-01张伯伟

关键词:东亚文献方法

张伯伟,张 勇

(1.南京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23;2.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一、域外汉籍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张勇:张老师您好!记得多年前在接受访问时,您用“方兴未艾”来形容国内的域外汉籍研究。2000年,南京大学成立国内首家东亚汉籍研究机构“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之后,国内外各大学也成立了不少类似的机构,并且大规模的影印域外汉籍文献。这固然有利于学者接触域外汉籍文献,但似乎也给人以无序之感。不知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外的域外汉籍研究?

张伯伟:谈到这个问题,我想先略微回顾一下。国际范围内的“中国域外汉籍”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其标志有二:一是台湾联合报国学文献馆组织了“中国域外汉籍国际学术会议”,从1986年到1995年,共举办了10次,分别在台北、汉城(今首尔)、东京、夏威夷等地,并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二是旅法学人陈庆浩先生等人在域外汉文小说方面的整理与研究。以上两方面的成绩,堪称这一领域的嚆矢。陈庆浩先生在《汉文化整体研究三十年感言》一文中,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域外汉籍研究分成两个阶段,指出:“2000年,南京大学建立‘域外汉籍研究所’,可以看成是域外汉籍研究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区别于之前的重要一项就在于“系统性”。陈庆浩先生接着说:“2005年起创办《域外汉籍研究集刊》,主编‘域外汉籍资料丛书’和‘域外汉籍研究丛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域外汉籍研究系统,发展未可限量。”时任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图书馆主任的刘春银女士也说:“南京大学于2000年正式成立了‘域外汉籍研究所’,这是全球首设之专门研究机构。该所系有系统的针对域外汉籍的传布、文献整理、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及对汉文化之意义等面向进行研究与学术交流。”(《提要之编制:以〈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暨〈补遗〉为例》)在他们的表述中,都特别强调了“系统”二字,这是颇有见识的。事实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成立伊始,就有一个较为立体的、多管齐下的策略和步骤。不仅有上述已被提及的“两书一刊”,而且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课程,举办读书会、工作坊以及国际学术大会,规划研究项目,特别注重在新材料的基础上如何提炼新问题、总结新理论和新方法。

在南京大学成立了“域外汉籍研究所”之后,各地也开始纷纷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如日本二松学舍大学在2004年成立“构筑世界性的日本汉学研究基地”(即21世纪COE计划),出版《日本汉文学研究》。其所针对的就是日本学术界对于日本汉籍、准汉籍、和刻汉籍这一庞大的资源,尚未获得充分整合的研究现状而提出,目的也是要对日本所存汉字文献作总结性、综合性的研究。日本关西大学于2008年创办“东亚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据点”(即全球化COE计划),出版《东亚文化交涉研究》。韩国的汉文学研究会、经学研究会也开始有较为活跃的学术活动。高丽大学的“汉字汉文研究所”、成均馆大学的“大东文化研究院”等机构,在推动以国际化为背景的韩国古典学研究方面,也有很多积极的贡献。韩国古典翻译院和景仁文化社合作出版的《韩国文集丛刊》及《续丛刊》、《韩国历代文集丛书》等,都是大型文献的收集影印,为研究事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台湾大学于2002年成立了“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以东亚文献、教育、儒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出版“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东亚文明研究资料丛刊”“东亚文明研究书目丛刊”三大系列丛书。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在“经学研究群”和“诗与诗学研究群”下,也都有关于日本、韩国、琉球的经学与汉诗研究。在大陆各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也相继成立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特别是复旦大学的“文史研究院”,在越南和琉球文献的收集、出版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到了2010年之后,南北各地的一些著名高校也纷纷响应,成立了不少相关的研究基地或研究中心。现在的各类媒体也时常有采访报道,给人的印象是“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也许就是你所说的“给人以无序之感”的原因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序”是正常的。从正面来看,“无序”也代表了一种生命力。拿儒家来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到汉初只有孟、荀两家有影响(《史记》将两人合传),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又定为官学一家,看起来是有序,其实也就渐渐失去活力。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最终造成了“儒学寖衰”。“有序”反而堕落为“门户之见”,“非所师承则必毁,殊所授受则必刊”。学术不能上升为“道术”,而渐渐流于“方术”。研究学术史的后来者,为了建构框架,往往大而化之。其实回到历史现场,我们会发现一种思想或主张,在相近表述的语言外貌之下,其实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差异甚至是根本的断裂。凌廷堪在讲到学术变迁时说:“当其将盛也,一二豪杰振而兴之,千百庸众忿而争之;及其既衰也,千百庸众坐而废之,一二豪杰守而待之。”在梁启超的表述中,就是在学术转变之机,由少数人形成历史的“发动机”。如果少数人的主张与整个时代的关怀相契合,透过其不懈的努力,就可能改变这个时代的思想趋向。域外汉籍研究在今日,只能说是“方兴未艾”,尚未达到千百人“忿而争之”的状态。但即便如此,在这样一面旗帜底下,还是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差异存在的。

张勇:从21世纪伊始,朝鲜行纪文献的研究随着《燕行录全集》的出版而蓬勃兴起,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中韩日各国出版的论著更是不胜枚举。但是,从选题的思路到研究的方法,不少研究成果似乎陷入您所提到的“碎片化”及“过度诠释”。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张伯伟:这个问题比较具体。朝鲜时代的中国行纪文献主要有两大称谓:“朝天录”和“燕行录”,学术界目前使用的通名是“燕行录”,不过我不太赞成,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名称,如同“朝天录”一样。我提倡使用“中国行纪”的名称。此类文献的汇编成帙,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院编印了《燕行录选集》,其后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今韩国古典翻译院)编印了《国译燕行录选集》。2001年,韩国东国大学的林基中教授出版了《燕行录全集》100册,又与日本夫马进教授合编《燕行录全集日本所藏编》。2014年出版的《增补燕行录丛刊》,共收书556种,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此类文献的汇编。海峡两岸学者对此类文献的重视也由来已久,1978年台湾珪庭出版社印有《朝天录》,大陆广西师大出版社自2010年起陆续出版《燕行录全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在2011年也出版了《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采用的方式都是影印。我在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主持了一项“高丽朝鲜时代中国行纪资料汇编”,选择了重要的资料约100种,标点整理,并附以解题、索引等,希望有便于读者的参考。

朝鲜时代的中国行纪是一个庞大的资料群,即便以目前已经公开印行的资料看,也是相当丰富,但研究的基础还较为薄弱。林基中教授以一己之力编纂《燕行录全集》,但其中存在的文献错误也较为严重,已经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批评,只要大家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也会日益减少。目前对此类文献的研究,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就某种行纪的单独研究,二是以问题为中心,结合若干种行纪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着重就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要研究行纪,应该对此类文献的特征有所了解和把握。首先,因为使行团的行走路线相对固定,行纪作者在出发前和途中往往会参考前人所写的同类纪录,因此存在着较多的雷同,后出者抄录、节选或改窜前人著作的情况时时可见,他们有时注明,有时匿而不宣。如果偶而取一种或若干种行纪资料来进行研究,往往就难以发现这一问题,于是在文献的使用上,或张冠李戴,或前后倒置,最终影响了结论的可靠。其次,行纪是一种观察记录,但任何一种观察都会受到“先入之见”的影响,于是在记录的时候,难免夸张或贬低,造成“失实”。第三,如果记录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那所谓的“真相”就更加扑朔迷离。如果用福柯《知识考古学》的理论来看,一种文献叙述中总是隐藏着某种秘密,它在记录什么,回避什么,它是如何叙述的,又为何如此叙述,如果仅仅根据呈现在外的文字记录,不加质疑地信以为真,那就未免太过幼稚了。克服上述困境的方法,就是首先要系统地把握资料,对此类文献下一番“考镜源流”的工夫;其次,就是作综合研究,比较不同文献对相同场所、事件、人物的记载和评价,分析其话语体系,深究其所以然。这就是将文献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加以“脉络化”(contextualization)。总之,要同时对“文本的历史性”(historicity of texts)和“历史的文本性”(textuality of history)作双向关注。

张勇:您在《东亚汉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中提到了在东亚行纪研究中参考西洋人观察记录的重要性。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西方传教士与外交使节记录,应该如何将其整合到域外汉籍研究中呢?

张伯伟:这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有联系。我曾经提到二十多年前的一个研究设想,那就是“东西方视野里的中国”,选择同一时代、同一地点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察,考察不同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再引申一下,也可以将中国人走向西方世界的记录包含其中。其实,西洋人航海东来,笔录其闻见以成书,自马可·波罗而后,数量也同样汗牛充栋。这些材料,自民国初期就有留意翻译者,如刘半农,他在1916年就说过,此类书之多,达千五百余种,他寓目者也有六十多种。近二十年来,这类文献的翻译出版较成规模,人们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朝鲜的中国行纪文献也有类似者。刘半农曾批评道:“纰缪驳杂,肆为妄谈者居十一二;而摭拾浮言,结构一本臆测者居五六。要皆西人所谓一点钟之书,书朝出而夕可求诸拍卖之肆者也。”至于晚清膺命出使西洋的中国官员,写出的西洋行纪,也有两种大型的“走向世界”丛书,锺叔河还以此为对象写出研究著作。同样需要注意的问题,在钱锺书的序言中曾有所提示:“一些出洋游历者强充内行或吹捧自我,所写的旅行记——像大名流康有为的《十一国游记》或小文人王芝的《海客日谭》——往往无稽失实,行使了英国老话所谓旅行者享有的凭空编造的特权(the traveller 's leave to lie)。‘远来和尚会念经’,远游归来者会撒谎,原是常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刘半农的评价就更低:“剿袭陈说者有之,但记宴游琐事者有之;己不能作,而令书胥为之者有之;甚至某使懵懂不解事,出洋考政,惧无以复命,阴属留学生数辈,为撰游记,而以千金易其稿。”所以,我们在重视这一类文献的重新挖掘的同时,对此类文献在“真实性”上的警惕,一点都不能弱于朝鲜时代的中国行纪,由于文化隔膜,甚至要更加警惕。虽说如此,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中采撷资料,互相比较,总是胜于偏听偏信。至于如何对各类文献作相互比较,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

二、域外汉籍研究的理论立场

张勇:您在《东亚汉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中多次提到了“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及域外汉籍研究的内涵。但是在韩国学界,有一部分学者对于域外汉籍的研究总是不免抱有一种“疑虑”。就是在东亚汉文学的框架下研究域外汉籍,中国的汉文学将成为绝对的中心,韩国汉文学的个性会被淡化甚至边缘化。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疑虑”的呢?

张伯伟:就域外汉籍的研究而言,我曾经提出“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试图在方法论上有所推进。“汉文化圈”在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比如“东亚世界”“东亚文明”“汉字文化圈”等等,其基本载体就是汉字。以汉字为基础,从汉代开始逐步形成的汉文化圈,直到19世纪中叶,积累了大量的汉籍文献,表现出大致相似的精神内核,也从根柢上形成了持久的聚合力。从表面构成来说,东亚各国似乎是一个松散的存在,但实际上是有一条强韧的精神纽带在根源处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如果说,研究方法是研究对象的“对应物”,那么,“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的提出,与其研究对象是契合无间的。

所有的方法背后都有一个理论立场。“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的理论立场是:首先,将域外汉籍当做一个整体,不再以国别或地区为单位来思考问题;其次,从东亚内部出发,考察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第三,特别注重东亚内部和外部的相互建构,而不再是单一的“中华中心”“西方中心”或“本民族中心”。这样的理论立场,所针对的是以往的研究惯性,其表现有四:

首先是在中国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把周边国家的文化仅仅看成是中国文化的延伸。日本著名汉学家神田喜一郎有一部《日本填词史话》,但其书正标题却是《在日本的中国文学》,他在序言中还明确自陈,此书所论述者是“在日本的中国文学,易言之,即作为中国文学一条支流的日本汉文学”。可见这一观念还影响到一些汉学家。所以,在这一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也往往是“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是19世纪比较文学法国学派所强调的方法,虽然在理论阐释上会强调“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基亚《比较文学》语),但在研究实践中,注重的仅仅是接受者如何在自觉或非自觉的状况下,将自身的精神产品认同于、归属于发送者(或曰先驱者)的系统之中。由于19世纪法国文学的伟大成就和在欧洲的垄断性地位,这一比较文学研究的结果也就单方面强化了其自身的辉煌。

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对东亚造成了极大的侵略和压迫,此后西方汉学家或东方学家大致搬用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 Toynbee)在其《历史研究》中所归纳的“挑战—回应”模式,用于他们的东方研究之中。在这里,“挑战”的一方是主动的、主导的,“回应”的一方是被迫的、无奈的。有能力应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这一文明就有继续生存的机会(当然也要将光荣奉献给挑战者);反之,若无力应战或应战乏力,这一文明的宿命就是走向灭亡,这一地区的出路就是“归化”西洋。

以上的三种研究趋向,从本质上来说,都隐含了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立场(尽管有时候是无意识的)。“大中华”观念是“中华中心”,“影响研究”是“法兰西中心”,“挑战—回应”模式则是“欧洲中心”。更需要指出的是,东亚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也自觉不自觉地“自我东方化”,他们在研究近代东亚的历史文化时,往往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和眼光。用“挑战—回应”的模式从事研究的弊端,主要在于这是以发送方或曰挑战方为中心的。在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东亚,这样的研究强化了“中华主义”;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世界,这样的研究强化了“欧洲中心”。它们都是以较为强势的文化轻视、无视甚至蔑视弱势文化,后者或成为前者的附庸,而前者总能显示其权威的地位。

于是就有了第四种趋向,从本质上说是属于民族主义的。在文学研究中,就是强调所谓的“内在发展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韩国文学史著作,大多都在强调本国文学自身的独立发展,而完全割裂了与外在的、特别是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正如韩国学者崔元植教授的叹息:“近来越发切实地感受到我们社会对中国、日本的无知,其程度令人惊讶。”(《“民族文学论”的反省与展望》)白乐晴教授也有类似的认知,他认为韩国文学研究界存在着“把真正的亚洲文学,尤其是与我们最近的东亚文学搁置一边,总是关注远处的文学”的问题。因此,他倡导“立足于第三世界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本国文学、中国文学以及日本文学”,以改变东亚文学“只在西方文学的边缘彷徨”(《看第三世界文学的眼睛》)的现状。

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提出“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并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它期待一方面破除文化帝国主义的权势,一方面又能打开民族主义的封闭圈。

张勇:您提出的书籍“环流”与“东西流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说日本与朝鲜是东亚汉籍“环流”中的重要支点。那么在这个“环流”过程中,这两个国家的文字(假名与谚文)是否也发挥了作用?应该如何在域外汉籍研究的框架中评价这种作用呢?

张伯伟:除了汉籍,域外人士当然也用本国文字撰写各类文献。这些用本国文字撰写的文献,不属于汉籍,但在研究域外汉籍的时候,必然会有参照之用。在书籍的“环流”过程中,这些以本国文字撰写的著作,无疑也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域外汉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而用假名或谚文撰写的文献,是研究时可资利用的材料。前者是研究对象,后者是辅助材料。

我们不妨举例说明。大家都熟悉《文镜秘府论》,其中的西卷专论“文病”,至有28种之多,但主要还是从永明体的“八病”繁衍而来。其序文中也说:“沈侯、刘善之后,王、皎、崔、元之前,盛谈四声,争吐病犯。”这些书,一般也都认为是空海入唐携归者。但如果我们注意到在他之前的藤原滨成于宝龟三年(772)奉敕撰写的《歌经标式》(以汉字和假名夹杂而成),就可以知道在空海之前,中国有关论述声病的文献已传入日本。例如其“和歌七病”中的“头尾,第一句终字与第二句终字同也”,“胸尾,第一句终字与第二句三六等字同字也”,“腰尾,他句终字与本韵同字也”,就是仿照了永明“八病”中的“平头、上尾、蜂腰、鹤膝”而来,且定义也有类似者。虽然列出的和歌是“七病”,但由于是模仿了“八病”而来,所以在行文中有时竟也出现了“八病”:“况一篇之内,遂乏繁艳之词;五句之中,重犯八种之病者乎?”其句式也是仿照了沈约“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但在“环流”过程中,文献的立意和重点也会发生变异。比如其中所说的“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和歌”,这显然改造自《毛诗序》的“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去掉了有政教意味的“正得失”;“咏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知音”,也将《毛诗序》中“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道德讽咏转换为艺术鉴赏。而书名中的“式”,也来自于唐人诗格、诗式的名目,体现的是一种“规范”意识。所以,如果把《歌经标式》与《文镜秘府论》相结合,考察齐梁至初盛唐诗歌批评文献在日本的“环流”,就可以发现更多有意味的现象,由此作进一步研究。

三、域外汉籍研究的方法

张勇:继2011年出版《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之后,您在2017年又出版了《东亚汉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一书,从您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开始,您就一直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现在又将问题意识扩大到整个东亚汉文化圈。但有的学者认为,古代文学研究不必强调方法论,有用的就是好方法。不知您为何在研究中特别强调方法问题?方法论对21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有什么关键意义?

张伯伟:这个问题问得好。在域外汉籍研究领域中,最先引人注目的往往是新材料,然后能从新材料中发现新问题,而最终贵在通过新材料的使用和新问题的探索,提炼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但是长期以来的学术积弊,使得中国学术界对于材料的兴趣较为浓厚,而对于问题尤其是理论和方法的意识则较为淡漠。我曾经把域外汉籍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作为新材料的域外汉籍、作为新问题的域外汉籍以及作为新方法的域外汉籍。目前从总体上来看,多数处于一二之间,少数论著在二三之间,这也就是上面说的“不同层次的差异”。由于将重心放在材料上,重视者会因为其“新”或“稀见”而自喜,轻视者会因为其“碎”或“边缘”而藐视。好多年前有一位前辈学者曾经问我:“你还能再找到一本《文镜秘府论》吗?”大家知道,《文镜秘府论》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空海大师撰写,他曾经在贞元二十年(804)到元和元年(806)在唐留学三年,回国后,应学习汉诗的后辈之请,遂以他在唐代收罗的诗学文献为基础编纂成书。关于此书在这一方面的价值,日本江户时代的市河宽斋曾经这样说:“唐人诗论,久无专书,其数见于载籍,亦仅仅如晨星。独我大同中释空海游学于唐,获崔融《新唐诗格》、王昌龄《诗格》、元兢《髓脑》、皎然《诗议》等书而归,后著作《文镜秘府论》六卷。唐人卮言,尽在其中。”(《半江暇笔》卷一“秘府论”条)正因为其中载录的材料很多已经在中国亡佚,所以有特殊的文献价值。由此可见,在这位前辈的心目中,域外汉籍的价值主要属于“新材料”。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文献价值,仅仅就著作本身来看,多数达不到中国古代较为优秀的水平,所以研究这些材料,也就没有多大意义。我觉得,这恐怕也是直到今天有不少人仍然秉持的立场。但在我看来,这个立场是有问题的。八十多年前,陈寅恪曾经说过一段话,颇为大家熟稔:“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但学术界(包括不少热心域外汉籍收集、整理、研究的学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新材料”,而忽略了“新问题”,这就往往造成用新材料盖旧房子的令人惋惜的现象。说得决断一些的话,如果缺乏“新问题”,即便有无穷的“新材料”,也形成不了“时代学术之新潮流”。甚至不妨说,如果没有“新问题”,实际上就是糟蹋了“新材料”。梅曾亮在《答朱丹木书》中说:“文章之事莫大于因时。……使为文于唐贞元、元和时,读者不知为贞元、元和人,不可也;为文于宋嘉祐、元祐时,读者不知为嘉祐、元祐人,不可也。”文学创作如此,学术研究也是如此。试问一下:假如今天的杜诗研究,在问题的提出、资料的采撷、切入的角度以及最终的结论,与二十年前、五十年前差别不大的话,这种研究的价值如何就很有疑问了。由于域外汉籍是以往学者较少注意者,因此,其中就蕴含了大量值得提炼、挖掘的新问题。由于我们处理的新问题,往往也是过去的理论和方法难以圆满解决的,由此也就势必导向下一个阶段——“新方法”。所以,域外汉籍研究若想获得长足的进步,必然要从“新材料”的阶段向“新问题”“新方法”转变。

如你所说,在我的学术研究生涯中,的确比较重视研究方法。大致来说,从20岁到40岁,主要围绕“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40岁以后,集中探索东亚汉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这分别可以由《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和《东亚汉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中华书局2017年版)为代表。前者重在对既有的文学批评方法作总结,后者重在探索新的研究方法。重视研究方法,当然与我的师承有关。先师程千帆先生在2000年去世,如果要拈出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他区别于、高出于同时代的古代文学研究者,那就是在他的研究工作中,贯彻了强烈而持久的方法论意识。从他早年提出的将“考证和批评”相结合,到晚年提出的“两点论”——文艺学和文献学的精密结合,这种努力是一以贯之的。他说的“两点论”,至少在南京大学“两古”专业的师生都是耳熟能详的。由于缺乏阐释,有点流为一句“口头禅”的危险,所以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希望把他的这一观念作进一步弘扬,并期待学术界更多地付诸实践。而千帆先生对于方法的重视,又是受到陈寅恪先生的深刻影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寅恪先生非常重视学术研究方法,这当然不算其特性,因为同时代的新派人物,如胡适、傅斯年等,也都十分强调用“科学方法”或曰“不陈的工具”(实际上就是西洋人做学问的方法)来整理国故。而当时的旧派人物,不妨以“东南学风”的核心人物柳诒徵为代表,在世人的心目中,他是不注重研究方法的代表,其实也不尽然。前几年新印的李孝迁编《史学研究法未刊讲义四种》,其中就有柳诒徵的《史学研究法》(约1919年),该讲义的整体框架就取法于日本坪井九马三的《史学研究法》(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03年版),而透过日本摄取方法论知识的途径以达到学习西洋的目的,在民国时代也带有共性。寅恪先生对此一是非常不满,二是与他们不同,他在《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第三句“田巴鲁仲两无成”,指的就是当时史学的新旧两派——“旧人有学无术,新人有术无学”。其实胡适也曾对日本学者今关寿麿说过:“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将来中国的新史学须有北方的疑古精神和南方的勤学工夫。”陈寅恪先生就是这样做的。在研究方法上,他采取的路径不是“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而是自创一路,将中国传统与西洋学术相嫁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固不同于乾嘉考据之旧规,亦更非太史公冲虚真人之新说”,后者从广义上来理解,实际上就是西洋学说。可以是否定性的表述,也可以换个说法,“既吸收中国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又结合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学派的语言文字考据方法”。可惜的是,寅恪先生这些意见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较少,使他在1945年有“论学论治,迥异时流,而迫于事势,噤不得发”的自叹,而垂暮之龄嘱其多年助手黄萱在其身后“写篇谈谈我是如何做科学研究的文章”,同样是“迫于事势”,得到的回答是:“陈先生,真对不起,您的东西我实在没学到手。”而他的回答更令人伤痛:“没有学到,那就好了,免得中我的毒。”阮元曾说:“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以百年升降衡论东亚学术,我觉得,今日学界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反省西方学术(尤其是汉学)对于东亚的影响和改造,它集中在方法的问题上。我曾经举出三位汉学家的意见,史学研究方面的保罗·柯文(Paul A. Cohen),文学方面的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以及思想史方面的包弼德(Peter K. Bol),尽管他们的态度不同,有的平和,有的坦率,有的刻薄,但共同的一点是,都认为百年来的中国学术,除了文献整理之外,使用的分析框架、理论基础、问题意识等等,都是外来的。而还有不少研究者根本缺乏理论意识,产出的论文往往只是知识的罗列。如果以禅宗“应病施药”法治之,今日从事学术研究,就应该具备理论和方法的自觉。不然,就无法在国际平台上与我们的同行作较为深入的交流,也无法尽到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的责任和义务。所谓“有用的就是好方法”,或者说“适用的就是好方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将这些话作为放弃自身努力探索研究方法的托词,或冠冕堂皇的遁词,那就愧对了我们的时代。

张勇:您在您的新书《东亚汉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中多次从东亚汉文学研究的角度论述了西方学界的理论与研究成果,这是否意味着随着东亚汉文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成熟,中国学界也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而这种方法论又能与西方学界的研究方法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

张伯伟: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越来越多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学者也纷纷著书撰文,比如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写了一份报告《向中国学习:为什么西方的经济模式对整个世界不灵》;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儿珀(Stefan Halper)则著有《北京共识:中国权威模式将如何主导二十一世纪》。这些因素在学术研究上也悄悄地反映出来,原来以世界为范围的论题,中国及东亚基本上是缺席的,欧洲和美国就代表了世界、代表了人类,但从21世纪开始,我们看到西方的很多研究著作都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牢笼,试图在与中国历史的对话中展现世界的历史。英国学者彼得·沃森(Peter Watson)2005年出版了《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他在2016年写的中文版序言中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西方胜利高歌的历史。相反,该书虽然花了很多篇幅讲述欧洲的崛起及其重要地位,但是它同样探讨了中东、印度、朝鲜半岛、日本,尤其是中国的思想在历史上关键时期所起的作用。”这样的眼光和立场,与他在序言中写到的“这个国家近来发生的许多变化(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教育的)意味着新的思想正在各处涌现”,以及“现代中国正在学术上快速发展”,“正在创立新传统”,“亚洲开始在思想领域重新获得其应有的地位”等等,我想是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的。再比如荷兰学者任博德(Rens Bod)在2010年出版了《人文学的历史——被遗忘的科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描述人文学成长历史的著作,几乎在每一个分支上,他都以中国作为不可或缺的描述和比较对象。其实,就经济而言,正如德国学者安德烈·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在其《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中所揭示的,直到19世纪之前,“‘中央之国’实际上是世界经济的某种中心”,“把中国称作‘中央之国’是十分准确的”。在作者(他并非汉学家,而是全球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看来,以往的汉学家们,更不用说欧洲/西方中心论者,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认为,至少从1500年以来(有人甚至认为自1000年或更早的时候开始),西方就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从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姑且以历史研究为例,如果按齐思和(他是中国学术界少有的可以同时讲授中国史和西洋史的教授)在上世纪中叶写的《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中的说法:“西洋史学赶上并且超过了我们,不过是近百年来的事。在一百多年前,西洋史学,无论在质或量方面,皆远不及中国。”那么,尽管在今天我们还需要不断向其它的文化学习,但在精神上应该彻底摆脱“以西学为神圣”的桎梏,充满信心地为恢复两百年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而努力。这样一个基本观念,在今天应该深入人心。

以上所说的话好像有点离题,其实,我揭示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是想提醒大家,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学术应该在理论和方法上对世界有所贡献。尽管前路还很漫长,但现在已经到了踏上这条道路重新出发的时候了。我还是想重复一下已经说过的话:在今天的人文学理论和方法的探求中,套用西方理论固不可为,无视西方理论更不可为。我们的观念和方法应该自立于而不自外于、独立于而不孤立于西方的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的探索中,要达到成熟的阶段还需假以时日,可是已有的探索经验告诉我们,最终能达到这一阶段是必然的。我们不妨乐观地借用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结尾的几句话来形容:“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四、域外汉籍研究的前景展望

张勇:您在2016年在南京大学召开了“东亚汉籍研究的学术意义”国际工作坊,2017年又与美国莱斯大学合办的“重思汉文化圈:汉字书写在东亚文化中的运用之批评性考察”,同年又举办了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的学者入会。从这些会议可以看出,域外汉籍研究已经不再限于东亚地方,欧美等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您觉得,未来的域外汉籍研究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其未来在欧美学界会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还有,您有没有将域外汉籍研究“学科化”的想法,也就是将其上升为二级学科或一级学科?

张伯伟:东亚在文化上是否堪称一个整体,能否将汉文化圈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些在学理上可能还会继续争论下去,但却不妨碍学者的研究。就文化来源说,欧洲文明的组成元素不是单一的,有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基督教,有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所以是一个混合体。现代民族国家也是从19世纪才开始逐步形成的。所以从一个方面来说,“西方是一连串无尽的对立——无论在宗教、政治、艺术、道德还是礼仪方面”(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语),可是从另外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整体,“在政治上虽然四分五裂,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文明,中世纪以降就一直被称为基督教文明”(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语),这也称得上是某种共识。所以,历来以整个欧洲为叙述单元的著作层出不穷,谈到文艺复兴,不仅有意大利的,也有德国的、法国的、荷兰的,其间也有各种差别。可是将东亚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来叙述,这样的著作并不多见。一百多年前日本学者开始用“东亚”或“东洋”的概念,目的不是学术上的,而是要取代中国,少量的著作以东亚为叙述单元,也是要突出大和民族的优秀,为军国主义称霸亚洲张目。“二战”以后,亚洲各国开始摆脱西方的殖民统治,纷纷谋求民族独立,所以汉字在东亚一度被减少压缩甚至去除,以至于到了今天,东亚是否存在共有的文化,也就出现了不同意见。一是将东亚世界看作一个整体,比如西嶋定生在《东亚世界的形成》中,就揭示了汉字文化、儒教、律令制和佛教这四项内容,作为统一的东亚世界的表征。美国学者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东亚文明》一书也是将东亚作为一个整体,将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看成“代表着东亚所共享的文明,同时又允许通过这种共享传统的重叠而坚持其本土的文化”。而根据罗兹·墨菲(Rhoads Murphey)的意见,这一共同体还延续到今天(《东亚史》第四版)。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东亚是一个多极的区域,并不存在一个共有的认同,比如葛兆光说“十七世纪以后无中国”,“如果说这个‘东亚’真的存在过认同,也恐怕只是十七世纪中叶以前的事情”(《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更有人将这种分崩离析的状态上推到唐代,如王贞平《多极亚洲中的唐代中国:外交与战争的历史》,即如其书名所揭示,唐代的东亚世界便已经是一个“多极的”世界了。以上意见如果要从历史上去寻找依据的话,都不难找出书面或口头上的事实以及连篇累牍的文献,然而将“事实”和“文献”用不同的方式排列,就可能引导出完全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结论。历史现象本来就是可以“自其同者而观之”或“自其异者而观之”的。谈整体并不排除多样,论差异也不能忽略统一。将历史上的东亚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不是政治、经济或军事,而是汉文化。以汉文化作为最高文明来追求,就是他们的共同目的,由此而确定了其核心价值并形成了统一性,直到19世纪后期。以东亚作为一个叙述单元,在欧美学术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上文提及的书以外,法国学者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ch)有《新汉文化圈》,康灿雄(David C. Kang)有《西方之前的东亚》等等,在梅维恒(Victor H. Mair)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也特别在卷末安排了三章,分别讨论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对中国文学的接受。一些欧美的有识之士也指出,在西方有东亚系而无东亚学,所以,在其内部也产生了一种需求,就是将东亚的汉文学(广义的)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这种需求,完全是来自于学术本身的要求。而我认为,东亚的学者有责任对这一需求有所呼应和推动。

有鉴于此,我在2016年举办了“东亚汉籍研究的学术意义”国际工作坊,在2017年与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合办了“重思汉文化圈:汉字书写在东亚文化中的运用之批评性考察”,还举办了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以往的会议最大的差别,就是欧美学者的参与,尤其是与美国莱斯大学合办的会议,有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

除了学术会议,另一个推动就是英文出版。目前已经列入计划的是两部书:一是ReconsideringtheSinosphere:CulturalTransmissionsandTransformations;二是RethinkingtheSinosphere:Ideology,AestheticsandIdentityFormation。两书都将由美国CAMBRIA出版社出版。另外,我还计划与欧美学者合作一部“东亚汉籍研究指南”性质的书。如果这些计划能够一一实施,对于欧美的东亚汉文化研究,一定能够有所推动。至于在欧美学术体系中,这项研究能占什么地位,这不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门学科能否成立,需要若干前提条件,至少包括:1.研究的材料相当丰富;2.可以提炼出新问题和独特的方法;3.有一批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域外汉籍是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学科的。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是确信的。至于这一结果什么时候能够达成,我还是欣赏曾国藩的理念:“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张勇: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主编的学术期刊《域外汉籍研究集刊》已经出版了15辑,在国际学界已经有良好的口碑。请问《集刊》目前的来稿情况如何?《集刊》倾向于发表年青学者的稿件吗?不知将来的《集刊》用稿方向有没有什么变化?将来会不会在集刊中设立专题或笔谈?

张伯伟:《集刊》创办于2005年,转眼就是13年,从2015年开始,由年刊改为半年刊,但每辑的篇幅没有减少,从这里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稿源是较为充分的。起初的时候以约稿为主,现在基本上都是自然来稿,这也反映了域外汉籍研究事业的发展。域外汉籍研究所成立伊始,我们就筹划编辑“两书一刊”,编纂刊物的目的,一是为了建设一个可供中外学者公开讨论、交流的学术平台,二是为了倡导一个新的学术方向,三是为了鼓励和培养年轻学人。就选稿本身来说,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学术质量。但对于年轻学人,我们会多予鼓励,甚至帮助他们将不够成熟的稿子改成较为成熟。事实上,《集刊》的作者多数是年轻学人。在“发刊词”中,我们强调了刊物“重视以文献学为基础的研究”特色,这一特色还将继续保持,同时,我们也会鼓励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多做探索,即便有点生涩,也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集刊》的栏目,从开始到现在变化不大,如何在现有的高度更上层楼,我们也愿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专题、笔谈以及书评等栏目的拓展,都是有可能的。总之,《集刊》能有今天的成绩,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大力支持,我们只能以更努力的工作来回报大家。

猜你喜欢

东亚文献方法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欧洲第一份研究东亚视觉艺术的西方语言杂志——《东亚艺术》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15000余种商品亮相东亚商品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学霸“三小只”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