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思考
——以宁国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2018-01-01宁国市城乡规划局安徽宁国242300

安徽建筑 2018年3期
关键词:宁国市宁国市域

王 娟 (宁国市城乡规划局,安徽 宁国 242300)

0 前言

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作为新时期下全新的规划编制类型,不是单一的空间规划或建设规划,而是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承上启下、指导实施”的作用,贯彻“城乡统筹、多规融合、绿色生态、彰显特色、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人口、产业、生态、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风貌特色和实施建设等各元素高度关联、互相衔接协调的城乡统筹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东北侧,东邻浙江,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7个县市,市域面积2487km2,2017年编制完成了宁国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本文主要总结规划编制思路和工作特点,以期为下一步宁国市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规划理念与思路

1.1 城乡统筹

强调城乡一体、功能互补的乡村发展目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从市域层面谋划乡村发展,促进城镇各项设施向乡村延伸,不断完善村庄协调和分工机制,协调发展城乡功能、空间布局,有力有效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产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1.2 多规整合

本次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将规划、发改、国土、环保、交通、农林和水利等部门的规划要求和建设项目在空间上统一起来,整合生态、旅游等各类资源,各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共享,实现乡村规划“一张图”。

1.3 生态优先

宁国历来注重生态保护,森林覆盖率达78%,是省级森林城市和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因此,规划确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生态保护屏障,保持宁国优质的山水生态环境,做到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融合,营造良好的乡村地区环境。

1.4 特色彰显

宁国市域生态资源丰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规划强调发挥“一村一品”特色资源优势,以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的编制手法,彰显乡村特色、传承历史文化,规划富有文化活力、彰显生态魅力的特色乡村。

1.5 村民参与

规划充分考虑人的不同需求和农村居民的居住生活习俗,多次进村实地踏勘,召开村民代表讨论会议,与当地群众干部就村庄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深入沟通,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改进方案,力求规划切合符合乡村发展需要。

2 规划总体目标

以城乡统筹的理念,完善乡村农业生产、生态保育、全域旅游、社会调节、设施配套等主体功能,加快发展乡村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全面推进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传承宁国传统乡村特色,发挥乡村生态价值,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有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2.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在市域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始终保持宁国优质的山水生态环境,重视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保障供水水源地安全,加强区域水景建设与保护,使宁国的生态环境系统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加强节能减排,创造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2.2 乡村产业发展目标

结合宁国市的“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基于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域生态体系格局及基本生态控制区规划,提倡工业企业组团化、生态产业分散化。打破“工业围城”格局,引导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向中心城区和特色产业集中区有序集中;引导生态化、非标准型、无污染型、小型化、手工化、主题特色型产业向着乡镇组团,形成小型特色产业走廊。

2.3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

根据对宁国市及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与产品分布、交通及区位等条件的分析,对宁国旅游业从空间上进行全面整合,形成多中心组团式战略布局。通过对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社会共建共享,形成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2.4 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目标

宁国文化多元开放,历史积淀深厚,规划重点对文化生态的完整性和结构性进行有效保护,重点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自然环境、空间环境进行梳理整合,打造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有机整合的特有风貌。

3 规划重点内容

3.1 乡村生产空间规划

3.1.1 农业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宁国作为安徽省茶叶、苗木等农产品优势生产区域的区位优势,统筹安排好农产品生产,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确保优势农产品按产业集群要求发展。同时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围绕集聚生产要素,不断优化农产品布局,积极培育花卉苗木、中药材、茶叶等优势产业,加快农业特色基地建设。

3.1.2 工业产业布局

宁国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要以精明成长、有机疏散理论为指导,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轻工产业为支撑为原则,引导规模化、标准化型产业有序集中,生态化、非标准型、无污染型、小型化、手工化、主题特色型产业向乡镇组团分散,以产业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因势利导的发展产业特色城镇,以做到城乡工业一体化和工业产业的多点萌发。

3.2 乡村生活空间规划

3.2.1 优化完善镇村体系结构

宁国市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处于加速发展的后期阶段,市域空间划分为城镇发展区、乡村与农业发展区和区域绿地3种用地类型,形成市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4级体系结构,对不同类别实施不同的政策、策略与调控,引导不同地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从而促进城乡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提升市域综合竞争力。

3.2.2 合理确定乡村发展模式

促进乡村居住、产业空间的有机整合,构建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乡村聚落。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生态红线保护机制等制度,结合各乡村生态及产业特点,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梳理差异化建设模式,对重点发展的进行改造扩建、对一般建设进行旧村整治、对资源丰富进行特色保护,对不易于留存的进行搬迁新建。

3.3 乡村生态特色规划

3.3.1 打造乡村风貌

依据宁国特有的乡土风情、生态格局、自然肌理、建筑风格等特点,划定城镇风貌区、林地风貌区和丘陵盆地风貌区3大风貌分区,从景观塑造、建筑风格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风貌引导策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体现乡村特有格局和空间尺度,展示地域建筑特色,形成山、水、农、林自然融合的和谐景象。

3.3.2 提升特色旅游

宁国生态资源丰富,气候环境宜人,交通区位良好,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持续开展旅游主题年活动,我市旅游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旅游品牌效益逐渐放大,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空前提升,发展全域旅游的潜力和优势更加凸显。规划根据宁国市不同乡镇的资源特色,发展专项特色旅游,以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为主体、农家乐开发为重要依托,形成6区共荣的旅游格局,有效促进我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格局将加速形成。

3.3.3 保护传统村落

确立整体保护、积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保护传统村落的空间尺度和自然肌理。深入挖掘古村落非物质文化资源,突出具有区域特点的古村落特色。划定村民居住新区,改造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导新建建筑风格统一,保留建筑做到“整旧如旧”,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激发古村落活力,实现古村落全面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在新型城乡关系视角下,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完善了城乡规划体系,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践行新型城镇化理念提供了可靠保障。通过对宁国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思考,探索符合乡村建设实际的规划理念,冀望能为具有宁国地域特色的城镇发展出谋划策。

猜你喜欢

宁国市宁国市域
以地方立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沟梁梁也要奔小康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爸爸妈妈,请放下手机
宁国市中溪镇森林长廊规划与建设技术初探
名伶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