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创新研究

2017-12-30徐宝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1期
关键词:适配器业务流程信息系统

徐宝磊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创新研究

徐宝磊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处于一个巨大的信息网之中,因此,数据交换是人们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和有效利用数据资源的重要途径,并且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分析了现有数据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并根据当下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状况对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做了创新性研究,旨在对企业中的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信息体统;数据交换;创新研究

1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现状

数据在不同的信息实体之间的交互过程称为数据交换。企业中的数据交换服务,可以加快企业中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等非常多的有点。在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信息化的覆盖层面广阔,信息体统庞大,并且每个企业中的业务逻辑复杂,所以当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缺乏系统有效的整体规划,统一的建设标准以及数据信息的交互共享存在问题和困难,出现了很多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并且,目前企业中的各种数据交换在异构环境中的运用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耦合度大、成本高和实施复杂等。因此,为了让信息可以互通共享,以防出现数据信息多入口和重复维护的问题,为了建立标准统一的接口,使用计算机网络来达到信息交换和共享的目的,最终实现一站式、一体化办公,所以将数据交换服务引入企业信息管理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2 数据交换的分类和解决方案

当前企业中的数据交换可以分为:企业内部数据交换和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在企业内部的数据交换的数据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业务流程固定且统一,数据交换的构架比较紧密,耦合度和数据交换的效率较高;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的格式较为复杂,数据交换的构架也相对比较松散,耦合度较低,并且数据之间的交换效率也非常低。

2.1 企业内部的数据交换

由于企业内部信息相对封闭,在与企业内部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时,数据的格式单一,但其缺点是不易于扩展系统。在与系统外的实体数据心境交互时,需要手动进行数据的输入。并且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的不同软件大多是由不同的开发商所提供,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功能不能很好的内聚,出现了信息孤岛等问题。可以用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的方法解决企业内部数据交换所产生的问题。

EAI可将系统进程、软件和标准与计算机硬件紧密联合起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形成无缝集成,使得系统之间形成了一个统一紧密的整体。但是传统的EAI方法是在任意两个信息系统之间建立一个适配器,但这需要研发很多个应用系统适配器。并且当企业内部的数据系统出现有N个独立的系统时,一旦任意一个系统发生系统更新,那么就需要N-1个适配器改动,所以这种适配器的方法只是适用于独立系统少的应用信息系统集成。

一种相对较为完善的EAI解决方案就是公共应用网,这种方案是在原有的传统方案的基础上,在企业系统之间添加一个应用网关和一个整体系统统一教具的数据格式,在这种方案中所有交换的数据的独立系统都要使用这一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和应用网关进行数据的交换,之后再由网关将数据进行最后的转发。在这种EAI解决方案,虽然独立的信息系统还需要利用适配器将所有数据转化为统一的标准格式和应用网关进行数据交换,但是这种方案所使用到的适配器的数量会大大减少,并且某一系统的更新只对该适配器产生影响。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出现了一种代理(Agent)技术,这种基于代理的EAI解决方案因此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这种解决方案把每个独立的系统都看作一个企业的实体的集成,以及在这么多的实体中的一个约束的集合。企业信息系统中每个独立的应用系统都配备了一个Agent,Agent将会对所有进行交换的数据翻译成企业内部Agent都能识别和处理的统一语言,这样标准统一的数据就可以在同一个数据线上进行交互。这种方案对数据的扩展性是最好的,并且可以降低EAI的成本以及重用程度高等优点。

2.2 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

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EAI在一些程度上是相似的,但是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EAI在逻辑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同一企业内部EAI的集成数据都是不同独立子系统,所以有着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但是在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这些企业很多都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已有的行业数据规范格式不同在这些公司的信息系统之间交换使用,因此,每个企业的信息系统都必须使用一些解决方案来领会理解其他公司系统的规范格式和意义。同时,在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都要先有一个协商的过程,所以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也不是一个企业就可以掌控的,这要遵守商业习惯来进行数据交换。

在通常情况下,B2B的数据交换是将应用层的数据交换和底层的数据传输方式隔离开。但是因为B2B数据交换设计道德数据格式繁多,业务流程复杂,所以为了减少B2B数据交换的成本和时间,在所有进行B2B数据交换的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所有企业之间所要遵循的商用数据字典。这一商用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了商业实体、商业属性和商业实体之间的关系等等。

3 数据交换模式分析

为了解决目前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出现的问题,数据交换的解决方案有很多种,这些解决方案也依赖了很多客观因素,比如:企业规模、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别、数据应用的集成度、交换数据的类型等等。以下分别罗列了几种数据交换的解决方案。

3.1 面向数据的交换模式

面向数据的交互模式下的数据可以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进行交换,它从一个企业系统的数据库中抽取信息,然后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之后再对另一个企业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更新。企业中的信息系统的应用逻辑和数据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其只是在数据访问层做了应用开发。但是在这种模式下,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师和研发人员必须对数据库技术的复杂性有着充分的了解,并且详细掌握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途径。

3.2 面向应用接口的数据交换模式

面向应用接口的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是指数据的转换和传输对应了每个接口所需要的数据格式。这样,研发人员就可以将数据转换和应用结合在一起,让它们共同享有一个商业逻辑和信息。为了实现面向应用接口的数据交换这一模式,进行数据交换的企业必须呈现自己的接口以及接口的详细介绍数据,然后利用数据传递软件在两个企业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最终以达到数据交换的目的。面向应用接口的数据交换模式对数据库的直接访问进行了屏蔽,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业务逻辑处理和传送信息数据,这样就确保了信息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3.3 面向业务流程的数据交换模式

面向业务流程的数据交换模式一般利用高层的中间件来体现商务流程集成数据的特点。企业内部的业务逻辑和依赖于业务逻辑的后台数据因为业务流程的集成数据得以共享,数据之间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企业之间异构系统的交换。但是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而发生边儿,导致了面向业务流程的数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如果在重新设计这一数据交换流程将给整个信息系统带来庞大的工作量,因此,这种数据交换模式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都比较差。

3.4 基于WEB服务的数据交换模式

利用网络环境中的跨平台应用程序,创建一个能够使多方共享的平台,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这就是WEB服务的数据交换模式。利用WEB服务模式可以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实现企业应用的耦合和集成,这样企业可以方便的集成现有的应用并且开发新的应用。这种数据交换模式不依托于任何企业,这只是一种松耦合的数据交换方式。这种模式在数据的发起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结,使得双方的数据类型都能得到解析,在两者之间进行透明的数据交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中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不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每种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规范。所以,在实际解决信息系统数据交换问题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都应该按照信息系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选择一种和集中数据交换技术,以便使整个信息系统都能得到完善和优化。

[1]底鹏.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技术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5):159-161.

[2]吴淑玮,闫训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4):18-22+40.

[3]秦燕,李志蜀,陈伟鹏.异构数据库数据交换的安全解决方案[J].四川大学学报,2006,43(5):1015-1017.

[4]刘恩海,刘斌,郭志涛,张建楠.基于Hibernate的异构数据共享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30(10):87-89.

[5]安云哲,周大海,夏秀峰,于戈.一种基于Java的ODS与Ex⁃cel数据交换方法[J].计算机应用软件,2008,25(10):95-103.

TP311

A

1009-3044(2017)21-0029-02

2017-06-15

企业级数据库大跨度升级研究——以教务系统为例(编号:2014R001Z)四川文理学院校级项目

徐宝磊(1983—),男,山东汶上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数据挖掘。

猜你喜欢

适配器业务流程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适配器模式及其应用
新型水文测验GPS适配器设计与应用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