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作业批改评语的思维诱导作用
2017-12-31王爱华
王爱华
教师批改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取得反馈信息的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自我纠正提高的重要措施,因此,作业批改的技巧和评语的正确使用是一门学问,应用恰当不仅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还能起到良好的思维诱导作用,使学生乐学、愿学、有法学。
多年来,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来评判,这种方法可以对解答方法、过程和结果的正误作出评判,但缺乏激励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改正错题、寻找正确解答的积极性。为此,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加写符号或评语,比那种单一用是非判断的“√”“×”符号要富有情感,它不仅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之处,而且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种思想的对话,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教学思想,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其中在作业批改的符号、评语对学生思维诱导作用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符号指错,指导纠正——促使思维
数学作业的错误有各种原因,因此,批改时只打上错对号,对学生纠正错误起不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还可能造成寻找错误原因的时间浪费,更不可能让学生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养成学生不去观察、分析的习惯,长期以往造成只追求答案,不重视思考,思维得不到相应的锻炼。为此,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与学生约定一些符号,如正确用“√”,错误用“×”,理解或依据不足错误用“?”号,计算错误用“!”号,有遗漏处用“……”号,在有问题的地方加“ ”线等等,让学生从这些符号中,检查错误,找出错因,独立纠正,促使思维。
二、评语指导,思考改错——引导思维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错误时,可以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回顾、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正确的解答过程。如学生解题时出现理解错误,批上“题意和学过的知识联系上了吗?”或“认真审题,想清意思,再解题好吗?”或“***概念不清”或“***公式有误”或“解这类问题都有些什么方法呢?”等,学生根据评语能很快找出错误原因,并能因此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导思维。
三、评语激励,增强信心——强化思维
批改学生的作业还要注意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通过评语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学困生作业出现好的情况要及时给予表扬,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用评语“加油”或“你看只要你动手,不是也能做吗?”或“坚持,只差一点点就成了”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对于有的常做错题,但书写规范的学生,可以先肯定:“你写得认真、很好,在运算和推理时也能这样认真,就更棒了!”,以此鼓励他们学习的持续性。对思维较好,但运算常出错的学生,可以用“思路清楚,如果能细心一点,对你的思维锻炼就更大了”等;对作业一贯做得好的同学,除了加写评语,还可以提出期望,使其学习数学的优势顺势迁移,强化思维意识。
四、评语点拨,拓宽思路——扩展思维
数学作业中的评语,不仅要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应注意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适当点拨,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开发智能,发展智力。如不等式的证明中,对同时可用幾种方法证明的不等式,学生只用其中一种方法做,可给予评语“想想还能用其它方法证吗? ”,又如,能用几种方法解决的代数问题,但用“数形结合法”比较简单而学生又没想到时,可给予评语“你觉得数形结合法怎么样啊?”等等。这样根据题目的具体特征给予相应评语,既可阔宽思路,又能扩展思维。
数学作业批改中符号加评语,旨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诱导思维,保护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因人而异、因题而异、因势利导、富有情感。实践证明其效果比说教、讲大道理等生硬的方法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