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左右翼运动冲击美国
2017-12-29张业亮
张业亮
8月2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城,100多名头戴面罩、身穿黑衣、手持盾牌和棍棒者突破警方警戒线,对正在参加极右翼团体集会的示威者大打出手,导致5人受伤、13人被捕的暴力冲突事件。与两周前在弗吉尼亚夏洛茨维尔发生的暴力冲突不一样,引发冲突的不是极右翼白人至上主义者和新纳粹,而是一群被称作“反法西斯分子”(Antifa)的左翼极端组织的成员。
自2016年大选以来,特别是特朗普当选和就任总统后,以“另类右翼”(Alt-right)为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和以“反法西斯分子”为主的极左翼势力先后兴起,导致白人至上主义团体和“另类右翼”与“反法西斯分子”之间的暴力冲突事件頻频发生,加剧了美国社会在种族和移民问题上的分裂,对美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上诉两起事件不过是激进左右翼运动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缩影。
“另类右翼”vs“反法西斯分子”
目前美国学界对“另类右翼”并没有一个明确、一致的界定。它最早是一些“白人至上主义论”者和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用来描述他们自己和其意识形态的称呼,现在这一术语主要指那些持有白人至上主义、反移民、反全球主义、反建制观点,拒绝主流保守主义的极右翼个人和松散的团体。
“另类右翼”脱胎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白人民族主义”,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激起白人民族主义的反弹是“另类右翼”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但直到2016年大选前,“另类右翼”无论是作为一种极右翼保守主义运动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一直处于边缘地位。2016年大选期间,由于“另类右翼”强烈支持特朗普竞选和鼓吹白人民族主义、反移民、反建制的极端言论,它开始引起美国社会的关注。特别是正在竞选总统的特朗普任命极右翼网站—布莱特巴特新闻网(Breitbart News)执行主席史蒂夫·班农为其竞选总管后,人们对“另类右翼”的关注加强。特朗普胜选后,随着班农被任命为白宫首席战略家和高级顾问、国家安全委员会部长级委员会成员,“非主流右派”跻身美国政治的主流,由一个边缘的意识形态运动摇身变为美国内政外交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尽管由于白宫内斗的缘故,班农于近期被迫去职,但其倡导的“经济民族主义”对特朗普政策制定的影响还在。“另类右翼”也由一个边缘的运动发展成为目前美国颇具影响的社会思潮和运动。
“另类右翼”的追随者大多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以及白人至上主义者、新纳粹分子、自由意志论者、男权活动分子、基督徒和传统主义者。他们认为,“白人认同”正遭到运用“政治正确”和“社会正义”来削弱白人及“他们的”文明的多元文化力量的攻击。它以大量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迷因(Online memes)为特点,摈弃“建制”保守主义,把白人种族—民族主义作为基础价值观。在具体政策主张上,“另类右翼”反对多元文化主义,宣扬“白人种族主义”、鼓吹“白人至上论”,反对自由贸易和移民,反对“政治正确”, 鼓吹民族主义,寻求建立一个完全由白人组成的国家,甚至仿效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口号,公然提出“让美国再次成为白人的国家”。
“反法西斯分子”与左翼反示威者(counter-protesters)活动相关,是一个松散的、采取对抗甚至有时是暴力方式的极端左翼团体。“反法西斯分子”运动可溯源于上世纪30年代激进左派在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与纳粹的街头对抗活动,希特勒上台后被取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新纳粹和光头党与无政府主义者和其他左派的冲突加剧,“反法西斯分子”运动重新兴起。上世纪末,该运动把重点转移到与全球资本主义作战上,组织了多起反对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暴力示威活动。2008年大选后美国白人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复兴使“反法西斯分子”把反对白人种族主义、新纳粹作为新的目标。特朗普当选和就任总统后,美国和全球各地相继出现声势浩大的反特朗普示威游行,“反法西斯分子”是反特朗普运动暴力行动的一部分。
与“另类右翼”相似,组成“反法西斯分子”的各个组织之间联系松散,其成员究竟有多少不得而知。在政策主张上,“反法西斯分子”多数成员反对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强烈反对特朗普就任以来实施的民族主义、反移民和反穆斯林的政策,支持“黑人生命重要”(the Black Lives Matter,BLM)运动和其他无政府主义组织的活动。然而,由于该组织主要由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组成,其目的更多地是反对极右翼意识形态,而不是推进左翼的政策;斗争方式也与主流左派不同,即不是通过赢得选举或通过议案等传统的方式来获得权力,实现斗争目标,而是毫不掩饰其好战的抗议方法,热衷于暴力。
“另类右翼”和“反法西斯分子”运动兴起以来,这两个组织之间的示威和反示威引发的暴力冲突频频发生,美国仇恨团体的数量和仇恨犯罪呈上升趋势。“另类右翼”和“反法西斯分子”已成为美国目前最为引人关注的两个相互对立的极端社会思潮和运动。
兴起的原因
战后美国的左右翼社会运动,在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妇女权利运动和反战运动后,进入到一个短暂的间歇期。在世纪之交和进入新世纪后,美国的社会运动开始转型。1999年,美国西雅图和全球各大城市相继爆发了反世贸组织运动和反全球化的大规模示威。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引发了美国和全球短暂的反战运动。奥巴马就任总统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蔓延,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退潮、全球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复兴的情况下,美国先后爆发了右翼的“茶党运动”和左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但这两个运动在不久后基本销声匿迹,并且它们都是在传统的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运动范畴内提出自己的诉求,没有突破主流意识形态的限制。endprint
近年来美国左右翼极端社会思潮和运动的相继兴起,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变迁为其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外,双方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的对立,以及它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满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
首先,蓝领白人经济地位下降以及白人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双重焦虑为极右翼思潮和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产业的梯度转移造成的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流失、蓝领工人就业竞争加剧、中产阶层收入相对下降,助长了美国民众的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的情绪,为民粹主义及包括“另类右翼”在内的极右翼思潮兴起提供了温床。移民的大量涌入,在给美国人口结构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还推动了美国社会宗教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对美国传统价值观及其与之相连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特别是白人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加速下降,造成白人身份危机感上升,带来了“做一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的自我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以及什么价值观代表美国、它们如何转变为公共政策等问题,这些都催生了白人至上主义迅猛抬头。而种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新纳粹等的复兴必然引发极端左翼势力的反弹。
其次,特朗普的竞选和当选为左右翼极端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动力。特朗普竞选和就任总统以来,一直倡导平民主义立场,特别是在移民和贸易问题上。特朗普把白人工人阶层称为“美国被遗忘的人”,把“美国第一”作为保守主义运动的核心信仰,其反全球化、反移民、反穆斯林、反建制、反华盛顿、反精英的言论和政策助推了左右翼极端思潮的产生。特朗普竞选言论和政策推动了反移民和反穆斯林的情绪,与“另类右翼”的主张契合,因此得到包括“另类右翼”在内的极右翼力量的支持。同时“另类右翼”也希望借助特朗普竞选成功取得美国政治的主流地位。
从左翼运动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当选也是“反法西斯分子”兴起的一个原因。反特朗普是“反法西斯分子”的一个主要目标。特朗普当选和就任后,美国出现了反特朗普运动,“反法西斯分子”就是其中一个主要部分。在特朗普就职典礼当天和之后,全美各大城市相继爆发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法西斯分子”将之作为团结左翼力量、扩大影响的一个机会。有数据表明,仅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即特朗普胜选到就任这段时间,在美国发生的1094起仇恨犯罪中,有37%直接与特朗普的竞选口号和政策相关。
再次,从意识形态来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满也是极端左右翼势力兴起的一个原因。如果说“另类右翼”和“反法西斯分子”这两个极端的社会思潮运动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它们都对战后在美国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建制派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不满。
挑战和取代主流保守主义是“另类右翼”的一个目标。在哲学理念和政策主张上,主流保守派关注的是政府和市场、开支和税收、联邦权和州权等问题,“另类右翼”则更多地关注种族、宗教、文化和移民等问题。“另类右翼”认为,西方文明正在受到多元文化主义的侵蚀,而主流保守主义在自由派倡导的多元文化主义面前节节败退。他们指责建制保守派没有发动中产阶层美国人对左派进行抵制。与“另类右翼”相似,包括“反法西斯分子”在内的极端左翼也站在左翼的立场反对希拉里·克林顿,对奥巴马八年总统任期极其失望,憎恶“身份政治”,因而“寻求团结那些感到被主流的政治渠道所忽视和边缘化、寻求遵循左翼政策但又拒绝不符合他们激进理念的左翼议程的民众的另类政治运动”。
最后,近年来反对“政治正确”的环境打破了美国在种族问题上的“政治正确”禁忌,这也是白人至上主义等极端思潮兴起的原因。以前在美国社会普遍充斥“政治正确”的语境下,讨论种族问题、宣扬白人至上主义和白人民族主义成为一种禁忌。近年来在美国大学校园和工作场所兴起的反对“政治正确”的环境打破了美国在种族问题上的禁忌,使得白人至上主义等极端思潮得以兴起。
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
“另类右翼”和“反法西斯分子”作为两种对立的思潮和运动对美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左右翼极端思潮和运动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引发了美国关于“言论自由”和如何看待美国历史文化的大辩论。极右翼团体认为,他们举行集会、发表反移民言论和传播白人至上主义是言论自由,甚至声称“仇恨言论也是言论”。极左翼则认为,极右翼的白人至上主义言论是对黑人和少数族裔的“侵犯”。言论自由权利是美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因此仇恨言论并不违反美国现行法律,这也暴露了美国言论自由的局限性。同时,由于目前包括“另类右翼”和“反法西斯分子”在内的左右翼极端运动的对立和冲突主要是围绕是否拆除在公共场地上原有的美国内战时期南部邦联的将士雕像而展开的,它还可能引发人们对如何看待这段美国历史以及关于美国人的民族和国家认同的争议。
右翼极端思潮的兴起还表明美国的种族问题远未解决,并且“另类右翼”和“反法西斯分子”之间的冲突加剧了美国社会在种族和移民问题上的分裂。可以预料的是,在左右翼极端势力的冲击下,美国社会围绕种族、族裔、移民、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等的冲突将不断加剧。
极右翼和极左翼运动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无论是白人种族主义者还是“反法西斯分子”都是运用政治暴力来推进其议程。一方面,夏洛茨维尔暴力冲突事件后,极右翼团体的白人至上主义和种族主义言论及暴行受到美国舆论和民主、共和两党一致的谴责。另一方面,“反法西斯分子”所具有的对抗性、有时是暴力的左翼极端主义也引起广泛关注,受到批评。在德国政府于8月25日查封“反法西斯分子”最有影响的网站后,美国社会敦促特朗普政府把极左翼的“反法西斯分子”定为“恐怖主义团体”的请愿已征集到10万个签名。
一种社会思潮只有和相当数量社会成员所追求的目标基本一致,从而引起社会中相当数量人们的注意时,才可能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思潮。“另类右翼”和“反法西斯分子”是在美國经济社会特殊的背景条件下兴起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它们是美国政治中的一股逆流,注定成不了大的气候,也不会长久。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