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体育养生理念的国际传播

2018-07-09孙爱萍韩诚正

关键词:习练气功新加坡

张 斌,孙爱萍,韩诚正

(1.安徽中医药大学 合肥 230038,2.皖南医学院一附院 安徽 芜湖 241001)

养生理念是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摄生养生、延年益寿一直以来是人类的基本愿望。邱丕相教授将体育养生界定为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认为其是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并指出,体育养生是通过身体自身的姿态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预防疾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功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和中医养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1-7中国武术,作为将传统哲学、美学、养生学、中医学、兵法学、美学、伦理学等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融会贯通的集大成者,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已利用了电视媒体、国际重大体育比赛以及以武术表演为形式的国际交流等传播途径,已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中国武术国际认可度高为世人公认。

武术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赋予了武术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兼容并包的广博内涵,由此武术才得以传承至今。将武术从体育运动上升到文化的层次进行传播,由武术之道升华到内蕴其中的文化之“道”,可以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本文主要以新加坡的五禽戏推广为调研对象,在对健身气功及其养生理念在新加坡的推广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既从微观方面对传播路径进行量化分析,也从宏观方面对国际文化融合及国家政策推动等进行探讨。

一、五禽戏的体育养生价值

体育养生理念最早可考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术数”即“修身养性之法”,包括导引、按蹻、吐纳等,健身气功合导引、吐纳于一体,能够调摄精神、锻炼身体。五禽戏作为健身气功在百姓中普及最广的功法之一,相传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编而成,经过历代传承,演变出多个流派。[2]演变出五禽拳、五禽剑等多种功法,及“正宗五禽戏”(华佗后人华恒才传授)、胡氏五禽戏(北京胡耀贞编创)、焦氏五禽戏(北京焦国瑞编创)、戴氏五禽戏(安徽戴叶涛传授)等多个流派。[2]华佗作为中医史上道医的杰出代表,其所创编的五禽戏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早在《庄子·刻意》中就有“熊经鸟伸”一说。所以,五禽戏的养生理念既合于中医养生理念,也通于道家哲学思想。五禽戏在练习时就注重“身”“息”“心”的调理配合,以五禽“虎鹿熊猿鸟”内合五行“木火土金水”、以调理“精气神”三宝外通“天地人”三才,以模仿动物的本能运动效法自然。可见在动作、节奏和风格上,五禽戏都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阴平阳秘”“形与神俱”的中医养生和道家哲学的思想。同时,伴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研究和挖掘,五禽戏在调节人体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理健康方面,都有着良好的作用。由此我们发现,五禽戏其实是一种统一了形体运动和身心疗法的综合锻炼方式,可以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方便普及。

现代社会中,伴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在社会生活的压力之下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已经成为当代人面临的重要问题。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功法,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五禽戏作为健身气功在百姓中普及最广的功法之一。就目前来看,包括五禽戏在内的武术养生观并没有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因而,从武术养生观的角度出发传播武术,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对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来说应该也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五禽戏的国际传播

近年来,五禽戏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推动下,由博归约,成为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一个项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在国外也逐渐成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一张名片,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3]94-95五禽戏在国内推广的渠道和平台很多,而国外推广,主要通过各类健身气功协会赴国外开展表演、交流等形式进行,其新奇的健身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众多海外练习者的喜爱。[4]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大力推动下,各类健身气功机构在国外以气功培训班、媒体宣传、表演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和宣传健身气功,逐渐让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健身方法走出了国门,被越来越多的国外民众了解、练习并喜爱,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与新加坡本土健康理念的融合

目前新加坡公民主要有4大族群,华人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大多数新加坡华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闽南人对代表汉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尤为看重,很多习俗和理念都被带到了新加坡。有着浓厚中华养生理念底蕴的健身气功,自然会在新加坡得到重视和传播。此外,由于华人人口比例的绝对优势,五禽戏等健身气功的体育养生理念在新加坡的传播有着高度的契合和绝对的优势。而之前中国的体育养生理念是伴随着武术逐渐传播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的,先后经历了无意识传播阶段、自发组织传播阶段和有组织传播阶段。自发组织传播象征着中国的体育养生和新加坡地区本土理念真正融合的开始,最早可以追述到1910年3月的精武体育会。当时精武体育会以“爱国、修身、助人、正义”的旗帜,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刚毅之国民”为主旨。20世纪20年代,上海精武体操会分会、海南琼派武术团体光武国术团在新加坡的成立[5],推动了武术及其健身功法在新加坡的发展。健身气功以拳种的辅助功法,一同进入了南洋各国。自那时起,健身气功及其所代表的体育养生理念就已经在当地落地生根,并开始和当地的文化交融。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家体育总局积极响应,采取多模式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并于2016年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纲要》第六章第二节明确指出,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健身气功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哲学精神,融合了武术和中医的精髓,是中华传统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推动,五禽戏等健身气功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体育养生理念,会带给世界不同的健康生活观。

总之,由于华人在新加坡人口比例的优势,体育养生理念的传播有着良好的愿景和广大的市场。

(二)五禽戏在新加坡传播的调查分析

2016年11月,9名安徽高校体育老师参加新加坡新秀武术国际交流大赛。我们利用此次机会进行健身气功五禽戏在新加坡推广的现状调查。行前我们制定了问卷,并对问卷设计初稿进行了内容效度评价。运用spss17.0对问卷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科隆巴赫α(Cronbach)信度系数为0.697,达到研究要求。并采用“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研究对象两次填答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837,说明问卷信度可靠(表1)。

表1 问卷重测信度检验表 (n=30)

赴新加坡进行五禽戏交流的期间,在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473份,回收率为94.6%,除去16份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6.6%。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利用处理软件excel、spss17.0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统计。

首先以五禽戏在新加坡的推广形式(模式)作为要素,对有效问卷进行科学分析,健身气功五禽戏在新加坡推广的形式很多,其中功法表演和交流占推广形式的48.6%;功法比赛推广占24.3%;培训班推广占10.0%;讲座形式推广占8.6%;媒体宣传推广占5.7%;余下的2.9%通过其他形式进行推广。通过数据分析,目前五禽戏在新加坡推广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中国的健身气功组织被邀请至新加坡,二是国家外派至新加坡,然后通过图1中的形式,与当地武术馆校合作,共同推动健身气功在新加坡发展。

图1 五禽戏在新加坡的推广模式(%)

对回收的457份有效问卷中健身气功习练者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习练五禽戏的男性占练习总人数的40.9%,女性占练习总人数的59.1%。由此数据可知,新加坡有更多的女性喜欢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这与五禽戏练习强度小、动作幅度小、易于掌握练习的技术特点直接关联。其技术特点与女性的身体生理特点相符合,更容易得到广大女性习练者的认可。对于广大的女性习练者而言,练习五禽戏能够强身健体,调节情绪,减少女性习练者疾病的发生率。对于男性习练者而言也能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新加坡五禽戏习练者中,21-30岁的习练者为主要的受众群体,占练习总人数的39.2%,20岁以下的练习群体占20.3%,31-40岁的习练者占24.3%,41-50岁的习练者占4.1%,51-60岁的习练者占8.1%,60岁以上的习练者占5.4%。从新加坡五禽戏练习者的年龄分布可以看出,五禽戏功法在新加坡的推广受众主要是20岁到40岁的年轻人,这与我国的健身气功推广策略息息相关。

其次,对新加坡五禽戏练习者的接受方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新加坡五禽戏练习者对该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分布情况基本呈正态分布(图2),对理论知识非常了解的占10.0%,了解的占22.9%,一般的数量为最多,占44.3%,对五禽戏理论知识不了解的占18.6%,很不了解的占4.3%。数据显示,新加坡五禽戏习练者的五禽戏理论知识比较欠缺,大部分五禽戏练习者并不知晓其健身机理和功能作用。

图2 五禽戏习练者对五禽戏理论知识的了解情况(%)

习练者对五禽戏的认知,主要是指通过参加五禽戏的学习获取健康和技能知识。认知情况通常与习练者的情感和意志相对应,习练者对五禽戏的认知反映了五禽戏在新加坡推广的成效。新加坡五禽戏习练者对五禽戏的认知,51%的人以学习班的形式获得,28%的人通过向亲朋好友学习获得,10%的人通过单位组织的比赛、表演获得,7%的人通过向广场上的练习者学习获得,4%的人通过光碟学习获得。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习练者以通过学习班的方式习得五禽戏,这说明新加坡五禽戏的学习班建设具备一定规模,这与新加坡政府对健身气功开展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

新加坡健身气功练习者获得理论知识的方式主要通过当地媒体、中国教练和自我搜集整理,只有9.2%的人通过中国的宣传资料获得健身气功的理论知识(表2)。作为健身气功发源国,加大我国多种渠道的宣传力度是进一步做好健身气功在新加坡推广的重要举措。

表2 健身气功练习者获得关于健身气功理论知识的方式

本次调研发现,健身气功在新加坡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这是多种健身气功顺利推广的重要因素,五禽戏作为特色的健身气功,多类表演、交流、比赛是其在新加坡推广的主要形式。对以“新加坡五禽戏习练者”作为要素展开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习练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多为20-40岁的工人、事业单位人员及个体职业者;习练者主要通过学习班的渠道进行理论知识和演练动作的学习,大部分习练者每周练习的次数基本保持在1-3次,其学习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增进健康;五禽戏在新加坡的推广基本能满足习练者的需求;习练者对五禽戏的喜欢程度需要提高;专业指导人员的缺少和五禽戏理论知识的匮乏是影响五禽戏在新加坡推广的主要因素;新加坡民众主要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获取健身气功方面的理论知识,中国面向新加坡的宣传资料匮乏。

三、关于体育养生理念国际传播的思考

传统气功功法五禽戏,是我国传统中医和传统体育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依据上述结论,笔者认为,五禽戏既可以与中国传统武术、太极、中医等相结合进行推广[6],又可以同现代运动康复理论相结合,从而满足多种职业、多种年龄段习练者的不同需求。体育市场的开发是普及和推广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竞赛体制,加大对健身气功特色项目的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五禽戏的学习、练习和比赛中来。此外,笔者认为,还需在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下,进一步建立健全五禽戏的培训机构,完善五禽戏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对五禽戏理论知识的发掘和整理,科学分析传统气功功法的内涵,通过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加强宣传,以扩大传统气功功法的外延。使习练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悟到五禽戏的丰富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神奇魅力。

五禽戏源于道家哲学,结合于中医养生理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理论内涵,这是五禽戏的优点。但同时,道家哲学和中医养生理念的抽象性也限制了五禽戏的传播。理论知识和五禽戏套路的规范化,仍然是急待需要解决的问题。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后,委托上海体育学院迅速展开了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并编写出版了《健身气功·五禽戏》,200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很多专家认为这是对五禽戏套路的一次里程碑性质的规范,但动作的整齐划一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形”上。如何在规范动作,也就是规范“形”的同时,能够让习练者体悟、领会并运用“形与神俱”,品味健身气功内在精髓,也就是“神”,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在2016年新加坡新秀武术国际交流大赛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受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影响,习练者对五禽戏理论知识的了解比较不够,大部分五禽戏练习者不了解其健身机理和功能作用。

目前健身气功国际化传播的主要形式是讲师派出制,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选调教师,被选派的老师大部分来自于高等学校,且多数是由武术套路、太极拳转型的教师,对健身气功的功法把握不尽相同,对单独一门健身气功的习练精准度更是参差不齐。尤其是结合中医理论、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以及运动康复医学的能力水平不够,多数仅仅是将套路动作强行灌输,依靠学生自身的兴趣、学习能力以及悟性去学习、去掌握。加上讲授健身气功的教师不够稳定,且存在语言交流问题,即使是在新加坡华人区,也存在着普通话和粤语等语言上的交流障碍。

五禽戏在国内推广的渠道和平台很多,国外推广主要通过各类健身气功协会赴国外开展表演、交流等形式进行,其新奇的健身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众多海外练习者的喜爱,但推广力度远不及国内。[5]虽然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大力推广下,五禽戏被越来越多的国外民众了解、练习并喜爱,但是健身气功特别是五禽戏的国际化推广仍有待探索和完善,国外参与健身气功的人数偏少,82.3%的国家练习五禽戏人数不超过5000人,仅极少数国家的练习人数超过万人(如俄罗斯、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7-9]在2016年新加坡新秀武术国际交流大赛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女性习练者多,退休工人、事业单位职员、个体职业者是五禽戏练习的主要组成人员。这些都说明受众的开发面太低,还有待提高。

根据经典的传播学拉斯韦尔5W模式,以及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传播策略的探讨:

第一,加强团队的建设不仅仅是提高健身气功教师的培训,而是提升整体专业水平。动作的规范、精气神的表现是基础,但涉外传播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中华传统文化、道家哲学以及中医养生理念的输出。这需要传播者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广博的知识。显然,作为专业队出生的运动员,以及一些高校老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但达到这样的要求又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这就需要团队的合作和建设,可以将庞大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技术验证操作由团队小组分块研究。短、平、快的高效团队建设和分门、分组、分群的化整为零的滴入式传播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既往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适用于学校、团课的教学。随着学员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教课的开发也是刻不容缓。同时,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不能激发很多的年轻学员以及少儿学员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进行观念上的修正,即五禽戏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健身气功本身就有重塑形体、变化气质的作用,青年、少年都可以通过学习五禽戏得到更多的益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动、虚拟现实技术(VR)的迅猛发展以及无人健身房的建设,学习五禽戏的方式在不断地多样化、便捷化、规范化,更有五禽戏动漫化的发展[10],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加入练习,让中国传统的养生理念从娃娃抓起。

第二,中国道家的阴阳学说提出,有输入就有输出。如果说传播、教授五禽戏是输入,那么对教授后的成果判定就是输出。鼓励举办区域性的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和当地体育机构合作举办五禽戏比赛,在比赛中拓宽传播渠道,增进学习友谊。同时还要配合我国教育部的合作办学计划,连点成线、扩线成面,鼓励国外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养生专业。也可以同其他运动一样,实行健身气功进校园,走进青少年的健康生活。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支持下,会有更多的习练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悟到五禽戏的丰富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神奇魅力。

第三,武术的国际传播,具有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特征,在这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论什么形式的文化国际传播,都应在互相尊重彼此文化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前提下,进而形成理念的共识、共享、共融,实现文化共荣。“跨文化包括所有的自我特征和陌生新异性、认同感和奇特感、亲密随和性和危险性,正常事物和新事物一起对参与者的中心行为、观念、感情和理解力起作用的关系。跨文化是指通过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的归属性的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1]31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应秉承中国文化的极强包容性,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良性互动,应该尽量避免自我中心主义情结,端正心态,真正地展现中国武术的文化属性及其社会良性促动。包括五禽戏在内的中国武术所蕴含的养生理念,是以技(技击)、身(强身)、性(道德)三者有机结合的中国武术基本价值体系的构成部分,只有摆脱对武术功能的功利化利用与传播,才会真正地铸造出中华武术文化博大精深的国际形象。

有研究指出,国家形象的构成包括经济、安全、文化、政府、国民五个方面,体育属于文化的范畴。以体育来构建中国国家形象,以体育为媒介进行中西文化沟通,实现中国与同际的对话,有着天然的黏合性。体育中国是指绵延至今、弦歌未辍的体育意义之中国,其基本内容是中国体育的养生保健理念、价值及与此相勾连的和谐观念。在全球范围浸润了中国体育的华人共同体和接受中国体育养生理念的非华裔人,是现有整体中国国家形象在体育层面的现实映像[12]29,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载体与媒介,是展现新时代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我们相信,武术的外在形态及内有理念,源于中国,同时也应属于世界。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崔玮.华佗“五禽戏”的历史渊源与思想内涵[J].兰台世界,2010(3):74-75.

[3]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 虞定海, 张茂林. 口碑传播视角下健身气功国际化推广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6):73-77+94.

[5] 李秀. 遗留新加坡的海南琼派武术探析——兼谈新加坡最早的琼籍华人武术团体光武国术团[J].搏击(武术科学),2012,9(3):4-6.

[6] 虞定海,王林.新编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65-68+73.

[7] 薛欣, 王智明. 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述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4):296-299.

[8] 娄虎. 墨尔本地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推广途径的质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86-91.

[9] 华桦. 健身气功在英国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64-67.

[10] 张成, 徐雅婷, 马缘. 华佗五禽戏动漫化传承传播方案初探[J].科技视界,2017(12):39+33.

[11] 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 钟秉枢,等.职业运动员国家文化使者的形象塑造与培养途径[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习练气功新加坡
把方向、厘脉络、精习练
——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