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大事记(2018年第三季度)
2018-01-01
七月
2日 中科大首次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通过调控6个光子的偏振、路径和轨道角动量3个自由度,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该成果可进一步应用于大尺度、高效率量子信息技术,表明我国继续在国际上引领多体纠缠的研究。
7日 墨子量子科技基金签约活动在合肥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省投资集团、安徽国元集团、合肥兴泰集团在合肥举行墨子量子科技基金发起设立签约活动。该基金是为鼓励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领域科技创新与进步而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首期募资1亿元,主要用于设立墨子量子奖,定期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和奖励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组织和资助相关领域重大科学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和优秀学生等。
14日 中科大首次实现皮秒精度任意序列发生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名为“时间折叠”的新方法,实现了时间分辨率达5皮秒(1皮秒为1万亿分之一秒)的任意序列发生器,将高精度时间序列发生功能的时间精度首次提升至皮秒量级。
17日 《安徽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实施方案》从优化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拓宽技术转移转化对接通道、完善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等3个方面布置14项重点工作,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安徽省技术转移体系,全面提升科技供给与转移扩散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20日 国家知识产权培训 (安徽)基地7年蝉联全国“优秀”。《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17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总结考核结果的通知》正式公布2017年对全国2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的考核结果,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安徽)基地被确定为2017年度优秀单位。自2010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安徽设立国家级培训基地以来,安徽基地已连续7年获此殊荣。
25日 中科大创造量子密集编码信道容量世界纪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等人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世界纪录,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
“合肥光源”实现恒流运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光源”HLS-II正式实现恒流运行,标志着“合肥光源”HLS-II建设基本完成。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大核心大科学装置之一,此次恒流运行模式的实现,也标志着按照二代光源设计建造的“合肥光源”HLS-II达到三代运行水平。
29日 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以安徽省相关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成员的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合肥成立。联盟的组建旨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业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创新力量碎片化的问题,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产业能力,加快推进安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
31日 安徽省新增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公布了2017—2018年 (第24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含1个分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效益提高,对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型省份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八月
6日 两类量子资源可实现循环转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合作者提出量子相干性与量子关联之间的循环转化方法,并在光子系统中实验验证了该方案。该研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极大地促进量子相干性与量子关联的相关研究。
13日 中科大再创量子精密测量最高精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再创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最高测量精度,该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人与南京大学合作者优化量子弱测量的测量方法,把单光子克尔效应测量精度再次提升接近一个量级,实验结果首次逼近了最优海森堡极限。
16日 安徽省科技厅与国元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安徽省科技厅与国元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将以《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发挥科技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各自优势,加强紧密合作,创新合作机制,进一步在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信息共享平台搭建、科技金融创新探索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促进科技与金融的创新资源在多层次、多渠道的聚集,共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的科技和金融支撑。
18日 第二届中国合肥·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论坛暨人工智能项目与资本对接会在合肥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安徽省服务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单位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围绕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30日 植物药与人类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暨技术成果对接会成功举行。安徽省科技厅主办的“植物药与人类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暨技术成果对接会”在合肥市、亳州市召开。此次活动为安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遇,为安徽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渠道。
中科大实现基于星光随机数的贝尔不等式检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和合作者利用遥远星体产生随机数,实现同时关闭探测效率漏洞和定域性漏洞的贝尔不等式检验,向无漏洞的量子非定域性检验迈出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国在量子力学基础检验方面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合工大研发新型量子点显示材料。合肥工业大学首次成功将石墨相氮化碳应用于下一代量子点显示技术。科研团队合成石墨相氮化碳(g-C3N4)新型量子点显示材料,并以其作为发光层,制备出全新的量子点显示(QLED)器件,为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高效环保的全新材料方向。
九月
7日 《安徽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发布。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安徽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发挥科技奖励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作用。
12日 ITER校正场线圈盒激光封焊获重要进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负责的ITER校正场线圈(CC)采购包中首个1∶1全尺寸底部(BCC)模型线圈,顺利完成整体装配中最重要的一步——激光封焊。该项技术的突破是当前国内万瓦级激光焊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重大国际工程应用的重要里程碑。
17日 《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发布。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重点在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和引进、推进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用等4个方面出台具体举措,破解阻碍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20日 中科大首次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在发展高品质纠缠光源和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器件的基础上,利用量子纠缠的内禀随机性,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这项突破性成果将在数值模拟和密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望形成新的随机数国际标准。
安徽省与清华大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安徽省与清华大学在合肥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此次协议签署为新起点,在科学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共创省校合作、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28日 安徽省首批认定新型研发机构20家。安徽省科技厅公布全省新型研发机构名单,共有20家机构被认定为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均为以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功能,有稳定的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具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试验所需科研仪器、设备及固定场地的独立法人科研组织。安徽省科技厅将积极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与发展,支持其集聚优质创新要素、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将其打造成为创新创业资源的汇聚平台、高端人才团队的集聚平台、产业先进技术的集成平台、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平台,为加快建成创新型省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