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双创平台培育研究
2017-12-29王林
王林
摘 要:高职院校高速发展了三十多个年头,从数量上到质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高职院校的竞争也形成以行政省为主的生源竞争,未来高职院校对于生源的竞争压力或许会成为主要的矛盾。文章旨在剖析出现制约高职院校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缘由,结合问题提出有效优化的创新强校思路与选择路径,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创新优化方案。
关键词:高职教育;过程分析;平台培育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从国家层面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全国范围先后建立多达一百所高职院校。此时期后成为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三十年,截止到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规模已超过一千三百所,不论是从高职院校培育体系上还是高职院校规模总量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从国际竞争角度上来看,特别是与德国的高职教育体系相比较后,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水平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众多学者对国外高职教育体系采取了多次研究与调查,想通过引进模式,弥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短板。但由于国家间的历史缘由与国家制度上的差异,直接生搬硬套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难以达到本质上突破短板的效果,所以只有充分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现状与历史发展滞后原因后,结合当下的情景化将政策落地才会具有一定的显现效应。纵观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大概可以归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一、国人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
我国自古有重道轻法的思维逻辑,古语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在意境上懂了才是真的懂了,在思想上领悟了才是真的领悟。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思想更为重要。从历史证据上看,古人给我们遗留的宝贵资产当中,最多的要数字画、诗歌、理论书籍,在青史中留名的大家,往往都是思想家、理论家而不是方法家或技艺大师。再者,从历史地位上看,思想家在我国的地位远远要高于技艺大师的地位,当时广泛流行的一个观点就是,真正的大家是思想上的造诣,绝非技术上的造诣。所以亘古以来的惯性思维,让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即道理懂了怎么做都不会错,而具体做法其实并不重要。
现如今我们重思想也重技艺,“工匠精神”成为当下流行词汇,但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众还是有这样的潜在认识,即真正的大学应该是在本科院校,在本科院校学习研究理论才能有社会地位和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家长普遍认为理论研究地位远远高于实际技艺,而对技艺的认识总是带有偏见的色彩。所以社会普遍认为孩子要有出息就要去本科院校学习,家长们普遍认为去念了本科学习了理论,在社会上就会有更高的地位、更好的发展,社会认同度也会比专科学习技能要高。这种想法潜在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当社会给予工匠更高的地位的时候,人们渐渐接受职业教育。
二、院校本身发展定位不清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规模总体数量偏多,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也开始进入高职教育领域,基本属于“僧多粥少”的局面,招生问题越发严重。造成今天高职教育发展滞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高职院校是为了办学校而办,目的不清楚,没有依托行业背景,也没有一个职教平台支持,导致没有清晰的发展目标,造成今天高职教育招生更加困难,学校发展也难以为继。在院校本身定位不清的情况下,专业或专业群的建设也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很多院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由于专业或专业群找不到核心和定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课程不断重复,可能一个院校开设某一相同专业课就有好几门,导致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三、学生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
“一切以学生为本”,很多院校都以此为口号。的确,学生是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一切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都是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利益最大化,从而给予为学生买单的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生是教学的主要的被实施体,那么必须以学生为本来设置课程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真正做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院校还是较少的,很多学生不感兴趣的基础课程还是照样开设,普遍意见较大的就是高等数学,使绝大部分学生成为陪练或者旁听。学校在教学的同时应该考虑到专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来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听一家之言或专业培训计划要求。
大学校园是学生来校学习的重要精神载体,在校内学校尽可能多地来满足学生对各种事物的追求,造成一种口碑效应,来提高学生对校的满意度,而不是光靠一些概念或新颖的事物来搪塞学生。学生的需求也来源于学校、班级、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与关怀,在高职教育当中更应该体现,而非放养的管理,对于高职学生情商较弱的情况下可以给予适当的更全面的帮助。
四、建立完善教育体系的策略
高职教育源于对职业的关注,教育是职业的衍生,高职教育必须侧重职业化,所以必须让社会企业广泛参与到高职教育中来,要让企业参与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去,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到校外教师队伍当中去,因为只有相关企业才对职业有足够的了解。目前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满意的原因更多是来自“拿来即可用”原则,也就是企业不需要对该学生进行再培训,在校学习期间该学生就能够学会企业要上岗培训的内容,这是企业较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学习了上岗必备的知识,那么企业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针对以上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些主要的阻碍,为了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及更优质的服务平台,為更多的学生服好务,高职院校可以实施适当的提升策略,在提高高校自身品牌的同时,也带给行业、企业、学生更多更大的服务价值,实现多方获益的局面。
1.完善媒体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宣传政策
对普通大众对高职院校的误解,认为高职教育是低于其他高等教育的,这些首先需要各大高职院校摆正心态,在发展中寻找社会的定位和价值突破口,实现职业教育新的飞跃。其次,在媒体宣传上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群体关注关心职业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上,突出个性化与职业能力教育,只有学生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更重要后,才会进一步地优化升级职业教育的地位。最后,应在企业、学生、学校、社会媒体之间建立良好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的宣传指引工作。在社会上广泛组织实施职业技能活动,大国精神从技能中得以彰显,从而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氛围,给予高职毕业生更高的发展空间与社会地位,有助于打开职业教育得不到社会重视和认可的局面。endprint
2.以行业为依托,发展特色职业教育
在职业教育当中,行业背景是办学的重要资源。而建立具有某个行业背景的职业教育能够发挥职教集团的循环优势,在办学特色中高职院校即将具有其他院校无法复制的优势,而这种差异化也是保证招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未来只有特色的职教平台、职教集团才会发挥职业教育的本质优势,回归职业化本质、服务职业化。在以行业为聚焦的同时,将资源和社会力量进行聚焦,打造行业、企业共同努力的一块高地。
3.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忠诚度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实施以学生、企业、职业为主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知识传递效率,努力教授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将与职业不相关或基本无关的知识剔除,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对学习的热情,通过减少较难的理论模型学习或不实用的基础课学习,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另外,学校要建立创新校级服务机构,旨在满足未被满足的广泛度高的需要,真正提升学生对于院校的满意度,如校级创新创业中心,中心提供创业场所场地、创业扶持资金等,既满足了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需要,又满足了学生对于生活所需品的需要,同时还满足了学生对于兼职工作的需求,从基本需求出发,提升了学生衣食住行获取的容易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院校的满意度,院校也变成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服务机构。通过各种校级创新平台创造口碑效应,在社会识别度、学生满意度、社会影响力上面都会获得更多有效提升,从而形成社会、企业、教学几个过程的口碑效应。最后,在学校管理制度上可以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即各项教学管理委员会,通过学校授权,委员会对学生需求需要通过讨论会议,可以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弹性选择,来满足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4.扩展院校、学生个性教育评价维度,完善企业参與教学任务制度
现今,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衔接和沟通机制不到位,继续实施与本科教育相近的人才培养计划,未有体现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重要指标,即职业本位制。诸多学科也没有与相关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领域进行对接,高职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相关行业或职业建立有效的对接,培养企业所需的相关职业人员。首先,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应建立回馈沟通机制,通过该机制与行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其次,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应该实施教师多维度对口衔接,除了辅导员与班主任制度,还需建立校内及校外导师制度。校内的任课老师对口部分学生,解决学生对于专业、行业理论等方面的疑问,同时建立企业或行业校外专业导师,完善教学,完善三年学习主攻方向,主要解决职业发展、职业现状等现实性的问题,通过多级的学生管理评价制度,体现个性化教育需求。最后,监管层应适当放宽监管力度,适当停止一些口号式的评比评选任务,布置的任务不要与相关建设费用、经费进行挂钩。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应该基于与本科教育的差异化为主,更多地体现在职本位和个性化教育上,适当转向社会属性,发现与发展特色行业背景的职业教育,逐步实现专业化和精准化的院校定位。而高职院校的转型成功还必须获得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专业群建设上和职教集团建设上会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和院校的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来看,我们还需要谨慎看待双创路径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田玉敏.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模式与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6(4).
[2]李亚伟,韩丽芳,谷小坡.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平台建设探析[J].中国市场,2017(9):24-26.
[3]张珍祯.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7 (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