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端详最伟大的经典
2017-12-29光荣大地
光荣大地
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要从经典入手,也明确了经典的三大体系,秦汉、二王、颜真卿。接下来,我们就来细细端详这些经典,体会他们的伟大之处。
还是看图说话。
从《峄山碑》中,我们要学的是用笔的单纯凝练,控制的能力,充分理解中锋,藏锋,逆锋,裹锋,通过几乎枯燥的训练,把笔感找到,让软的毛笔听话,让毛笔在纸上产生受阻后仍旧从容前进的力量!在审美上,培养空间的分割能力,微妙弧转的辨识能力,从容不迫的气度,理解严正、疏密、通畅、婉转这些书法的基本构成原理。《峄山碑》朴实,不取巧,这比唐篆好,《峄山碑》用笔凝练,这又比清篆好。《峄山碑》后世重刻,清晰,这又比其他秦代刻石好,确实是初学的好范本。当然,精临同时,还是要多读读上述其他篆书作品。
这些情状,在《石门颂》中不斷交替出现,却又高度统一,完美地演绎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刻内涵。这篇雄文刻在山崖之上,书刻者情绪饱满,又加上千百年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共同创造,让石门颂成为中国秦汉书法艺术的最杰出代表,是初学者的绝佳范本。
两篇王羲之法帖过眼,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不同于碑刻连贯畅通,看到了用笔的正侧迟速,看到了真正用毛笔写在纸上的笔墨游戏,看到了构型的丰富变化……
这就是晋人尺牍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从中能够学到很多,让书法有了更多的表达修辞。
这篇《伯远帖》行文情真意切,全篇绝无赢弱,一派光明气象。用笔直率流畅,劲健飞动,结字缜密健硕,取势一致,章法整饬参差,稍有离群,则顿显奇崛。此晋人少见之风范,不若兰亭飘忽做作,无意于技而风流气势尽得。如其文意完整,篇幅宏伟,则当不下《兰亭》!后世行草多效兰亭,故伤于弱,当以此帖正之。
到了唐代,能写出像颜真卿《多宝塔》这类的工整碑楷的人,不在少数。
从唐楷中,我们能学习到更为丰富但有时又更为夸张甚至做作的华饰用笔,无一笔不提按,无一折不顿挫,这样用笔方法一旦根深蒂固,想必很难再写晋人尺牍、秦汉篆隶。因此,学习书法,尤其是入门阶段,若从唐楷入手,容易舍本逐末,注重细节而忘却大局,注重起收而忘却行笔,注重严谨而忘却自如,从唐楷入手,得一利而多九害,得不偿失。相反,从秦汉入手,再顺序入晋入唐,却能游刃有余。中国书法的发展线路如此,在个体发生的过程中,也当如此。
我们向颜真卿学什么?
懂他的人,就会懂他的字。
颜真卿的故事,已经不像王羲之那样很多是传说,史料清晰完整,人格鲜明突出。字如其人的书法评论由此成为传统。
学颜真卿的字,又学什么呢?
楷书:沉稳运笔之间的笔法丰富性,宽厚朴拙之间的结字微妙性;行草:沉着稳实的篆籀行笔、势若飞动的超级结体、自然生动的行气章法。能在朴实之中看到豪放飞动,这样的艺术张力,史上无出其右。对于入门者而言,学到了颜真卿,也就算大成了。
当然还有很多的经典,但是没必要排了,因为自此,天下超级经典已经基本呈现,其他的,都可以涵而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