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秸秆还田技术对改善界头镇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研究

2017-12-29吴绍柱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有机质秸秆还田有效措施

吴绍柱

摘 要:秸秆还田是当前世界上非常普遍的保护耕地、改善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生产能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在我国也得到了良好应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界头镇十分注意耕地保护和土壤培肥,对秸秆还田进行了有效利用,文章将具体分析,为云南省内其他地区的秸秆还田技术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秸秆还田;界头镇;优势;有机质;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12

1 秸秆还田的主要优势

秸秆还田是一种利用无法成为饲料的包括玉米秆、麦秆、水稻秆等在内的秸秆,腐熟或直接施于土壤中,改变土壤的成分,提高土壤的生产力的方法。秸秆还田已成为当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在我国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秸秆还田的原理是利用作物生产过程中对水、气、热、肥等能量的不断交换,将秸秆中的有机物转变成养分和有机质,改善土壤成分,将能量补充给作物而实现的。秸秆还田是1种成本低、高效的环保农业技术。具体说来,秸秆直接堆积在土壤中,让其自然腐化,或者将秸秆腐熟后施入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土壤空隙的增加、增强土壤疏松、促进微生物的运动和植物根系的发展,优化土壤结构,并能补充一些钾等植物必需的养分,多方向改善土壤的生产能力,促进作物的高产优质增效。据统计,科学的使用秸秆还田,能使作物增产5%~10%,但不科学的使用也會增加土壤病菌,起到反效果,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秸秆还田的应用和研究。

2 秸秆还田对提高界头镇土壤有机质的有利影响

2.1 界头镇的农业产业概况

界头镇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位于腾冲北部,全镇国土面积864km2,下辖28个村委会361个村民小组,人口约7万。界头镇沿高黎贡山西麓走向,被高黎贡山环抱其中,海拔高差大,平均海拔1700m,全镇拥有耕地面积13990.5hm2,水田占大多数,部分是旱地,人均耕地面积0.207hm2,耕地资源丰富。界头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丰富,年均温14.8℃,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界头镇的绿色生态农业较发达,不仅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而且农业科技推广率100%,消化运用水平高于95%,机械化水平达65%以上,远高于云南云南省平均水平。

界头镇主要以粮油产业为主,全镇种植了大量的油菜、水稻、玉米、大麦等,通过改良品种、改良种植方式、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农业技术手段提高了全镇的绿色农业综合生产力,在云南省起着重要示范作用。

2.2 秸秆还田对改善界头镇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界头镇是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的重要镇,主要种植油菜、水稻、玉米、大麦等农作物,所以对土壤质量要求很高。界头镇也十分注重改善土壤的生产能力,为此,界头镇将“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作为全镇土地工作的重要方面,做了很多改善土壤有机质的措施。平时,界头镇就很注重测土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等农业技术以改善土壤的利用率,近年来,秸秆还田也成为界头镇改善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方式。2013—2015年3a来,界头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免费发放腐熟剂,以水稻机械收割粉碎催腐还田技术模式为主,陆续在全镇大多数村推广,经过3a的努力,界头镇稻草秸秆还田率高达95%,全镇绝大部分耕地都实现了秸秆还田覆盖,为改善界头镇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2.2.1 界头镇的土壤有机质有了较大提高

经过连续3a的秸秆还田,腾冲市土肥站对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了测试,发现秸秆还田后,土壤的有机质提升了0.7g/kg,全氮增加了0.026g/kg,有效磷增加了0.91mg/kg,有效钾增加了18.96mg/kg;土壤容重降低了0.02g/cm3,土壤pH降低0.1,极大的改善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土壤生产能力。

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质量,所以界头镇的作物产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尤以油菜增幅最为明显。

2.2.2 节约经济成本,改善了土壤结构

腐熟的秸秆会直接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也会释放氮肥、磷、钾、有机质、微生物等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这样,就减少了化肥的用量,节约了经济成本,也避免了因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板结、水分流失等,提高了土壤的水、肥、气、微生物的涵养能力,改善了土壤质量。

2.2.3 保护生态环境

农作物收获后会产生大量的秸秆,这些秸秆有能用于饲料,不能用于饲料的,如果焚烧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弃用会造成垃圾污染,但用于秸秆还田就避免了这些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秸秆还田代替了化肥的使用,还可以生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对促进界头镇绿色生态农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利用秸秆还田提高界头镇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

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技术,但只有提高秸秆还田的科学性,才能更好的利用秸秆还田改善界头镇的土壤有机质,文章给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

秸秆还田一般用作基肥,最好秸秆收割完后就埋入土壤中,避免水分流失,水田更应如此。秸秆数量要适中。秸秆还田时,如果是干草,一般150~250kg/667m2,如果是湿的,适当减少数量。秸秆的施用应均匀。秸秆施用时,最好用机械切碎,约10cm左右,均匀的埋入15cm深的土壤中,上面严实的盖上土。如果是水田,要注意“干湿交替、浅水勤灌”,保持土壤通气性。均匀的秸秆还田,是保障出苗率和作物苗是否健壮的重要方面,必须引起注意。为了保障病菌感染和传播,秸秆还田应使用健壮植物的秸秆,去掉不健康的。

秸秆还田配合氮、磷肥施用。新鲜的秸秆碳、氮化程度较高,微生物运动时会吸收植物的部分养分,腐熟过程中又会消耗部分氮素等速效养分,影响植物生产,所以秸秆还田的过程中,配合一定量的过磷酸钙、碳酸氢铵等肥料补充作物生产的速效成分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水分管理。土壤的水分含量决定着秸秆的腐熟速度和养分的保留情况。新鲜的秸秆埋入土壤中有利于秸秆养分的保留,促进腐熟分解,墒情好的土壤应把土壤盖密实,墒情不好的土壤翻松后要及时灌水。

科学的留茬利于秸秆还田。深耕、深旋耕时,留茬15~20cm利于秸秆撒匀保持养分,免耕的块田留矮茬利于出面。

4 结语

秸秆还田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生产能力的有效方式,对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腾冲市界头镇是绿色生态农业较发达的镇,秸秆还田在界头镇促进农业增产、改善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促进界头镇秸秆还田进一步科学利用的有效措施,对秸秆还田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云南省其他地区秸秆还田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示范,文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志刚,鲁剑巍,周先竹,等.不同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12,28(3).

[2]王磊,陶少强,夏强,等.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养分及微生物量氮动态变化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2,43(4).

[3] Malhi S S,Nyborg M,Solberg E D. Recovery of 15N-labelled urea as influenced by straw addition and method of placement[J].Can.J.Soil Sci,1989(69):543-550.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机质秸秆还田有效措施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