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2018-01-01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汉语言双一流一流

朱 云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一、专业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明确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具体任务和组织实施等多项内容[1]。这是我国继“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工程之后又一重大的高等教育战略性工程,目的是通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双一流”提出的基本背景在于过去的重点工程项目存有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缺陷,不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型。不可否认,“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但这些项目都是终身制,一旦评上不再改变,入选这些项目的高校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好的生源、更强的师资和更高的社会评价。显然,这些重点工程严重影响了非重点工程之内的高校建设发展,从而不利于高校间良性竞争态势的形成,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和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因此,《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这就意味着,过去的非“211”“985”工程学校,只要学科建设有特色、有优势,同样可以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同时,即使第一轮进入了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如果建设不能达到预期,也会在第二轮建设中跌出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相反,第一轮没有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通过努力也有可能在第二轮建设中入选。显然,这一政策既是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有力督促,又是对尚未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极大鼓舞,对激发高校的内在发展动力,推动高校学科高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政策导向作用。

不过,强调打造学科高峰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首在人才培养。仅有一流的学科,并不意味着有一流的大学。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大学如果没有一流人才培养,特别是没有本科生,那就不叫大学,有本科生才叫大学。本科生教育是立校之本,把作为立校之本的本科教育忘了,怎么能够叫有灵魂、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大学呢?我们现在讲一流学科建设,如果不把一流人才纳入其中,就是忘掉了根本的一流;如果大学的教师只是专注于科研水平的提高而忘掉了教师的天职——培养人这件事情,那你良心何安?因此,建设一流学科必须把一流人才和一流本科加进去”[2]。可见,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就必须将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结合起来,用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这样才能打造真正的一流大学。

事实上,《方案》建设任务的第二项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强调了“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对此,有学者这样解读:“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必须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只有本科教育层次的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泛需要的高质量基础性人才,也才能为硕士、博士阶段培养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要提高本科阶段教育质量,就必须狠抓专业建设,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学科建设为统领,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双一流’建设方案的题中应有之义”[3]。所以,虽然《方案》的内容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但连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却是一流专业建设,后者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

新世纪以后,高等教育同质化问题愈来愈受到学界的关注,“双一流”建设显然需要避免这一问题发生。如果说一流专业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不同的高校在一流专业建设上显然有类型和层次的区分。就层次上而言,高水平重点大学,其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国际或者国内领先;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费和学科实力的限制,少数条件具备的可以追求国内领先,更多的恐怕只能追求区域和行业领先。就类型上而言,高水平重点大学应侧重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应侧重培养理论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则应侧重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4],三种类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不一样,其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路径也须有差别。所以,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建设区域和行业领先的理论应用型一流专业,才是符合其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的现实选择。

具体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首先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何在?这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原因大致有三:其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人文社科专业,文化传承和人文涵养是其重要特点,过于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会损害甚至失去其原有的专业特点;其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面比较宽泛,从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语文教师、新闻传媒、文化策划、企事业单位文员、文化出版单位编辑等多个行业的工作,如果仅仅强调某一实际应用能力,会损害这一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其三,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中文阅读、写作和会话能力并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独备,有些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也非常强,因此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特质并不明显,其应用性显得比较模糊。所有这一切,导致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界定困难。

在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宽广,认真分析起来,其专业核心能力还是比较集中的,正如有学者分析的那样:“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口径宽广,但这些岗位有一些共同的核心能力可以提炼,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善教,从事新闻传媒、文秘管理、文员、编辑必须‘能说会写’,可见我们是可以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宽广的就业口径中提炼出汉语言文学专业‘能说、会写、善教’这一核心专业能力的”[5]。其次,虽然能说、会写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可能比较好,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特殊的教学手段使本专业的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超过一般人的水平,从而彰显其专业特质。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人文性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并不矛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文学和文化学习中获得的人文素养,能够转化为其思想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强化其“能说、会写、善教”的专业核心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培养具有比较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汉语的“说”“写”“教”上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当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在层次上既受区域和行业的限制,也受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声望的限制,因而其人才培养主要是为特定区域的行业基层服务的。所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目标,在类型上是培养具有比较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汉语的“说”“写”“教”上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层次上则是追求区域和行业领先,着力于为特定区域的行业基层服务。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即:主要为特定区域的基层培养具有比较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汉语“说”“写”“教”上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一流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安康学院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最好的专业之一,它是在陕西省重点专科专业“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公布之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围绕人才培养应用型目标转型,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实现方式,在应用型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取得了一些成绩。2017年,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名单出炉,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顺利获批为陕西省一流培育专业。下面对本专业建设的主要举措进行梳理,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一)人才培养方案上,对接岗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规格

首先,成立由院系领导、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委员会,负责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在时间上,每两年修订一次。在修订程序上,先由学院组织教师对毕业生、行业需求进行调研;然后根据调研数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初稿;最后由包括行业专家在内的教学委员会修改定稿。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要求做到:修订前有行业岗位调研,修订中有行业专家参与,修订后适应行业岗位能力需求。

其次,从人才培养类型和对应岗位上明确界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类型上说,本专业按照学校“地方化、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着力于为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能干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对应岗位上说,调研发现,主要岗位是中学语文教育和教学、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文案写作和宣传。因此,用一句话概括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中学、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能干事的基层优秀语文教师和具有较强的文案写作、宣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最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我们认为,作为一个中学基层优秀语文教师,必须“善教学”;作为一个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高素质文案写作和宣传人才,必须“长写作、会表达”。但无论是“善教学”还是“长写作、会表达”,都不仅仅是技巧的问题,它与人的思想修为密切相关,所以还得加上“有思想”。因此,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可以用12个字概括,即“有思想、会表达、长写作、善教学”。

“有思想”的内涵就是要求学生在文学和文化类课程学习中,要善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人生修养和智慧,若学生做不到“有思想”,就很难达到“会表达、长写作、善教学”。所以,“有思想”在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要达到这一点,从教师的角度看,在课堂授课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文学和文化经典中吸取人生营养,避免纯知识讲授;从学生的角度看,要主动将课程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切实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为人处世的智慧。

“会表达”的内涵就是要求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会表达”是高情商的表现,在当代社会非常重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它还是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教学和宣传都需要较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会表达”的具体规格包括如下几点:内容上要有独到的见解;逻辑上需要清晰流畅;运用上要因时因地得体;语音上至少达到国家普通话二级甲等标准。

“长写作”的内涵就是要求学生在汉语写作上具有高出一般人的水平。从岗位能力需求上说,“长写作”是学生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文案写作、宣传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最能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质的能力素质,其具体规格包含如下几点:内容上需要充实有见解;逻辑上需要清晰有条理;运用上不能有语法和文词错误;书写上字迹需工整漂亮;文体上能自如地应对各种文体写作。

“善教学”的内涵就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中学语文教育和教学能力,其具体规格是:既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懂得教育基本规律和国家教育法规;既可以教书,又可以进行班级管理;既具有较强的实际教学能力,又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和研究能力;既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又具有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

(二)课程体系上,初步建成了“2基础3应用”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根据“有思想、会表达、长写作、善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初步建成了“2基础3应用”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2基础”是指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大课程系列。公共基础课程系列由思政系列课程、“大学外语”“大学体育”和“大学信息基础”构成;专业基础课程则包括7大专业基础课,即“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由教务处统筹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由学院负责。专业基础课程在课时设置上要充分保证,这是保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基础,而且,学生基础课程学好了才能保证将来在职场充满“后劲”。

“3应用”是指3大应用性课程系列。首先是“写作能力课程系列”,通过大力加强写作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基础写作”“应用写作(1、2)”“应用写作实训(1、2、3)”;其次是“教育教学课程系列”,用以强化学生“善教学”的能力,包括“语文学科教学论”“中学语文课文分析与实践”“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规范字书写”“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多媒体与技术应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最后是“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系列”,其中“职业形象礼仪”“演讲与口才”两门课程侧重“会表达”能力的拓展,“职业发展规划”“行业专家讲座”等课程侧重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拓展。

(三)教学模式上,初步建成了“11955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观念上,突破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的教学观念,认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为补充,两者在教育系统中承担着不同的教育功能,第一课堂主要是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运用,第二课堂则主要涉及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独立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养成,二者有机融合才能有效培养高品质的人才[6]。第一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加强监控,第二课堂活动建设同样需要加强监管。

在教学模式上,初步建成了“11955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一个“1”是指第一课堂教学。要求明确每门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承担的具体任务,并根据这一任务组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教学内容组织上强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的授课比重,知识的设定为“够用”即可;教学方法选择上重视能力培养,落实以提高学生能力和激发学生兴趣为旨归的开放型、互动式、情境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切实打破教师讲台授课,学生台下被动听课的“一言堂”单一授课模式,“外国文学”的“半圆桌课堂教学模式”,“文学概论”的“作家讲文体”系列教改活动在校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考核方式上重视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降低纯知识记忆考核的比重,要求能力考核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例不得低于50%。

第二个“1”是指沟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专业能力配套实训课程。这些课程单独列出课表,按照第一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管理和监控;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又按照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进行组织,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如为“古代汉语”课程设置的“古籍阅读与整理”实训课程,教师发放地方古籍文献,学生独立运用“古代汉语”的课程知识校注,教师每两周上1次课,对学生校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又如为“文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文艺评论写作”实训课程,教师每两周上1次课,第一周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学概论”课程的相关知识独立分析特定文本或文艺现象,第二周随机抽查并进行针对性讲评,有时教师还亲自写作以进行示范启发。除上述两门课程之外,这类实训课程还有为“现代汉语”课程设置的“书面语表达与实训”课程,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古诗词写作实训”课程,为“应用写作”课程设置的“应用写作实训”课程。

“955”是指第二课堂活动的9个专业社团、5个专业技能训练计划、5个专业竞赛平台。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全部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对活动内容、活动展开时间、活动负责人都有明确规定,这样,活动实施规范,便于监控。具体而言,在学生社团活动上,我们认为高校社团活动的功能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重任,因此非常重视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并在此认识基础上建构了演讲辩论社、播音主持社、文学创作社、风华诗社、书法社、语言文字社、师范生技能训练社、国学读书社、影视戏剧社9个学生专业社团,每个社团都根据各自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的独特功能,构建了自己的活动目标、组织自己的日常活动;在专业技能训练上,对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设置了阅读与写作训练计划、规范字书写训练计划、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计划、职业形象礼仪训练计划、经典篇目背诵训练计划5个训练科目,每个训练科目都制定了明确的达标要求、实施细则和保证措施;在专业竞赛平台上,同样对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设置了演讲赛、辩论赛、文学创作大奖赛、应用能力写作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5个专业竞赛平台,并不断优化赛制,提升竞赛的活动效果。

(四)师资上,初步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科研水平较高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一是初步构建了一支由专任教师、行业专家、首席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共同体。专任教师侧重专业教育,行业专家侧重实践指导(除去实习、见习外,每学年行业专家进课堂或指导学生社团活动不少于6人次),首席专家侧重学科指导和提升。目前,本专业聘请了在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首席专家1名,行业专家十余人。

二是在专任教师中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首先,引进了一批具有中学、新闻行业背景的专职教师;其次,积极派遣青年教师到行业实践锻炼,如派遣教师到报社锻炼、到中学挂职听课;再次,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积极考取各类行业资格证书,如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等;最后是依托挂靠在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文艺评论家协会,每年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地方文艺评论实践,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为他们从事教学积累具体鲜活的实例。

三是采取措施,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晋升高级职称。由于区域劣势,安康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效果不佳。为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除大力引进人才外,学院还多举措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晋升高级职称。首先是为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抓住机会提升学历层次,进而提升教科研水平;其次是建立了规范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帮助他们规划教学、科研生涯,对其晋升高级职称进行指导、提供方便。

总而言之,从建设的实效看,近五年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次性就业率都保持在91%以上。本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安康地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文案写作和宣传中也人才涌现。本专业继2013年获得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之后,2017年再获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计划的“培育专业”,这充分说明本专业建设路径的选择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建设的实际,其路径选择是正确的。

猜你喜欢

汉语言双一流一流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